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單位廁所后面有一片荒地。
荒地面積不大,四周的圍墻上爬滿了綠色的藤蔓,地面上長滿了一人多高的雜草,在雜草中央有棵半死不活的柳樹,樹上棲滿了麻雀,在這片荒地的東北角,停著一輛報廢了很久的面包車。
陽光燦爛的下午,濃郁的雜草鋪滿了荒地,稍有腳步聲,就會驚起躲在草叢里的麻雀,二三十只麻雀一躍而起,盤旋在荒地上空。一陣風(fēng)吹來,隨風(fēng)擺動的柳枝、左右搖曳的雜草以及報廢汽車搖晃的車門,這種破敗的場景在眼光下顯得并不是那么凄涼。雨后的清晨,荒地上籠罩著一層水霧,透過薄霧可以看到蜻蜓在沾滿雨水的草叢里悠悠地飛行。
在空曠的園區(qū)里,沒有人會在意這僻靜的一隅荒地。
不知從何時開始,每天下午我都會走到荒地跟前,一個人靜靜地抽支煙,看著眼前荒蕪的景象,感觸很多但不知道應(yīng)該說些什么,就只是站在那里默默地抽著煙。
眼前除了雜草之外還是雜草,沒有可以遮陰的高大樹木,也沒有鮮艷的花朵,更沒有庭院裝飾,荒蕪以外還是荒蕪,雜亂的草、半死不活的樹以及生銹的報廢汽車,安靜而偏僻,雖說不上有多么喜歡,但也不是十分的厭惡。
這片土地并不貧瘠,但無論怎樣,這里生長的只有野草跟半死不活的樹。即使如此,春夏秋冬,陰晴陽雨,荒地始終是片荒地,雜草依舊生長的茂密,羸弱的樹木仍然沒有死去,報廢的汽車永遠地停在那里,一切在變化中靜止,又在靜止中悄悄地變化著。
看久了總覺得人的一生,也如同眼前的這片荒地,季節(jié)不斷地更替著,每天的天氣也不盡相同,草木也在不停地生長、枯萎,但是荒地依舊是那片荒地,既不會因為下雨積水變成汪洋,也不會因為暴曬風(fēng)吹變作天空。
有時候分不清什么在變化,什么在靜止,但仔細想想,變化的東西總是潛移默化,靜止的東西卻始終保持原來的樣子,就如同荒地一樣,變化的是草木天氣,不變的是荒蕪的本質(zhì)。
所以沒有必要為世間的草木興衰而感嘆世事多變,反而應(yīng)該因為心中的荒蕪依舊存在而倍感慶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