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言情

烏魯木齊小情調

第一百零一章:底蘊,是扎實累積的結果

烏魯木齊小情調 山河游夢 2061 2020-08-07 23:12:00

  因為還是暑假,燕政并不能快速進入聯(lián)系的學校任教,而是自己一個人在WLMQ亂逛,當然XJ博物館是一個必須要去的。身為一個教中國古代史的教授,他幾乎每到一處,都會去當地的博物館去看一下。就像言傳身教一樣,這樣對于歷史文化的鐘愛,也遺傳給了兒子燕宇。

  等到了XJ博物館,燕政并沒有看一樓的館藏,而是直接去了樓上的干尸展館。

  “上次是你病了,我才來了一次,也沒有時間來看一看,這次總算是有機會了?!毖嗾f。

  “你想來,跟我說一下就行,我隨時歡迎?!迸阒嗾难嘤钫f。

  “如果沒有導游講解,估計你也是看個熱鬧?!毖嗾f。

  “是啊,我在您面前,永遠是一個學生。”燕宇在說這個話的時候,腦中閃現了一下自己帶著鄒夢來的情景。

  燕政是不放過每一處景色,每一個展品,每一個干尸,特別是對于樓蘭美女、嬰兒干尸等更是進行了深入觀察,當然對燕宇也講了很多專業(yè)性的問題,從而又講到了斯文赫定等人。在他講解的時候,居然有不少游客圍了過來,都聽他演講,似乎比導游還要受歡迎。這個時候,燕政則被擠到了外圍,不過他并沒有生氣,而是覺得很欣慰。

  在前不久,還因為得了精神疾病,差一點就不認識自己的兒子的人,居然經過治療,還能滔滔不絕給別人講課。可以說,講課是燕政的老本行,他喜歡在講臺上的感覺,喜歡別問自己問題,然后他用自己廣博的知識,讓對方佩服得五體投地。這就是他的一點虛榮心,這就是他喜歡教師這個職業(yè)的原因。其實,學生對老師崇拜,正是證明了這個老師很成功,燕政就是想做那樣的老師。當然,他在學術研究方面也不示弱,是一個與時俱進地中國古代史研究者、學者。

  有觀眾,演講者才會賣力,燕政居然把展館當成了自己的課堂,講了有三四個小時。燕宇一直在身邊,生怕老父親體力不支,沒想到他很能分配體力。這讓人不禁想到了一位名家面對很多學生初次講課,居然緊張地把一節(jié)課在很短時間內講完了,一下子冷場了,因為本來一個小時的課,居然二十分鐘搞定了,太尷尬了。

  可能這成了初次講課的人的通病,很緊張,本來準備地很充分,可是到了講臺上,看到臺下那么多學生或聽眾,一下子懵了。從授課,可以看到很多行業(yè)的初次演講者,他們的第一次講課或演講都不是成功的,而往往以失敗告終??墒悄憧吹侥切├辖處熁蛘咭呀浻幸欢ǖ匚坏娜宋铮麄兊难葜v總是像變戲法一樣,有倒不完的包袱??墒菍τ诔醮沃v課的人來說,他并非知識匱乏,而是不知道怎么說出來,這個時候,打破尷尬的一個方式,莫過于提問,讓學生或聽眾提問,這樣慢慢可以起到暖場的效果。

  燕政的知識儲備不能說是汗牛充棟,起碼你能想到的,他都能說上幾句,他們這個級別的人物,一般都是通識方面的專家,在很多領域都是權威。他們在教學中,常常用到一個關聯(lián)性知識擴散講解的教學方法,就是不是根據一個知識點將這個知識點,而是有很多關聯(lián)性的知識,甚至是一些自己杜撰的小笑話,這樣非常有利于學生或聽眾記憶,而且也能緩解氣氛,調動人的興趣。

  很多人都覺得歷史太枯燥了,那是沒有遇到會講歷史故事的人。燕政從來不反對新瓶裝舊酒,也就是用現代人的語言表達出古代人的思維,因為古人的講話方式,我們在很短時間之內很難掌握,只能用現在的語言表達出來。就像唐朝人理解漢朝人的作品,宋朝人理解唐朝人的作品,民國人理解明清人的作品一樣,需要一種時興的語言轉換。但是,燕政非常反對,那些不專業(yè)的行為,就是把古人的意思曲解了,僅僅是為了迎合現代人的口味。比如,因為某個節(jié)目,出版的很多書籍。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了解過民國時的那些國學大師們。為什么他們會成為大師,甚至后人都很難超越,有人說是他們學貫中西,有人說他們比我們刻苦,有人說他們遇到了那個百花齊放的時代??墒遣豢煞裾J,他們之所以會有那樣的成就,與他們的積累有很大的關系。就拿陳寅恪和辜鴻銘來說,陳寅恪是傳統(tǒng)的從清朝走出來的人,在傳統(tǒng)中國文化中浸淫多年,之后游學國外多年,卻沒有拿個文憑,僅僅是學習而已,跟梁啟超、王國維、趙元任同為清華研究生院導師。而辜鴻銘是生在南洋、學在西洋、仕在北洋、娶在東洋。辜鴻銘自小接受的是西方式的教育,而后回到中國,沉浸在中國文化中不能自拔。用現代人的話,辜鴻銘很可能是一個香蕉人(黃皮膚,思維卻是白人的),不過讓大家失望了,辜鴻銘對身為中國人,感到很自豪。

  不管是像陳寅恪,還是像辜鴻銘,他們都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找到了自己鐘情的,而且是一生都在為了自己的興趣而奮斗。他們是用力行,來感召更多人,向他們那樣做出最大的努力。學過中國古代史的人,都不會覺得古人生活很輕松,經史子集那真是浩瀚如海,歷史上記錄的人物何止萬人,還要記那么多文字呢。

  也可以說現代人比古人知識更廣博,可是卻難以成為大師了,因為一生專門搞研究的人不多了。養(yǎng)家糊口成為向夢想妥協(xié)的一個最好理由。

  燕政、燕宇父子倆參觀完XJ博物館,并沒有在外邊吃飯,而是回到家中,燕政做了一頓飯。是燕政唯一會做,但做的最好吃的面條。從小到大,燕宇只見過父親燕政做面條,其他什么飯都沒有做過,炒菜也不會。按說,他學習能力很強,可是他就是沒有學過。這點倒是沒有受到李卓然的數落,反而兩人相安無事。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