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東南,瓊州海峽。
海峽一角,海邊一座黑禿禿的低矮懸崖上,當代魔門第一人,天魔宗掌教天心老人正盤膝而坐,默默運功療傷。
天心老人俗家名曹德坤,道號天心子,后因修行日久,老而彌辣,多被稱作天心老人,他是天魔宗第一十七代掌教,也是唯一傳人,當代“天魔”。
天魔宗淵遠流長,立宗于先秦時期,宗門傳承天魔諸法玄妙非凡,高深莫測,乃是魔門修行第一宗,歷來執(zhí)掌魔門牛耳。
天魔宗的傳承奧妙,走的是一代一人,由師擇徒的路數(shù)。歷代天魔修行有成,就會于靜中坐定,尋得那冥冥中的一線緣法,找到下代傳人,并將神通妙法傾囊相授,然后放任其自由生長。
歷代天魔傳人均是才情不凡之輩,各自的性情、神通、行事亦是各有不同。天心老人便是由上代天魔妙玄上人于清朝道光年間接引入道,修道至今已是近兩百載。
天心老人銀發(fā)金冠,身罩紫金七星道袍,腳踏無憂仙履,一手執(zhí)如意,一手執(zhí)拂塵,仙風道骨,氣度不凡。
此時他行功已是完畢,睜開雙眼,這是一雙奇異的眼睛,又黑又亮,仿佛蘊藏著異常豐富的情感,讓人對視之下,忍不住便要被其吸引,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但天心老人此時眉頭緊皺,暗自盤算。他此次下山尋徒,卻是中了算計。
那天機道陸玄機與紅蓮寺紅葉禪師趁他閉關(guān)修法應(yīng)對劫數(shù)之時,舍了一身道行不要,強行蒙蔽天機并先一步推演出天魔傳人的下落,并以之作餌,聯(lián)合昆侖白發(fā)劍首為首的隱世道派,嶗山神劍李神風為首的玄門世家,伙同佛門一眾,內(nèi)又有血河道人一黨為內(nèi)應(yīng)作亂,意圖斬斷了天魔根基爪牙,誓要將之重重創(chuàng)傷、并斬盡殺絕。
天魔傳人非同小可,此事玄之又玄,事關(guān)天魔傳承,一旦錯過,便不再有,天魔傳承便有斷絕之危。故此別說天機已被蒙蔽,便是明知有異,這天心老人也是不得不去。
中伏之后的一番廝殺,天心老人果斷突圍,隨身七寶舍了三件,輾轉(zhuǎn)萬里,方才贏得了片刻喘息之機。
略做修整,敵人已是追至。
但見得一線銀光自西方射來,卻并不靠近,而是徘徊一番后落至不遠處一處礁石,銀光中走出一個白發(fā)道人,道人沖天心老人打個稽首,也不言語,就此閉目等待。
此是昆侖派白發(fā)劍首,擅長飛劍之術(shù),那銀光便是其煉制的飛劍,此時正化為一丸銀色劍丸,繞定道人周身逐走。
昆侖除劍術(shù)外仍擅長五行道法,這道人一來就守住了下海去路,等待其他同道到來便可群起而攻,斬除天魔。
少時,天邊便有一線紅光飛至,一個舒展,便化為一條不知來去的滔滔血河。
此河乃是魔道巨擘血河道人所化,這老魔入道尚早于天心老人,腦有反骨,早年假死避開天心老人,于二戰(zhàn)期間暗中輾轉(zhuǎn)各大戰(zhàn)場收集血煞,練法有成后隱忍至此次正道諸派發(fā)難才一舉發(fā)作,或威逼、或利誘,拿下魔道諸派,斬斷天魔爪牙,并領(lǐng)頭追殺。
天魔宗歷來以一派一人凌駕于魔道諸派之上,視諸派為臣婢,生殺予奪。魔道諸派敢怒不敢言,如今有人挑頭,便順勢反咬一口。有此反噬,并不稀奇,此番若能脫劫,日后自有清算。天魔老人冷眼一瞥血河,哂然不語。
等不片刻,外圍諸多安排已是妥當。嶗山神劍李神風并其余各色人等便一齊到來。
此番各家各派均是全力出手,除了三大高手外,來者計有峨眉玄元道人,青城鶴道人,崆峒饒真人,茅山三洞真人,武當天蓬道人,海外土木島銅鼓真君,那爛陀寺一燈禪師,小雷音寺大肚和尚,散人周歡,長白三友“梅、松、竹”三位真君,劍仙空空子,白骨洞白骨上人,黑木崖柳河,三生魔宗黃泉道人……可以說各家各派,有名有姓的高手散人,盡至此地,虎視眈眈欲要行道除魔。
天心老人逐個逐個一一看了過去,內(nèi)心平靜無比,這些人各個說來,都有殺他的理由。
正道諸派,可說與天魔一脈仇深似海。歷代天魔更替,新一代天魔便會掀動一輪“天魔血祭”,以宣告天魔歸位,祭品自然就是正道諸派。修行界乃是叢林獵場,唯有展露爪牙方可立足,故此歷代天魔都會掀起“天魔血祭”,帶領(lǐng)魔道諸派殺戮正道,血淋淋地展示力量,威懾各方。
僅他一人,歷年來便滅去了一十九家各派傳承,各色散人更是多不勝數(shù),稱得上是血債累累,正道諸宗均是恨入骨髓。
至于魔門諸宗,更是簡單,除了欲要掀翻頭頂?shù)摹疤匣省敝?,又有何人不欲一觀“習之能以一人之力勢壓天下”的天魔妙法呢?
更兼此時末法劫煞愈演愈烈,諸派都有后繼無人,傳承斷絕之憂,天魔傳承向來神秘莫測,不定就有解決之法。故此在場諸位都是勢在必得,絕無一絲一毫手軟的可能。
說起天魔傳承的珍貴,天心老人當然心知肚明,此番覬覦于此的,當然也包括正道諸派。
大約自百年前開始,末法之劫便開始彌漫開來,若以修者法眼觀瞧,便可見整個天地間彌漫著黑紅之色,虛空中的靈機都被一股不知何來劫煞之氣所污染。
靈機乃是萬物之本源,生發(fā)之所在,這股劫煞之氣污染了也不如何,若隨著修者吞吐靈機侵入體內(nèi),便會污染道基,消磨道行,讓你法力盡數(shù)消散,重新做回凡夫俗子。
老一輩先入道的修者都是從頭經(jīng)歷過這些,眼睜睜地看著劫煞之氣慢慢壯大,污染靈機而無力施為,僅剩下為數(shù)不多的洞天福地自成一番格局,尚在苦苦支撐。要知道靈機乃修行之根本,修者入道之始,便是要煉化第一口靈機留于身上,往后一應(yīng)道行增長,皆是要用到靈機。
修者人人都受困于靈機不足之苦,便如他天心老人,坐擁洞天福地在手,仍受制于靈機不足,空有神通妙法,殺生大術(shù),練之不成,亦是圖呼奈何。但凡他將天魔傳承中的秘法習練上一二,此番哪會受人算計,他不去主動算計別人便是大發(fā)慈悲了。
天心老人于眾人飽含殺意的注視之下仍是平靜從容。他突圍后滯留于此,乃是因為此番他一中伏胸口上便中了一根由天魔傳人精血魂魄煉制而成的“附骨之錐”,無論身在何方都會被人感應(yīng)得到。
諸派殺意如潮,絕不會給他時間將之處理掉,故此索性停在此地,欲要借此地早年布置一舉解決眾多大敵。
是役慘烈,天心老人魔威滔天,更兼有昔年埋下的暗子黑木崖柳河,長白山松、竹二真君先后反水倒戈,然猛虎難架群狼,雖斃諸派高手散人,己身亦是油盡燈枯。
為不使天魔傳承斷絕,他心懷萬一之念發(fā)動最后一道“大小諸天天魔奪舍大法”后,便闔然坐化。
后世修行史記載:是役于瓊州海峽,天心老人殺盡諸敵,力竭而亡。諸派高手盡皆死盡,致使傳承有失,修行日益艱難,末法之劫愈演愈烈。
而后乃今圖南
Ps.新書發(fā)布,先更后改。有錯漏之處還望不吝指教,若有一二可取之處,便先謝各位老爺?shù)馁p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