連富弼這等人才都沒能受到重用,不是趙匡胤沒有識人之明,而是北宋的名相和文臣太多了,正因為人才太多所以需要排資論輩。
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趙普。
有兩立皇帝三朝為相的韓琦。
有主導(dǎo)變法的王安石。
有危難之時力挽狂瀾的寇準(zhǔn)。
還有大事不糊涂的呂端。
除此之外蘇軾、范仲淹、歐陽修、包拯、司馬光、晏殊等一大批文人……
每一個人都是天上的星星,...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18-10-03/5bb459169ec30.jpg)
酒池醉
華夏五千年天驕太多……雖然查了很多資料但每個朝代的能人我也不敢說盡知曉。 如果有疏漏歡迎指正。對人物的能力評價盡量會放在公正態(tài)度。 君臣之間的風(fēng)氣設(shè)定近似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不然的話很多文臣武將如果按照歷史上的原有性格主角恐怕都收服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