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王妙真清亮的眸里倒映出他冷肅面孔,韓慕城回過神,緊皺的眉毛松開,身體略微放松。
“無妨,剛才有些事情比較棘手……你找本王何事?”
王妙真看他神色不像剛才那么難看,遲疑一下,還是問:“王爺,不知太后生辰需要做什么?我現(xiàn)在準備?!?p> “你來得正好,本王剛從宮里回來,皇上已經下了命令?!表n慕城帶她往書房走,邊走邊道:“皇上要求你自己構思一幅賀壽圖,他不會提意見,也不會干涉你刺繡,不過繡好后要立即呈上去給皇上過目?!?p> “你的繡品本王已經呈給皇上,你現(xiàn)在想反悔也來不及,不過本王可以跟你保證,若是最終皇帝不滿意,本王會補償你黃金白銀各五百兩,并替你弟弟安排好學堂?!?p> 韓慕城目光落下來,看著她,漆黑眼眸暗如夜幕。
其實他沒說,如果王妙真繡出的賀壽圖不能令皇上滿意,若是她有野心進入京城,只怕這一輩子都不能有所建樹。
不過畢竟是韓慕城找到了她,于情于理,韓慕城也會安置好她跟她弟弟。
王妙真注視他幽深的眸子,忽而一笑,“多謝王爺,我不后悔?!?p> “……”韓慕城靜默片刻,望著她清淺笑意,心底的沉悶情緒一掃而空,忽然福至心靈:“你還記不記得在后山……”
管家進來打斷他的話:“王爺,閔郡王來了?!?p> 后山?什么后山?
王妙真臉上寫滿疑惑,不過韓慕城有事,叫她先回去,最后也沒說后山什么事。
她沒放在心上,回去琢磨刺繡的事。
這一世的太后出生名門大家,據(jù)說跟先皇很恩愛,先后替先皇誕下四個孩子,還有一個在肚中夭折了。
不過這沒能影響先皇對她的尊重,先皇死后,現(xiàn)在的皇上皇后都對太后十分尊崇,前朝一些事情皇上還要常常與太后商量。
太后的事跡在王妙真眼里,就是相夫教子成功的典型案例,丈夫尊重,兒子兒媳孝順,子孫滿堂。
人生大贏家。
太后生辰,難怪皇上要處心積慮替她祝壽,討她老人家歡心,這樣一個長輩就算他心懷鬼胎,也要裝出一副孝順模樣。
王妙真掰了根樹枝在地面比劃,賀壽圖……
“王姑娘,你在這做什么?”
葉七走過來,一臉疑惑。
“沒什么,你怎么過來了?”
葉七拎著一袋東西笑說:“子琦說想吃糕點,我去買了些回來?!?p> 王妙真連忙站直身對他道謝。
這幾天忙著想賀壽圖的事,她都忽略子琦了,還要葉七看著他。
王妙真心底懊悔,子琦知道她心底煩躁,有事肯定憋著不說。她還發(fā)誓說要好好照顧子琦呢,連這點關心都沒做到。
葉七說:“我看你最近總是走神,是不是在為太后賀壽的事著急?”
王妙真點頭,葉七挑眉道:“你知道皇上為何要找繡娘繡賀壽圖?太后年輕時在宮外有個姐妹,是當時非常有名氣的一個繡娘,手藝高超精湛,跟太后關系也很融洽。”
“可惜后來慘遭不幸,親人全都死絕,那位繡娘也不知所蹤,太后聽聞此事后還曾下令尋找過,都沒有她的下落,傷心良久,至今宮內還珍藏著那位繡娘的繡品?!?p> 宮外一個繡娘?
葉七晃了晃手中紙袋,說還要去找王爺,王妙真目視他走遠,眼神若有所思。
第二日一早,王妙真找到管家,問能不能出去買些東西。
管家多嘴問了句她要買什么,王妙真隨口答道:“一些典籍。”
“王府里就有典籍,王姑娘不如直接在王府書房尋找?!?p> 王妙真驚訝道:“這……會不會不方便?”
“無妨,”管家擺擺手,笑得和藹可親:“書房的用處是方便人查找資料,王姑娘不用擔心王爺,王爺不常來書房,王姑娘隨意進去就是。”
王妙真還有些猶豫,管家已經帶她來到書房門口,打開門說:“王姑娘進去吧。”
王妙真只好對他道過謝,小心走進去。
這里規(guī)格十分大,一層層書架看不到邊,架子很干凈,纖塵不染,應當是經常有人來打掃。
屋內熏著香,泛著縷縷香氣,聞著有令人鎮(zhèn)靜心神的效果。
王妙真在眼花繚亂的書架中尋找,一時摸不著頭緒,困惑地抓抓頭發(fā)。
“你在找什么?”
一道低沉的聲音響起,透著股寒氣,王妙真猛然回頭,看見管家口中那個“不經常來”的人此時正站在屋內。
王妙真一陣尷尬,解釋道:“我想找些典籍,管家說王府就有書房,我……”
韓慕城不知有沒有聽清她的解釋,面無表情,王妙真咬了咬唇,連忙欠身:“對不起,我這就出去!”
“站?。 表n慕城低喝道,皺著眉頭,他有說讓她出去嗎?
王妙真身體一僵,抬頭烏亮的眸子小心翼翼看他。
韓慕城捏捏眉心道:“你要找什么?”
“太、太后的事……”
韓慕城頓了頓,腳步一動略過王妙真從后面書架上抽出一本泛黃的書,扔進她懷里:“拿去。”
王妙真愣了愣,趕忙低聲道謝。
韓慕城道:“書不可帶出去,就在這里看,以后過來先跟我稟告,不要擅自出入?!?p> 王妙真點點頭,表示知道,蹲在書架旁仔細看起來。
書里記載的事情大部分都是家喻戶曉,王妙真翻了半天都沒找到葉七說的那位繡娘,倒是在最后看見一點蛛絲馬跡。
王妙真立刻打起精神。
當年太后跟那位繡娘關系甚篤,情同姐妹,甚至想把她接近宮里住。只可惜繡娘一家回鄉(xiāng)路上遭遇山匪,橫遭不幸。
當時太后懷著孕,聽到這件事當場氣血上涌昏過去,甚至導致小產,這一胎也就沒保下來。
太后痊愈后,派了許多人去尋找繡娘下落,找遍整座山連尸體都沒看到,太后傷心欲絕。
為了懷念那位繡娘,太后在國內舉行刺繡比試,每年選出大批刺繡手藝精妙的繡娘入宮,也算是對那位繡娘死去靈魂的安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