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府,夏年身著鎧甲,疾步的行走在一條幽深過道上。
自手底下人來通報其有人于夜深之時要見王妃,并呈遞拜貼之時。
本來心中不以為意的他,在見到拜此貼之后也不禁得正冠相待。
未敢打開拜貼,但他僅憑帖上刻雕花紋便能得知,此物確實為王府所有,且為王室專用。
如今的燕王府只有燕王、王妃,以及郡主。而燕王已幾月未得回府,郡主尚且年幼不可行得此事,那么答案也就呼之欲出。
世人皆聽聞燕王之名,未知燕王妃。殊不知后者真是做到了“巾幗不讓須眉”了的。
燕王統(tǒng)軍在外,王府一應(yīng)事物全然交與燕王妃定奪。涼州府能有如今氣象,后者功不可沒,只是多不被別人提及。
而王府之中已不知有多少年再未見得人持這等拜貼。
燕王奉養(yǎng)門客,也時常對之說道,希望其等多多舉薦賢能,所以諸多門客也可向外遞送拜貼。
但涼州地偏,已然算得上是苦寒之地。門客所舉薦而來的多是為混得衣食,卻無甚多真才實學之人。
真正被王室相邀而來的,迄今為止不過三指之數(shù),均已在燕王麾下效力。
思慮一番之后,夏年決定由自己親自將這拜貼送至王妃處。
燕王妃自回鄉(xiāng)省親之后,便重又參知政事。
小郡主如今才得五歲,正是跳脫的年紀,而燕王妃卻并不能時常伴其左右。
為了便宜行事,燕王妃已經(jīng)將自己休寢之地改設(shè)在行文殿中。
自云丹內(nèi)亂之后,軍務(wù)政事多了不知凡幾,卻都需要王妃一一仔細審批。
王妃才將今日事物處理完畢,就聽得內(nèi)侍來報,說道王府親衛(wèi)統(tǒng)領(lǐng)夏年此刻正在殿外,請求召見。
強忍著疲累,將夏年喚來之后便聽得其喚道:“殿下?!?p> 一臉疲容的楊婉清靜靜看著夏年,問道:“夏統(tǒng)領(lǐng)有何要事?”
夏年組織好一番語言后道:“臣于今日得下屬稟報,言之王府外有一人手持拜帖,要求見得殿下?!?p> 隨即雙手見拜帖拿出,自有內(nèi)侍呈遞于王妃案前。
“金徽貼?”
“正是。”
楊婉清這才想得上月回鄉(xiāng)途中,在祁山道中所見之事。
正是那一仗劍少年風采,讓她起了招攬之心。
初時還記著此事,可后來因為政務(wù)繁多,再見上彥紹一直未持貼拜見,所以就疏漏其事了。
聽罷夏年言語,楊婉清立刻對之說道:“速將來者請來?!?p> “是?!?p> 夏年立刻退出殿外,轉(zhuǎn)身向王府大門奔去。
…………
彥紹稍稍平復(fù)呼吸,隨即將所有目光注視于眼前這一人之上。
“青綺山,顧九娘見過公子”
這紅衣長繩的婦女對著彥紹微微一拜道。
剛才她只是在一旁看著彥紹將其余人斬殺干凈,也未得出手阻攔。
非是不能,而是不愿。
雖然她與吳流平、梁成達共事于童觀之下,可三者關(guān)系卻多有疏離。
“彥紹?!?p> “彥公子使得一手好劍法,不知是何名門弟子?”
“彥紹并非門派之人?!?p> 一陣銀鈴般的笑聲響起,顧三娘聽得彥紹此言,又道:“如此,三娘請彥公子多多指教了?!?p> 這顧三娘還擔憂彥紹是哪家大派弟子,得到這般答復(fù)之后,心下再無顧忌。
“呼哧?!?p> 不待彥紹回復(fù),便一陣破空之音襲來,顧九娘手中一動,長鞭甩向彥紹打去。
后者以內(nèi)力運至足底,見鞭子擊來便向一旁避去。
顧九娘持鞭一揮,手中之物改劈為攔,想將彥紹橫腰捆綁。
后者不斷躲閃,在走動退讓之時,也在尋找機會向顧九娘近身而去。
可她卻似乎看破彥紹意圖,長鞭始終將彥紹來路截死。
“劃哧?!?p> 長鞭堪堪側(cè)過彥紹臉頰,彥紹翻身旋轉(zhuǎn)避過,此事才見得其上竟帶有點點銀光。
細看之后才發(fā)覺整條長鞭全部嵌有尖刺,怪不得那顧九娘手上要佩有防護。
真是好狠辣的心思。
整條鞭子就如同吐芯的毒蛇,正撕開大嘴露出毒牙向著彥紹嘶鳴。
彥紹情知這般下去不可,腦海中靈光一閃,想出一個解決此中困境的方法。
他仔細的盯住長鞭軌跡,等到顧九娘下一式變招之際,再將七星劍猛地投擲而出,長鞭頓時卷住七星直直往青磚之中陷入。
顧九娘見此手中使勁拽拉長鞭,但卻未松動得七星分毫。
彥紹見此立即欺身上前,一拳打出直奔顧九娘面門而去。
后者見得此狀之后,立刻松開長鞭,想要拔出腰間軟劍。
一片月光出得彥紹眼中,此身還未至而拳風已臨。顧九娘滿頭黑發(fā)頓時被這風揚得四起。
可待拳擊其面門之時,彥紹卻將手朝下移低三分。
“砰?!?p> 軟劍還未拔出,顧九娘被彥紹一拳打中氣門,向書柜飛去。
“哐當?!?p> 書架破摔,一片嘩啦落地之聲。
“噗?!?p> 顧九娘口中吐出一口鮮血,然后便暈倒在地,不醒人事。
彥紹打開暗門,往進一探,卻發(fā)現(xiàn)此間早已無那童觀身影。
…………
正是拓跋木與吳流平對峙之時,一頓騷亂從童府內(nèi)部傳出。
彥紹見童觀不見之后,就出得暗門處,正聽見童府大門傳過來喧鬧之聲,于此同時還有一陣拉弓弦音。
將七星劍拿起之后,彥紹再不看那顧九娘,直往大門而去。
彥紹看的墻壁之上立有不下二十弓箭手,便直接踏地而上,七星劍出將其全然擊于墻下。
而拓跋木聽到聲響,抬頭看去已見對方弓箭手全無。
頓時拔刀一聲大喝:“殺!”
“擊!”二十余人手持御林,與童府打手就要分個你死我活。
“轟隆~轟隆……”
馬蹄陣陣,街道之上猶如山崩之聲。
拓跋木與吳流平雙方被這一變故打亂,頓時再未有任何舉動。
先是一身著暗銀盔甲,手持長槍騎馬而至帶著約其后五十騎黑甲騎士的將軍。
跟在鐵騎之后的是不下五百的雍涼步卒。
“所有人等放下兵刃,否則格殺勿論!”
隨著話語落地,雍涼軍卒已將這童府團團包圍。
相似的話語,此刻由這人口中傳出,直叫吳流平與童府門前五十于人再不敢輕舉妄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