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

書說仙源

第二十一章 泉陵城中信風鈴

書說仙源 圣元字一仙 3024 2020-05-01 10:00:00

  將那名“余姑娘”送回衙門,唐如雪抱拳作別,自回客棧去了。

  翌日一早,仇子晉升堂再審畫樓女尸之案,因馮正平萬念俱灰,在堂前供認不諱,也免去了極多的麻煩,唯一的鬧劇不過是余老板堂前大鬧,撕咬馮正平。

  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自然痛心疾首,仇子晉也沒多加阻攔,讓出了這口氣。

  那位“余姑娘”第二日堂上做了證,堂下便在街坊講述自己當夜經(jīng)歷,一時間,仇子晉午夜招鬼斷案,傳成了一段神話。

  唐如雪直等到仇子晉退堂,煩事皆畢,這才上前搭話。

  仇子晉道:“唐姑娘得了妖丹,想必要回泉陵了吧?!?p>  唐如雪抱拳施禮:“這番輕松得了妖丹,全仰仗仇大人。待家父痊愈,小女子再往武安港來答謝?!?p>  仇子晉笑道:“舉手之勞罷了。唐姑娘就此別過了?!?p>  唐如雪再還一禮,轉身便要去了。

  仇子晉道:“唐姑娘,這本書贈你。”

  唐如雪回身接過,定睛一看,書名為:萬招名。

  仇子晉道:“便是江湖女俠客,怎能沒有威風的招式名,此書乃是本官閑暇時所著,唐姑娘可為自己取幾個響亮招名?!?p>  唐如雪笑道:“再見時,我便喊給你聽?!?p>  二人笑別,仇子晉回衙再忙公務,而唐如雪持劍牽馬,往碼頭行去。

  當初順江南下,沿途追尋打聽,每至一地,少不得要停留幾日,一路行來,走了個把月。

  但如今妖丹已取,沿途再無耽擱,直乘船北上,再轉船向西,不到七日,便到了泉陵城地界。

  下了船,心中掛念父親,縱馬直奔泉陵而去。

  門前守將挎刀而立,閑時轉頭遠望,卻見官道盡頭,一匹白馬飛縱,一襲紅裙飄然,直奔城門而來。

  守衛(wèi)大喜道:“唐親衛(wèi)回來了!”

  二人挺胸抬頭,站的筆直,一旁來往百姓,聞聽后忙回身去看,那一襲紅裙已飄然而至。

  守衛(wèi)抱拳行禮,民眾側步讓道。

  唐如雪一點頭,呼嘯而過。

  行于街市,百姓都識得她,見策馬而來,紛紛讓道,唐將軍病危,唐親衛(wèi)孤身尋藥,如今回城,定是尋到了良藥。

  這段時間來,城中便有歌謠相傳:泉陵有女唐如雪,恰似涼山信風鈴。不愛四時長春景,孤自花開風雷驚。

  這涼山坐落泉陵城東邊,山勢及險,山壁多有青松盤亙,那夾縫中,生著一種小花,枝干細軟,花朵極小,一支便有十余朵。

  此花極為奇特,四季常綠,唯有風雨將至時,才會**而綻,花朵青紫,花瓣極小,待風雨過時,又合苞而待。

  周邊百姓便稱此花為:信風鈴。

  平日里上山,見此花開時,便知有雨,下山歸家。

  文人墨客知此花奇特,為其賦予了情感,擔當,勇敢,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皆是此花之意。

  如今唐如雪孤身為父尋藥,正是風雨來時挺身而出。

  唐如雪猶不知此事,便是知了,也無妨,她自小便喜歡信風鈴。

  此時已至唐府門前,門口家丁驚喜喊了一句,忙來牽馬,簡述家中情況。

  自她離家,一個多月以來,萬神醫(yī)便在府中常駐,每日為唐鴻檢查身體經(jīng)脈,施針調(diào)理,即便如此,唐鴻生機漸消,若是再晚半月,恐怕神仙難治。

  唐如雪快步入內(nèi),萬神醫(yī)出門來迎。

  萬無方道:“可取了妖丹?”

  唐如雪伸手遞過玉瓶,萬無方接過,拔了瓶塞,往里一觀,正是妖丹,鼻尖異香縈繞,他知這是毒氣,忙合上塞子。

  萬無方道:“今夜我便著手煉藥?!?p>  唐如雪施禮道:“如此勞煩萬神醫(yī)了?!?p>  二人各自心中焦急,閑言少敘,告了別,一人往靜室去了,一人進了唐鴻臥榻之處。

  進了房中,行至床榻,入眼處父親形消影瘦,皮膚多有蠟黃之色,再不見唐將軍往日雄風,卻像是行將就木的老人。

  唐如雪眼眶終究泛了紅,跪在榻前,饒是她平日里不喜女兒作態(tài),此時不禁柔弱起來。

  只道:“爹爹,此番大劫若是得渡,女兒定長依身旁,于你膝前承歡?!?p>  她母親早逝,父親多年未續(xù),孤身一人,如今臥榻,無人相顧,平日里無所察覺,此時才知自己虧欠良多。

  一念及此,梨花帶雨,哭成了淚人兒。

  孤坐床前,敘說心結,直至懸月如鉤時,萬神醫(yī)才至。

  唐如雪忙問:“萬神醫(yī),藥可成了?”

  萬無方道:“成是成了,但古方之上靈藥難覓,取相同藥性的草藥代替,藥效不知能有幾分?!?p>  唐如雪道:“如今已無他法,只得用藥一試,若是不行,也是家父難過此劫,天意罷了?!?p>  說罷,雙眼含淚,起身讓開床榻,讓萬神醫(yī)拔針用藥。

  萬無方掏出煉成的藥丸,塞進唐鴻嘴中,按壓喉嚨脖頸,藥丸便往肚中送去。

  從四肢開始拔針,每拔一次,便按摩良久,舒經(jīng)活絡,直到半個時辰后,唐鴻身上,只剩心脈天靈兩處。

  此時唐鴻丹田處,靈力磅礴而涌,透出微光來,由紅轉紫,往沿著經(jīng)脈流轉。

  萬無方雙手齊下,拔出天靈心脈兩根銀針,黑色毒氣將經(jīng)脈鼓脹,肉眼可見地蔓延,與那紫氣相交而觸。

  黑色毒氣一觸即潰,如冰雪消散。

  萬無方喜道:“有效果了!”

  紫氣揮軍直上,涌入心脈,毒氣漸散,乘勝追擊,再往天靈沖去。

  不出一刻,黑色毒氣盡除,唐鴻悠悠轉醒,只覺渾身疼痛難忍,不住呻吟出聲。

  唐如雪此時又是收起了女兒家模樣,只站在床榻前,叫了一聲爹。

  萬無方拂須把脈,卻認無恙道:“性命無礙,只是唐將軍經(jīng)脈寸斷,日后恐不能修習。”

  唐鴻看的極開,道:“無妨,將入土之人了,修什么道,平淡度日,安享晚年,已是難得?!?p>  萬無方起身道:“既是如此,萬某不再叨擾,明日遣人來取藥方,修養(yǎng)一段時日便可?!?p>  父女二人道了謝,唐如雪送他出府,遣了車夫送回家中。

  唐如雪回了房,見父親笑而不語,問道:“父親何事心喜?”

  唐鴻道:“這段時日恍如夢中,為父在夢中抱了個大胖外孫,此時想起,不禁心喜而笑。”

  唐如雪一笑,也不害羞,道:“前些日子,偶遇一個小道童,他說我會有一段姻緣。如今爹也做了這夢,說不定真有良緣來?!?p>  唐鴻大笑道:“爹盼著!爹盼著!”

  唐如雪又道:“若是女兒出嫁,父親孤苦一人又該如何。如今爹解甲歸田,又丟了修為,不如也尋個良人,能侍奉左右,說些貼心的話?!?p>  父母二人相談良久,直至天明才歇。

  靜養(yǎng)了十多日,唐鴻已能下地行走,為女兒尋良緣的念頭,也愈發(fā)強烈。

  算算日子,再有幾日,便是四月十八,那是泉陵城每年一度祭山大典,熱鬧非凡。

  半數(shù)百姓往涼山上,共慶此日。期間有唱戲雜耍,小吃娛樂,倒也算得上吉日。

  心念至此,便與唐如雪商議,唐如雪答應下來,父女二人再議細節(jié),又遣下人著手準備,只等那四月十八祭山大典。

  轉眼數(shù)日匆匆而過,時間便到了四月十八。

  且說這涼山,山勢極險,其峰入云,到那山壁之上,卻有青石古道,傳言乃是仙派仙人所建,用來歷練新入弟子,石階掏山而鑿,婉轉曲折。

  后人加以休整,雖仍是難登,但少了危險,常人只要體力尚佳,毅力不差,皆能登上山峰。

  峰頂之上,環(huán)山天湖,清澈見底,接天來映,碧藍藍地惹人眼,誰人見了不叫個良辰美景。

  依湖之邊,是一圈斷壁殘垣,那是隕落的仙派遺址,細觀斷墻,便可見其上雕花鑿字,神秘滄桑。

  曾有好事者,撅地而尋,翻出幾具尸骸,骨骼透亮,不似凡人。

  但除此之外,再無他物,那些仙家秘典,功法寶物,如今都陳列在皇室秘庫之中。

  泉陵城百姓,便以此為據(jù),年年來祭山,數(shù)百年延續(xù)下來,這仙派遺址,也多了幾分人間煙火氣。

  這一日當早,人群結伴而行,往山上去,一路上歡聲笑語,還有年輕愛玩之輩,你爭我趕,要比個誰先登頂。

  唐如雪和唐鴻二人同行,緩步而上,不帶侍從,來往行人見了,都拱手施禮道一聲:“唐老將軍安好!”

  見了唐如雪便采一朵信風鈴相贈,道一聲:“信風鈴唐姑娘,久仰!”

  今日的唐如雪,并非以往模樣,只見一襲青綠裹身流仙裙,領繡輕飛燕,袖口薄新花,腰纏鵝黃秀帶,挽了結再垂下,下身圈一抹彈絲薄紗裙,裙下著一雙青白繡花鞋,頭前綴兩顆粉嫩毛球。

  頭挽垂鬟分肖髻,上綴一根白玉雕花含珠簪,略施粉黛,眉眼含星,唇紅齒白,十指纖纖如白蔥,步腳盈盈似翩蝶。

  來往行人一看,只道:“便知天上有,人間不得見,見時猶自問,是否在人間?”

  唐如雪笑應周邊行人,毫無冷艷孤傲之意,伴著人間喧鬧,凡塵煙火,往山頂行去。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