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三國以漢之名

033 收復江東

三國以漢之名 蘇劍仙 2725 2020-06-09 20:20:00

  周瑜因前往柴桑了,所以沒來參加趙云的大婚,但依舊送來了道賀帖,帖里暗含了周瑜的出兵計劃,周瑜已與程普、黃蓋商定好了奪回江東的方案,就在趙云完婚第二天,柴桑城悄悄出動了一支人馬。

  趙云大婚的消息傳到了江東,孫靜以前往廬江祝賀之名,借道建鄴,企圖趁機奪回建鄴,豈料被張昭識破,閉門不出,孫靜氣憤難當,下令攻打建鄴。

  建鄴有不少孫靜的舊部,在城內(nèi)呼應孫靜,制造混亂,張昭畢竟只是一介文臣,面對此混亂有些束手無策。

  眼看建鄴就要被孫靜攻下,從建鄴西方忽然殺來一支人馬,為首的白馬長槍,直奔孫靜大營而來,孫靜不知是何處來的人馬,訓練有素,一時亂了陣腳,被殺得大敗而逃。

  這支人馬正是趙云的廬江軍。他表面上去江東散布自己大婚的消息,暗地里夜渡長江,偷襲了蕪湖港,只待孫靜與建鄴軍交戰(zhàn)時,便趁虛而入。

  擊退孫靜后,趙云便順勢奪取了建鄴,并且下令,不得濫殺一人,守兵投降者亦不殺,并將張昭等人軟禁在府內(nèi)。

  孫靜回去后,來到吳郡城下,大喊:“還不開門?”

  哪知城頭竟冒出程普的人頭,程普笑道:“孫將軍,你去哪兒了?這吳中有山賊叛亂哪,我來替你剿賊來了。”

  “你……程普!你安敢造反耶?”

  “孫將軍這話說的,我依少主遺言,輔佐孫權為主,如今江東有難,我來平難,何來造反一說啊?”

  “你……你……”孫靜氣得一口血噴出來,摔倒在地,不省人事。

  程普朝下說道:“諸位將士,大家本都是自己人,奈何受了奸人的挑撥,新主仁慈,不計較,如有愿意助新主平定江東的,我即刻開城相迎,當然如有要回家照料家人的,也可自行離去。”

  說完,城門前的吊橋緩緩落下,吳郡城門大開,有不少人紛紛入城,也有自行離開的,最后空留孫靜一人獨在吳郡城外,曝尸荒野。

  原來周瑜到柴桑后便得知張昭與孫靜背離,便料定孫靜不會善罷甘休,悄悄同程普率兵趕往吳中,于城外埋伏數(shù)日。

  待那孫靜前腳帶兵離開,周瑜便后腳攻占了吳郡。趙云處亦是如此,按照周瑜推斷,孫靜必然在等機會奪回建鄴,趙云便送上個“機會”,孫靜作為江東的“代表人物”,孫趙聯(lián)盟尚在,孫靜必然要去祝賀趙云大婚之喜,而吳郡前往廬江,建鄴乃是必經(jīng)之路,孫靜這招假途滅虢,便是趙云送給他的機會。至于張昭識不識破并不重要,趙云只需趁亂奪回建鄴便算大功告成。

  如今建鄴、吳郡都已奪回,孫趙兩軍匯合,前往吳中圍剿山越叛亂。

  孫權回到建鄴,首先去見了張昭。

  張昭同一班江東士族在一起,終日抱怨不斷。見緊閉的門終于開了,眾人望去,來的竟是一個少年。

  “晚輩孫權見過各位叔伯。”孫權朝眾人施禮道。

  眾皆回禮,隨后竊竊私語,不知這孫權來此意欲何為?

  孫權繼續(xù)道:“晚輩年幼,受兄長之托執(zhí)掌江東,但也自知能力有限,諸位昔日都是我兄長麾下的得力重臣,今我江東百廢待興,正是用人之際,還望諸位助我穩(wěn)固江東,以安江東民心?!?p>  孫權言辭懇切,這些話從一個十幾歲的少年口中說出,竟沒有一絲違和。

  張昭回應道:“主雖年幼,但將來未必不是一代明主。我等先前也并非違背先主遺愿,只是權宜之計罷了,現(xiàn)少主親自來勸,我等亦是識時務者,自當鞠躬盡瘁,輔佐少主!”

  “我等定當鞠躬盡瘁,輔佐少主!”那群大臣跟著說道。

  孫權聽了十分欣慰,他按照趙云的建議,說了剛才那番話,果然收到了如趙云預料的效果,至少這些人現(xiàn)在是忠于江東忠于自己的。

  張昭曾經(jīng)是孫策麾下文官之首,他帶頭說要輔佐孫權,其他人安有反對之理?

  只是這個張昭為人處世頗為圓滑,見什么人說什么話,且擁護他的士族一大把,所以即便他愿意幫助孫權,卻也很可能成為孫權今后的一大麻煩。

  平叛山越時,趙云與江東諸將結下了深厚的戰(zhàn)友情誼,他們一同經(jīng)歷野外的遭遇,面對兇狠的敵人勇往直前,舍生忘死,最終在周瑜的指揮下,山越叛賊被殲數(shù)萬,其余各地山賊聽到趙云、周瑜的名號都紛紛投降,放棄抵抗。

  趙云還在這次平叛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人才,名叫賀齊。此人作戰(zhàn)勇猛,且擅于同賊人迂回作戰(zhàn),所率小隊殺敵無數(shù),竟無一人陣亡,可見其韜略。

  戰(zhàn)后,趙云提拔賀齊同廖化一道擔任自己的親衛(wèi)。周瑜在一旁望著投降的賊人,自語道:“伯符,江東已平,你安息吧!”

  回到建鄴,孫權已帶著文武百官在城門口等候,迎接趙云凱旋。趙云大勝而歸,為江東平定內(nèi)亂,攘除外敵,孫權代表整個江東百姓對趙云表示感謝。

  “趙大人一路辛苦了!權代表江東百姓感謝趙大人在我江東危難關頭,施以援手,請受孫權一拜!”孫權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謝趙云,自他去江夏求助,本想著趙云能助他奪回江東大權,但完全沒有想到趙云會幫他到這個地步,竟然連外亂也替他擺平了。

  “仲謀快快請起,”趙云上前攙扶道,“江東與我乃是盟友,伯符與我亦是結義兄弟,此乃我義不容辭之事,有何道謝可言?”

  “趙大人重情重義,我孫權也不是忘恩負義之人,今天當著這么多人面,趙大人,我孫權不才,資歷尚淺,懇請你來執(zhí)掌江東!”孫權再拜道。

  “仲謀何以如此?這江東本屬于你,奈何奸人作祟,我不過來助你鏟除奸人罷了,怎可喧賓奪主?”

  “權年幼,難以服眾,實無力掌管江東諸郡,趙大人素有威望,若能執(zhí)掌江東,必是江東百姓之福,還請趙大人為江東百姓著想!”

  “仲謀言重了,江東百姓與江東文武,同心同德,這江東之主的位置,非你莫屬!仲謀就別再妄自菲薄了。”

  “只是我畢竟年輕,身邊又沒有值得信賴的人,恐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p>  “這好辦,我讓公瑾和子敬暫且留在江東,助你一臂之力,你看如何?”

  “如此便多謝趙大人了!有此二人相助,乃我江東之大幸也!”

  其實早在趙云返回之前,孫權便與趙云通了音訊,說張昭那些文臣,表面上認他這個主,實際上口服心不服,辦起事來頑固得很。趙云便決心讓周瑜和魯肅留下幫助孫權,鞏固基業(yè),所以城門口的這出“戲”便是演給張昭他們看的。

  趙云已成了江東的恩人,他派來的人江東百姓無不歡迎,江東諸臣也必然對之敬畏,日后孫權議事時,有此二人幫他打圓場,必然會輕松很多,辦起事來也更順暢些。

  只是這么一來,趙云可就沒了閑工夫,回到廬江后,一大堆事等著他處理,還有江夏送來的公文,可把趙云忙壞了。

  好在如今晚上趙云有二喬相伴,二人陪伴甄宓睡下后便來到趙云身邊,也不打擾他,就這樣靜靜陪著他,有時小喬困得睡在了大喬肩上,大喬也不驚動,輕輕將妹妹放到自己的膝蓋上。

  冬去春來,轉(zhuǎn)眼又過了兩個年頭,揚州百姓在趙云的帶領下,以及孫權的努力下,生活日益富足。

  劉表與趙云秋毫無犯,北方多戰(zhàn)亂,有不少文人士子為躲避禍亂逃至荊州,致使荊州文學之風盛行,時常有人對當世人物進行品評、褒貶。

  而北方戰(zhàn)亂多源于呂布與曹操之間的斗爭,曹操手握天子,發(fā)詔令討伐呂布,卻無一人響應,呂布則聲稱曹操脅迫天子,乃是漢賊,也發(fā)起號令討伐逆賊。

  這趟渾水沒人插足,任由雙方互相爭斗,似乎都在拭目以待這中原霸主的位置。

  這天,周瑜派人送來江東的軍備情況,沒想到來送信的,竟是趙云心心掛念卻沒有時間去尋找的一個人。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