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人語:“正…欸?”
“你是忠義侯的愛女?”蕭景恒在確認她的身份,他曾在宮中見過她,但時間有些久了,難保不會是認錯了人。
他的問題轉移得太快,聞人愫沒時間糾結上一個問題就被他套入的一個圈,而已經(jīng)在圈中心的聞人愫自己還沒反應過來。
“臣女的父親正是忠義侯?!彼卮稹?p> 蕭景恒:“你的名字?!?p> 這句不是問式,只是在做最后的確認。
“聞人語。”
“哦?!?p> 又回到了最初的冷淡。
聞人語有些尷尬。
她正要提出告辭,那個問了她一堆問題的人卻主動放她走了?!傲畲葢撘獙つ懔耍慊厝グ桑蟮氖戮驮诩业戎??!?p> 聞人語其實沒聽懂之后的事是什么事,但她的重點放在了前半句,心想母親應該也該上來了,再不出去就說不清楚了,于是連忙告辭。
她去了樓下找店小二,店小二告訴她侯夫人在樓上的臨山閣。她復又回到樓上,往另一邊走,臨山閣里卻只有侯夫人一人,母女倆將事情各自說了一遍,才知道原來是說錯了包廂的名字。
聞人語不知道走錯了包廂,一直待在遠山閣里。侯夫人不知道聞人語走錯了包廂,以為她不想相親,自己走了,于是只能連連向對方道歉,對方剛走了一會兒,侯夫人正準備回去,聞人語就過來了。
而約了來的人家,卻以為如侯夫人所說的,聞人語身子不適,今日不能出門。
鬧了這么一出烏龍事件,母女倆回去之后自然是和家人商量了一下,忠義侯打算挑個日子親自帶著妻女進宮去找三皇子道歉的,然而還沒等他想好哪天,宮里的賜婚圣旨便下來了。
蕭景恒去求了圣上,請圣上為他與忠義侯之女聞人語賜婚,他以正妃之位迎娶。
接了圣旨的忠義侯一家可謂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事情的經(jīng)過講完了,聞人語問秦云舒:“你覺得這三皇子是何意?”
“我不知?!鼻卦剖鎸嵲拰嵳f,這哪是她能猜得到的。
“唉…”聞人語嘆了口氣,“算了,既來之則安之,大不了就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船到橋頭自然直?!?p> 秦云舒不知該怎么安慰她,這是圣上賜婚,忠義侯府沒有那么大的權利去忤逆圣旨,而且她也不知道三皇子的為人如何,更不知道他是否會是一位好夫婿。
“欸呀,你的眉頭怎么皺的比祖母的還嚴重!咯咯咯…表妹變丑了,我是家里最好看的咯!”
最后反而是聞人語見她皺著眉頭,來逗她開心。秦云舒知她是好意,但心中總是不免擔憂,她又想到了一件事——
“表姐若是嫁給了三皇子,那便是與那和親公主還有我長姐秦云婳做妯娌,屆時你可要小心一些,那位公主我不知道,但我長姐嘛…表姐盡量能避多遠就避多遠?!?p> “哎呦呦,你這想的也太長了點,早知道還不如不叫你來了,現(xiàn)在大家都憂心?!甭勅苏Z開玩笑道。
“表姐——”秦云舒不依。
“好啦~你放寬心?!甭勅苏Z正色,“還是那句話,反正沒有中意的,嫁誰不是嫁?真沒什么的,你別操心。”
又是好一頓打岔,才讓秦云舒不再去想這件事。午膳過后,秦云舒提了一下她娘自立女戶以及將要改嫁的事,她話音落后,一室的安靜。
侯夫人是嫂子,不好議論小姑子的事情,小輩們更是不會嚼自家長輩的舌根,忠義侯則是不理會這些事情。
唯一能對聞人愫所做之事作出評價和給出態(tài)度的,只有首位上的老忠義侯和老夫人,也就是聞人愫的爹娘、秦云舒的外祖父外祖母。
但二老當年和聞人愫已是恩斷義絕,更是不管她的事,所以一時之間,竟是沒個人開口接話。
“隨便吧,她請了,便去?!绷季?,老侯夫人說了這么一句。
就這么一句話,秦云舒在回孟府的路上才反應過來外祖母的言外之意。
當年她娘可是和外祖家恩斷義絕老死不相往來了的,可今天大家聽到她娘自立女戶以及要改嫁的消息時,居然是集體保持沉默,沒有一點驚訝。
這就說明關于她娘的消息,外祖家還是有在關注的,不管是無意間聽到的消息還是刻意去打聽的,至少還是知情的。
而外祖母的那一句話,雖然看似冷淡,但秦云舒卻從中解讀出了好幾層意思。
其一是指聞人愫和忠義侯府的關系,既然當年是因為不顧全家的反對要嫁給秦知禮,現(xiàn)在已經(jīng)和離了,那么當年說的那番狠話就算翻篇了,隨她去。
其二可能是因為聞人語和離了都不回來忠義侯府,而且又要改嫁了,外祖母已經(jīng)隨便她在外頭自生自滅了。
其三,她在提起她娘的事情時,沒人去反對她提這事,那是不是說明外祖家是不反對她跟她娘親近的?
還有,因為她娘還沒有明確的公布她要改嫁的消息,所以她在對大家提起時只說了她娘要改嫁,卻沒有說是誰。
其四,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點,外祖母說請了便去,屆時她去勸勸她娘,讓她娘服個軟,給外祖家送個喜帖,這一來一去的便有了聯(lián)系,冰釋前嫌指日可待!
回到孟府,天色還算尚早,秦云舒決定去小廚房自己搗騰晚膳來吃。
現(xiàn)在廚房都是分院制作膳食了,反正都是送過來自己吃,她今天突然就想自己動手試試。
她嫁過來之時,一家人是一起用膳的,即使孟云熙在邊關時那幾個月,她和公公婆婆餐餐都是一起吃的。
孟云熙死后,公公婆婆便經(jīng)常在自己的院里吃,就算偶爾出來和她共餐,婆婆也是沒吃幾口便說飽了回房去了。
久而久之,她也就察覺出一些門道來了。有一回她去找婆婆,本來是有些事想問問婆婆的,到了院子前準備敲門時,卻無意間聽到公公婆婆在說事情。
公公問婆婆,為什么不出來大廳和兒媳一起吃飯,這樣次數(shù)多了,兒媳自然也就察覺出來不對勁了,肯定會多想的。
后來她忘了她原本是要去問什么問題,只記得她婆婆的回答——
“我也不想云舒多想,可我見了她,總能想到云熙…還不如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