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奇幻

上古山海招提

第三十章 觀自在菩薩

上古山海招提 草民子齊 6731 2020-06-26 09:50:51

  般若心經(jīng)一卷傳

  眾生心量別相衍

  自在觀音法緣喻

  舍利傳承真句玄

  無頭力士三生怨

  龍爭虎斗侃侃言

  熄心寧氣平忿意

  降龍護法入伽藍

  天一與金貝貝、古小曼等三人在補怛洛迦山中繼續(xù)前行,三天后,來到一片巖谷之中,這里泉流縈映,樹林蓊郁,香草柔軟,一席講經(jīng)之聲傳入耳中。

  金貝貝雙眼明俐,率先見到了菩薩的相貌儀容,指向菩薩所在之地,說道:“你們看!”順著金貝貝所指的方向,古小曼看到菩薩端坐在一塊金剛寶石上,一襲白衣,手持玉凈瓶、楊柳枝,慈眉善目,心生歡喜;

  可當天一朝著金貝貝所指的方向望去時,卻看到菩薩頭上有圓光,頭頂戴著一頂天冠,天冠上有一尊站立的化佛形象,眉間有一根白色毫毛,順時針的卷縮著,不時的放出光明,胸間卍字螺旋,手如蓮花相、足有輻輪印記,金貝貝所見與古小曼相同,同一尊菩薩,為何幾人所見形象不同呢?

  再看菩薩對面,正坐著一位比丘和尚,聽到菩薩正在為這位比丘和尚講法:“舍利子,我已經(jīng)修煉行持般若法門多時,照見世間人之五蘊身心‘色、受、想、行、識’皆是空相,能度一切苦厄。”

  那比丘回問道:“觀自在菩薩,五蘊皆空,這五蘊更有何妙義呢?”

  菩薩回答道:“舍利子啊,五蘊之中,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fù)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無上正等正覺?!?p>  那比丘起身作拜,回答菩薩道:“多謝菩薩宣說,弟子會將這般若法門宣說流布,作『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一卷傳世?!?p>  菩薩說道:“這樣最好,可以利益無量大眾。”說完后,二人起身,緩緩走來,菩薩落腳之處,皆有金剛摩尼花在地面出現(xiàn)。

  繼而說道:“舍利子,我為你說法,可卻有奸細偷聽呢!”

  天一等三人趕忙走到菩薩與比丘和尚面前,行禮道:“菩薩在上,弟子天一等三人特來參訪,不是奸細?!?p>  菩薩笑著說道:“你們?nèi)说搅硕鄷r,也不現(xiàn)身,在這里偷聽,還說不是奸細?”

  天一說道:“弟子若是繼續(xù)偷偷隱藏,便是奸細,現(xiàn)在主動出來,全盤托出,所以不能算作奸細啦?!?p>  菩薩說道:“這個詭辯還是很加分的,不錯。我在這里等你們多時了,你們?nèi)松硇钠v,不妨先休息休息,休息好后,再教你們功法如何?”

  天一說道:“弟子不遠萬里來此,僅在這山中就尋找了六個月才能到此,不妄求休息,只希望菩薩能為我們授予成道之法,解生死煩惱燃眉之苦,恩澤百姓之方!”

  菩薩說道:“好,渴求道法,就應(yīng)該如你這般?!犝叨艘暼缈曙嫞恍娜胗谡Z義中,踴躍聞法心悲喜,如是之人應(yīng)為說。’不過,功法不是一日之功,我們先從你們迫切想知道的入手,再循序漸進的進行吧!”

  古小曼開口道:“菩薩,弟子剛剛和天一一同望向你,但同時所見菩薩的形象卻有很大的差異,我與金貝貝見你是慈眉善目的女人相,天一卻見你如威嚴丈夫相,為什么會這樣呢?”

  菩薩回答道:“隨眾生心,應(yīng)所知量。你們每個人內(nèi)心的境界和福報不同,所見到、了解到的程度也會不同。

  而且,就算是同樣的道法,我宣說后,你們各人的理解程度和能夠領(lǐng)會的,也會有差別,心為根本,一切道法,皆是為心而設(shè),為的是將你們心量的境界打開,則一切自然明了。

  男相女相之別,在欲界及六欲天尚有分別,色界無色界,乃至諸圣賢已無分別,但若說我成道前最后身,乃是一位男子。”

  天一又問道:“菩薩,我這長生鎖進入補怛洛迦山后,指針旋轉(zhuǎn)方位不定,為什么找不到您的具體位置呢?有人稱呼您觀世音、有人稱呼您觀自在,哪一個才準確呢?”

  菩薩回答道:“我以三十二應(yīng)身,度生無量,莫說在這山中,就是外界我的應(yīng)身也比比皆是,而無論哪一身,都是我真心所現(xiàn),你這長生鎖又如何能分辨我在何處呢?

  名字只不過是個代號,稱我為觀自在者,是代表著我觀照萬法而任運自在之意,稱我為觀世音者,是代表著我能觀世間音聲而尋聲救苦之意,對我并無差別。

  但有些說辭,也是隨宜方便,可順古說、可按今說,只要人們能夠理解和聽得懂,都沒有問題,例如我們描述宇宙,很難具體表述,但東南西北等稱呼大家比較熟悉,簡單明了,就可以這樣去說,能達到學(xué)人聽得懂的目的是最重要的。”

  在一旁的比丘和尚向菩薩行禮,說道:“菩薩接待客人,那弟子先行告退了?!?p>  觀世音菩薩回應(yīng)道:“好的,舍利子,代我向釋迦牟尼佛世尊問好?!?p>  天一聽后,進而對比丘和尚行禮,說道:“敢問上人如何稱呼?”

  比丘和尚說道:“我是釋迦牟尼佛首座弟子,佛陀座下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子。”

  天一作禮,問道:“弟子聽聞先生說過,釋迦牟尼佛大弟子叫做舍利弗,為何又為舍利子呢?舍利子不是道法高深之人,火化后所得的結(jié)晶嗎?”

  比丘和尚說道:“并不是這樣的。舍利是我母親的名字,舍利的孩子,所以稱為舍利子,舍利子、舍利弗,都是我的名字,只是在傳播中,由于各地語言和口音的差異,有了些許歧義;

  而你所說火化后的結(jié)晶,也稱為舍利子,但與我的名字音同義不同,佛陀涅槃時的舍利與其他道法高深之人遺留的舍利子,只不過是為了增表信心,讓別人更容易相信道法的真妙用意,但也并不個流浪漢撿到玉璽,豈不也作了皇帝?那對百姓毫無益處;

  依照道法而行,才是法身舍利,能夠是道法高深的人都會遺留舍利子的,這就好像皇帝傳國的玉璽,如果以玉璽作為皇帝的憑證,一脫離生死煩惱苦海,舍利子并沒有任何功效的,將來世界的眾生,會舍本逐末,弄虛造假,貪求名利而在舍利子上大做文章,卻很少有修習(xí)道法的。

  天一你與未來世眾生極具因緣,闡揚的重任,還要你們這些后輩傳承。至圣之人,法身無極,所以釋迦牟尼佛報身已經(jīng)涅槃,法身無生死涅槃之相,我也是在此處特來參訪,是時候回去了,若是有緣,我們再見吧?!闭f完后,舍利弗向觀世音菩薩行禮,忽然不見了。

  天一問菩薩道:“觀世音菩薩,我曾在月上生大哥那里修習(xí)『心一境性』功法,突破二層境界,到了色界的光音天,知道了人類誕生的第一因,是從光音天上飛到地球上,可對于人類今后的發(fā)展、地球的走向,仍然不太明確,希望菩薩您能略作說明?!?p>  觀世音菩薩回應(yīng)道:“天一,一切眾生都有生老病死,這是人生的四個階段,而世間萬物也是如此,可以叫做‘成、住、壞、空’。

  ‘成’如人剛剛出生的階段,‘住’如人保持健壯的階段、最為穩(wěn)固,‘壞’如人進入老年時期,身體部件漸漸損壞、產(chǎn)生種種問題,‘空’如人死后,進入輪回之數(shù);

  地球也是如此,處在這四個階段的過程當中,每個階段要用二十個小劫的時間;人類最初從光音天上飛落人間,是在‘住劫’的階段,‘成劫’時地球從一無所有開始進化到氣態(tài)、再進化到液態(tài)、液態(tài)漸漸凝結(jié),這個階段是地球‘成’的過程;

  地球‘住劫’階段,相對穩(wěn)固,人類開始從光音天飛落下來,如你們曾在光音天所見的那樣發(fā)展,而到了‘壞劫’的時間,又不適宜人類的生存,會逐漸發(fā)生火、水、風(fēng)三災(zāi);

  這三種災(zāi)難,會經(jīng)歷共計四十九次大火災(zāi),七次大水災(zāi),一次大風(fēng)災(zāi)之后,地球便歸消失;之后進入‘空劫’時期,在空無一物的二十個小劫時間后,另外新的星球又逐漸形成,便是地球的再次出現(xiàn);

  這成、住、壞、空的四大階段,稱為四個中劫,分別稱為成劫、住劫、壞劫、空劫;這四個中劫的時間,便是一個大劫;換句話說,地球世界的一生一滅,便是一個大劫的時間。這地球的最下層是一層氣化狀態(tài)組成,稱為風(fēng)輪;風(fēng)輪之上為一層水,稱為水輪;水輪之上為一層金、或稱硬石之類,稱為金輪;金輪之上即為山、海洋、大洲等所構(gòu)成之大地。

  星球會有三災(zāi)之難,不能避免,大三災(zāi)中的火災(zāi),會從無間地獄一直燒至初禪天所能到達的一切地界,水災(zāi)會淹沒到二禪天所能達到的一切地界,風(fēng)災(zāi)會吹至三禪天所能達到的一切地界;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生受命,如螻蟻之命,若不能超脫,何處稱安呢?

  因為每個劫的時間很長,我們暫時只依三劫時間來說,我們此時所處的階段是第二個大劫,地球的‘住劫’階段,已經(jīng)過去的第一個大劫稱為‘莊嚴劫’,現(xiàn)在的這個大劫稱為‘賢劫’,未來的大劫稱為‘星宿劫’。

  每個大劫中的住劫,各有一千位至圣之人在世間出生、成就,教化人們超脫三界的功法;過去莊嚴劫時,為華光如來至舍浮如來等千圣出世;

  現(xiàn)在的賢劫,已有拘留孫如來、拘那含如來、迦葉如來、釋迦牟尼如來出世,之后會有彌勒如來、樓至如來出世,未來星宿劫時,將有日光如來至須彌相如來等千圣出世。

  我們所處的宇宙,是由無數(shù)個世界所構(gòu)成的,一日一月所能照及的范圍,可以算作一個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稱為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稱為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為一個大千世界,合小千、中千、大千的范圍,總稱為三千大千世界,此即一圣所化之境;

  如目前,娑婆世界即為釋迦牟尼佛所化之境,我其實早已成佛,我即是正法明如來,但這一佛所化之境,僅有一位至圣出世,方便教化,所以我現(xiàn)菩薩身輔佐世尊度化眾生。

  這就好像一個國家只有一位皇帝、一個領(lǐng)導(dǎo)人一樣,若是二人做主,百姓更不知道聽誰的命令才是準確的,可以超然登圣的方法無量無邊,但每個人的性格不同,因緣不同,所以可以學(xué)習(xí)的方式也有差別,用更適宜的方法,教化大眾,才能讓人們更容易學(xué)有所成?!?p>  天一聽后說道:“菩薩,您所說涉及的太過廣泛,弟子的內(nèi)心為之震動!可按您所說,若前事、后事,都已成定局,我們又何必繼續(xù)參訪修為呢?”

  觀世音菩薩回應(yīng)道:“這大體趨勢不假,因為即便是圣人,也無法滅除定業(yè)所為,業(yè)力之大,是眾生所行所感,我們所能教化的,如指路的明燈,至于是否按照所指明的道路去走,還都仰仗個人。

  所以每個人都是依靠自己才能成就,他人縱有千般變化、萬般神跡,也無法替他人做主,昔日釋迦牟尼佛因為多生勤習(xí)功法,最終先于彌勒尊者而成道,這便是不變中有變,天一你若不是努力參訪,又怎么會這么快來到這里,有機緣見到我呢?”

  天一說道:“弟子懂了!凡事都要靠自己,參訪只是求學(xué)的過程,但學(xué)習(xí)的能力和程度,哪怕是菩薩您也無法替代的,說食不飽,餓了還是要自己吃到肚子里才能夠解決根本問題?!?p>  觀世音菩薩聽后,笑了笑,說道:“不錯,法爾如是。今日早些休息,明日開始,我來教你功法?!?p>  聽到教習(xí)功法,天一很是開心,但金貝貝和古小曼卻急了,趕忙磕頭作揖,說道:“菩薩!菩薩!我們兩個也要學(xué)習(xí)功法,可不能只教他一個呀!”

  觀世音菩薩說道:“金貝貝八面玲瓏,我很喜歡,你我之緣,不盡于此;古小曼聰穎明理,也必有一番作為;只是我的功法暫時不適宜你們二人學(xué)習(xí),不必心急,明日自然會有高人前來,是你們二人的法緣?!?p>  三人拜謝了菩薩,歷經(jīng)千險萬難,終于見到了觀世音菩薩,想必今晚可以一覺到天明了。

  再表圓真大師與古小乙,二人超度了書生,回去歇息,之后風(fēng)平浪靜了一陣,并沒什么異常之處,那書生出生后,再有一天就正滿一個月了,說好要去吃喜宴的,二人提前一天夜晚,又回到曾與書生交涉的地方,為書生立了一座墓碑,刻好墓志銘,也算行事圓滿。

  結(jié)束之后剛要返程,忽然刮起一陣陰風(fēng),吹得人睜不開眼;這時,一個無頭的鬼,手持長柄偃月刀,血淋淋地走了過來,口中喊道:“還我頭來!還我頭來!”氣勢洶洶、殺氣騰騰!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二人趕忙抄起家伙與這無頭鬼打斗,這無頭鬼有些力氣法術(shù),直打的天昏地暗、難分難解,忽然,這無頭鬼身上現(xiàn)出兩條黑龍,向二人襲來!

  這兩條黑龍是無頭鬼的怨氣所成,非常邪門,無論二人如何打斗,打到黑龍身上就像打在了棉花上,絲毫沒有影響,而這黑龍隨著無頭鬼怒氣越大,反而身形也變大,攻勢更加兇猛,不一會二人就累的氣喘吁吁、難以招架,難道要三十六計走為上策了嗎?

  只聽空中‘嗚嗷~’一聲龍吟,一條青龍飛了過來,張開巨口,竟然將二條黑龍吞了下去!那無頭鬼見勢,拔起長柄偃月刀襲來,圓真大師以錫杖抵擋,兵器撞擊后,二人都震顫的后退幾步!

  青龍趁勢盤繞在無頭鬼身上,鎖住身軀,讓他不能動彈,開口道:“師父!我已經(jīng)鎖住他了!”說話的正是青龍少廣知!少廣知辭行須蜜多后,日夜兼程,終于及時趕了回來。

  無頭鬼垂死掙扎,古小乙趕忙從手里的六芒星中射出金絲線,也纏繞住無頭鬼,無頭鬼掙扎了幾次,實在掙脫不開,便泄了氣不再掙扎;

  圓真大師默念咒語,一陣金光籠罩在無頭鬼的身上,圓真開口說道:“你殺氣太重,貧僧現(xiàn)在就將你這無頭鬼封在此處結(jié)界之中,讓你不能再出來害人!”

  無頭鬼開口道:“哼!要殺要剮,悉聽尊便!技不如人,老夫也無話講,只是天道寧論!老夫不服!”

  圓真大師問道:“你喊打喊殺,怨氣太重,有什么不服?你且說來,看你如何狡辯?”

  無頭鬼說道:“我是那陣前大將軍,生前雖殺人無數(shù),但都是為了蒼生百姓!敵人設(shè)計害我,割下我的頭顱,我憤憤不平,死后無處投生,所以才尋那陷害我的賊人,欲殺之而后快,有何不對?”

  圓真大師說道:“我且不說你所殺的敵將是對是錯,我且問你,你可有妻兒老?。繑硨⑹欠褚灿衅迌豪闲。磕闩c敵軍爭斗,本就各有損傷無數(shù),兵不厭詐,不是你死就是他亡,可憐的是那些不知姓名的兵卒和家中老小妻兒,戰(zhàn)死沙場后,他們又如何存活?一方帝王爭霸,苦的是萬千百姓,別人砍你頭顱,你要報仇,那千千萬萬的兵卒妻兒,是不是也來尋你報仇?”

  無頭鬼愣住了,一直以來,都以為自己是正義的一方,卻從沒考慮過百姓的情形,說道:“老夫忠心為主,自然避免不了會有死傷!”

  圓真大師見他少了幾分戾氣,說道:“我看將軍也是明理之人,若是敵軍無故侵襲你們,為了保護你們的百姓和國家,戰(zhàn)死沙場,也敬你們是條漢子,但若雙方為了各自的疆土更大、實力更強,而彼此爭斗,如何能說誰對誰錯呢?都是為了各自利益使無辜之人受苦,何談?wù)x?”

  無頭鬼反思道:“如此說來,法師倒也有些道理,可我被砍頭之恨意難消!時時不忿!”

  圓真大師道:“敢問將軍,你死時何年?至今久遠?”

  無頭鬼說道:“也不知年月,但從我無頭以來,已過二百春秋了?!?p>  圓真大師笑了笑,說道:“二百年,你的對頭也早已投生去了,哪里如你這般,還做這孤魂野鬼,徒增凄涼呢?我現(xiàn)在以金光攝你,你且在我金光中看傷害你的將軍今在何處?”

  無頭鬼在圓真大師的金光中,承圓真大師的能力,看到曾經(jīng)敵方的將軍變成了一只豬,正在圈中吃食,無頭鬼說道:“這廝竟然落得如此下場!”怒氣全消了。

  圓真大師說道:“這將軍所行不義,死后投生十世家豬,任人宰割,現(xiàn)如今,正是它第十世投胎之時,來生當再度投生為人,你也知業(yè)緣因果,今后更有什么打算?”

  無頭鬼此時如泄了氣的皮球,三百年的怨恨全無,自己也沒有了目標,說道:“老夫只想著報仇,此刻卻不知該往哪里去了,可否請法師示個明路?”

  圓真大師說道:“我見將軍也是一身正氣,只不過被怨憎之心蒙了心智,現(xiàn)在已明事理,將軍身手不凡,可否愿意來我門中,做個伽藍護法,輔我門庭弟子,利濟眾生?!?p>  無頭鬼聽后,拜謝道:“如此甚好!很合乎老夫心意,既能輔一方百姓,也可免生死受生之苦!”

  圓真大師說道:“我有經(jīng)卷功法,今日贈送與你,還望多多修煉,才能真的免除苦難,一念覺悟,從前恩怨冰消,一念邪迷,恐生墮落!”

  無頭鬼說道:“今日得法師度脫,弟子感激不盡,今后便為伽藍護法,好生守護,可不知我該往何處?”

  圓真大師說道:“善度城中有一寺廟,名為感念寺,你可去感念寺中,每日聽那里的僧人誦經(jīng)念佛之音,也好多調(diào)調(diào)自己的性子,我明日去那寺廟之中,差人建一座伽藍殿,你真身可住伽藍殿內(nèi),護持四眾、常受香火?!?p>  無頭鬼允諾,徑直飛去感念寺中;三人終于可以放松下來,圓真大師問少廣知,怎么回來如此之快,少廣知將送往須蜜多的事情說了一遍,之后三人一塊返回了客棧。

  夜間,感念寺的方丈夢中夢到一位手持長柄偃月刀的將軍對其說道:“方丈,我受人之托,來感念寺作個護法,還請寺中僧眾多行戒法,誦經(jīng)念佛,為護一方!”

  第二天,那位書生已經(jīng)出生滿一個月,圓真對少廣知和古小乙說道:“我們受人之請,雖然沒有請柬,但也作個不請自來的吃客,討一口喜宴去吧,這場合貧僧不適宜參加,你們?nèi)コ韵惭?,代我為那書生念一段修心的?jīng)文,我正好去感念寺辦些事情?!?p>  二人領(lǐng)命,去往喜宴,圓真來到感念寺,請寺院的知客通稟方丈,說有要事商議;方丈聽說有僧人來此,趕忙出來迎接,二人一番回禮問訊,請到內(nèi)堂,圓真大師說起要建伽藍殿的事情,感念寺的方丈說道:“我昨夜夢到那位將軍要來作個護法,看來定是高僧你所為之事了?!?p>  圓真大師說道:“不敢,正是貧僧所為?!?p>  感念寺的方丈說道:“如此機緣正巧,寺院正有一處殿宇裝修,還沒有迎請諸圣,還請上人移步,指點建造伽藍殿宇?!?p>  之后圓真便在感念寺每日出入,幫忙建造伽藍殿的事宜,一個月后,伽藍殿建造完工,又打造了一尊伽藍護法的銅像,得以妥善安置。

  似乎兩邊都忙的不亦樂乎,可沒成想,天一這一去,竟然三年有余,在這期間究竟又有什么境遇,我們馬上得知。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