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文,上回說到混沌之外,有一塊指甲蓋大小的陰影乘了石猴出世的空檔潛入進了三界。
這塊陰影,首先落到的地方,便是北俱蘆洲以北一處天寒地凍,滿地冰雪的小島上。
它在此只是暫做落腳,稍微適應(yīng)變化一番,便搶先于各位混元祖師以及圣人開始搜查天地之前,將所有異常盡數(shù)收起,轉(zhuǎn)而輕飄飄落至海水中,順著那洋流開始漂流。
這一漂就是三年,這塊陰影從外北海順著洋流一直漂到了西牛賀洲處。
這陰影到了此處便脫離海水上了岸,又一路在西牛賀洲上無聲無息,隱蔽之極的快速移動,最終在西牛賀洲南面的一處山脈上停了下來,附身到那山脈里頭一頭黑馬精身上。
但見得那黑馬精面露掙扎之色,似是有兩張面孔在交替出現(xiàn)。但僅是片刻,黑馬精身上閃過一團黑色的陰影,其中一張就被輕松的抹去。
跟著這黑馬精便人立而起,身上那一團黑色陰影只一漲一縮之間,這黑馬精竟已是完成化形。
但見得這黑馬精化形之后人身馬頭,身長七尺上下,肩寬膀圓,手長腳長,予人一種頗為精壯有力的感覺。
這馬精上身穿著一件藍底黑紋格子長袖襯衫,領(lǐng)口處是一條大紅色寬領(lǐng)帶,襯衫外還有戴著一條黑色背帶連著下方肥大的黑色西褲,西褲底下的腳上穿著一雙啞光大頭牛津皮鞋。
這一身打扮對于三界來說,端的可稱得上是奇妝異服,標(biāo)新立異。
可奇怪的是無論是他眼下的裝扮,抑或是片刻之前的化形卻沒有遭遇雷劫,這等明顯異常之處卻均是未被現(xiàn)下正盯著三界各處的諸位祖師與圣人視作“異?!?,而這又更是一樁更為異常的事。
馬精忍不住齜牙得意一笑,它之所以能如此,全賴一物之功。
但見這馬精伸出手指,一點眉心,沉聲喝了一聲:“出!”
這馬精眉心處便是黑光一閃,片刻后這馬精手指之上便虛虛浮著一物——竟是一株十分短小的麻藤,看上去平平無奇,甚不起眼。
但這馬精卻宛如見到了夢中情人一般神色癡迷,它深情而又迷醉地一遍遍用手指撫摸這麻藤,口中不由喃喃道:“麻藤開花,天翻地覆!藤啊藤!你又何時能開花呢?”
麻藤不應(yīng),這馬精不由皺起眉頭,嘆了一聲,又屈指一彈,卻是將預(yù)先布置在這麻藤上的一道法術(shù)發(fā)動了起來。
但見這麻藤微微一動,一圈圈無形的黑色波紋就如同漣漪一般迅速蔓延三界,跟著這三界自開天辟地以來所發(fā)生過的事便一樁樁,一件件地為這馬精所感知。
待得這般回溯歷史的法術(shù)演進到黃巾之亂時,馬精臉上不由勾起一抹譏誚的神色:“蒼天已死,黃天當(dāng)立!果是成不了氣候……”
這般不過片刻,這馬精對于三界之前一應(yīng)發(fā)生的掌故已是了然在心,它這般動作十分隱蔽,連圣人也是瞞過了,但這方天地仍是自發(fā)對它產(chǎn)生若有若無的排斥與厭惡。
見此,這馬精不由冷笑道:“先有混沌后有天,藤花還在鴻均前。這三界的天,遲早得換成我【藤花社】的天……”
這等言及道祖的不敬之言一出,耳畔便是一道悶雷炸響,一道細細的雷光從虛空無由而來,直往那馬精劈去。
眼看這馬精就要亡于雷光之下,這時馬精手上的麻藤主動往上一迎,便將這雷光擋住了。
馬精險死還生,也就閉口不言。但仍看著手上麻藤周身纏繞著的細密雷電冷笑連連。
列位看官看至此處都知,這馬精乃是天外混沌來客。
它嘗自言出身普通,實則頗有幾分跟腳,來歷非凡,此處暫且按住不表。為了稱呼方便,以后我們姑且將它喚做“馬男”。
而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此刻于北俱蘆洲之上,覆海道人已是功成出關(guān),下來他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先把洲內(nèi)能尋到的三種天罡妖獸血脈盡數(shù)收入囊中。
首先他要搜尋的第一種,便是一種名目喚做“食影”的妖獸。
這“食影”妖獸形如穿山甲,天生無影,卻喜好鉆入他人的影子里頭啃食對方的影子。且這“食影”存身于虛空之間,又沒有實體,等閑手段難以奈何得了它,頗是難纏。
而它的血脈對應(yīng)的正是“正立無影”這樁天罡變化神通。
正立無影:可使自身無影,精元無漏。又可隱去身形,可以步日月無影,又因藏于虛空,無有實體也,故能使一切攻擊無效。注:“此乃空間神通。”
要找這“食影”倒也簡單,只需以秘法讓自家影子釋放出“香味”,就能引其上鉤。這種妖獸仗著天生的本事,十分猖狂,根本不去理會是否有陷阱。
便是看出是個陷阱,想著的也是吞下香餌拋開鐵鉤,吃干抹凈不認賬,性情端是驕橫。
這也是覆海道人在這道神通上不選其他對應(yīng)的妖獸血脈而選擇這“食影”的原因——這乃是最為便捷,于他而言也是最為簡單的法子。
覆海道人心里計較妥當(dāng)了,便依祖師所傳手段施展秘法。
這秘法一施,覆海道人自身還不如何,身下的影子便一陣扭曲拉長,漸漸地從人影變化拉長成蛟龍的模樣。
這蛟龍身上又枝枝丫丫地又似長出一些其他妖獸身上的器官,只是畢竟是影子,不能十分清楚的看出具體是何?
這影子看上去漆黑黏稠,形象十分丑陋猙獰,并且宛如活物一般自行動作,予人一種無比邪惡的感覺。
這影子一動,虛空中便窸窸窣窣開始動蕩,不一刻便見一只妖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竄入蛟龍影子中,并且一口就狠狠地咬住了覆海道人的影子。
這一口明明是咬在影子上,覆海道人卻突感痛徹心扉。
這一點卻是祖師給出資料沒有提及的,不知是祖師遺漏或是覺得不值一提。受此一痛,竟是差點斷了手上正在準(zhǔn)備的神通。
好在他到底心智堅毅,遭遇這等變故仍是努力維持住了冷靜,并且將這疼痛的影響竭力壓下,仍是勉力地將手上準(zhǔn)備的法術(shù)發(fā)動了出去。
這一道法術(shù)不是其他,正是那先前使用屢次建功的天魔秘術(shù)——震魂。
前文已有交代,這法術(shù)于自家神魂卻是有礙,乃是以自身神魂為柴薪發(fā)出一種震蕩波攻擊對方神魂,雖然“傷敵八百,自損一千”,但卻能直擊神魂,且不發(fā)則已,發(fā)則必中,只能硬抗,無法躲避。
覆海道人這般不惜代價施展之下,果然建功,不片刻便將那“食影”生生震死了。
覆海道人于是便取其血脈練法,但見得隨著他運轉(zhuǎn)法門,身下的影子也一漲一縮地開始有了呼應(yīng),漸漸變淡,漸漸變小,最終盡數(shù)縮回自身。
這影子一縮回,覆海道人便感覺如同吃了一顆大補丸一般精神百倍,飽滿不漏。
而且自身也發(fā)生了一些奇妙的變化,他試著發(fā)動法訣邁上一步,但見得虛空中似有一個門戶般,覆海道人一腳便邁了進去,此刻看去,半邊身子在外,半邊身子卻是好像消失無蹤。
覆海道人又邁回腳步,那消失的半邊身體便如同被吐出來一般又自逐一出現(xiàn),十分奇異。
此刻再看身下,已是空蕩蕩的一片,看不到半點影子的蹤跡了。
覆海道人心念一動,一抹顏色略淡的影子又自出現(xiàn),此乃“假影”。
這假影本質(zhì)是虛幻的,如同泡沫一般,一戳就碎,乃是用來迷惑別人的。
兵法有云:能而示之不能,斗法也這個道理,沒必要把自身的底細擺在臺面上,平白漏給敵手。
此刻他把影子練沒了,也就不會再懼怕類似“定影鏢”這類由影及身的旁門手段。
但若是敵手不知他有這手段,仍舊想用這等法門來對付他,那么便是入了他彀中矣,必定要在他這處栽了個大跟斗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