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五年,成遠小學(xué)一年級。
開學(xué)那天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因為成遠告別了開襠褲。
七八歲了還穿開襠褲?聽著確實有點扯。
難不成這孩子有啥先天缺陷?別臆測,沒影的事!
那就先從開襠褲說起吧。
和幾乎所有北方老爺們一樣,成父也是個要面兒的人,于是在成遠四歲生日那天,除了那顆剝碎的水煮土雞蛋,還有一條襠部完整的新褲子。
成遠嚼著腥不拉嘰的雞蛋,噎的直打嗝,于是猛灌了幾口水。雞蛋順水下肚那一刻,生日,過完了。
接著是下一項任務(wù)。在成父溫馨目光的籠罩下,成遠蹬上新褲子,松緊帶系好后,前后自我打量一番,還行。
成父深感欣慰,成母甚感不妥。
事實證明,知子莫若母。
有一次成遠偷吃涼豬肉,鬧肚子拉稀,松緊帶解了半天沒解開,成了死扣。人有三急憋不住,咋辦?
悲劇發(fā)生了。隨著一聲驚天霹靂響屁,和一串悲涼的呻吟聲,世界,安靜了。半分鐘后,成朗眼淚汪汪、扭扭捏捏走出茅房。
妹的,拉褲襠里了??!
“占著茅房拉褲襠!看我不打死你個熊孩子!”成父很不客氣,鞋底掄的飛起。
電閃雷鳴的那五分鐘,成遠不是親生的。
劈頭蓋臉的那五分鐘,四周八落的村民和孩童都來看戲了,安靜的世界再次喧鬧起來。
于是乎,闊別不到一周的開襠褲,又貼身的回來了。嗯,熟悉的味道,別致的造型,大愛。
北方的大人和孩子,有一個說一個,都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忠實擁躉和踐行者。歷經(jīng)挨打如家常便飯的年歲,身子骨和臉都皮實。
九月一號,開學(xué)了,要告別開襠褲了,別說,還真有點不舍。
成遠所在的村叫大成莊,因為姓成的占比大,故以此命名。在北方,這種以姓氏占比作為村莊命名依據(jù)的做法很普遍,什么大陳樓、小張莊、蔣家屯、前王莊,后李集,比比皆是。
于是,順理成章的,成遠的第一所母校便成了——大成莊小學(xué)。
學(xué)校不大,配置也簡單。一排平房四間屋,三間教室,一間辦公室,三個任課老師(含校長)。
五個年級三間教室,怎么安排?操作如下:
一年級單獨一個班,校長親自代課。
二四年級一個班,配一個女老師。
三五年級一個班,搭一個男老師。
每個老師都是全能選手,除了負責(zé)本班的語文、數(shù)學(xué)主課,還要兼顧自然、思想品德、美術(shù)、音樂、體育等副課。當(dāng)時小學(xué)沒英語課,初一才有。
問題來了:一年級還好說,二到五年級的課怎么上呢?難道時間對半分?一半上課一半自習(xí)?
答:沒錯,就是這樣。
所以,兄弟姐妹分在同一個班是常有的事,弟弟妹妹目睹哥哥姐姐被罰站挨打更是司空見慣。
于是,各家各戶都開始上演滑稽且如出一轍的精彩戲碼:弟弟妹妹們向爸爸媽媽們狀告哥哥姐姐們被罰站,爸爸媽媽們隨手拿起棍子追打哥哥姐姐們,被打的哥哥姐姐們氣不過,于是關(guān)起門偷偷收拾弟弟妹妹們,接著,被教訓(xùn)的弟弟妹妹們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再去爸爸媽媽們那里狀告哥哥姐姐們………
當(dāng)然,除了影響家庭和諧,大小年級混著分,相互之間在學(xué)習(xí)上勢必會相互影響,但沒辦法,當(dāng)年教育資源有限,習(xí)慣就好。
“同學(xué)們好!打開語文課本第一頁?!闭f話的是成校長,一個精神矍鑠、不修邊幅的老頭。
“報告!”教室門口傳來一句清脆的聲音,夾雜依稀可辨的氣喘吁吁。
“春燕,第一天就遲到?。俊背尚iL壓了壓老花鏡,面色肅穆,“先進來吧,以后誰要再遲到的話可就罰站了哈。”
春燕,全名蔣春燕,家住村東頭,據(jù)說她父親外出打工摔斷了腿,落了殘疾,所以家庭條件很一般。普通人家至少有一間磚瓦房,但她們家全都是土坯房。
蔣春燕家有四個孩子,作為老大,她尤其懂事且勤快。今天之所以會遲到,是因為要給家里的老母豬及下生不久的小豬仔喂豬食,如果不是蔣母催促,估計遲到的時間會更長。
“謝謝校長?!笔Y春燕深深鞠了一躬,快步走進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