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朋友”這兩個字很煩。因為,對我來說,有朋友真的好難。
難道平常一起說說話就是朋友了嗎?什么才是朋友呢?
在初中的時候,有了積累作文素材的習慣。也不知道是在哪里看到了這樣一段話,讓我覺得必須在很多年以后還有人在意我,記得我。這樣的人,才是我的朋友。
那段話大意如下:
不要把自己想的太重要,地球人口那么多,少你一個不少,多你一個不多。沒了你,太陽照舊會升起,地球依舊圍著太陽轉,記得你的人有多少,那些記憶又會有多久。你不是名人,不曾青史留名,沒了,就真的沒了,淹沒在昨日里,沒有人記起。
是的,我的確不是那么重要。而且,更加的怕死,我怕,沒了,沒有人記得我。于是,我更加在意別人的看法,更加的迎合別人,也更加的討厭自己。因為,從一開始,我就覺得,我,獨一無二。而我,背叛了自己。
我開始有了煩惱,是做獨一無二的自己,還是做那個希望能讓人記憶更深的自己。最后,我也不知道我活成了什么樣。
我很清楚的記得我有朋友,但沒有很要好的朋友。起碼,我不是他們眼中最重要的朋友。
在村里讀書時,我是山梁上唯一的學生,其他人住的更近,玩的更要好,哪怕在一起玩,也能感覺到格格不入。
轉學后,更加的陌生,沒有一個認識的人。第一個認識的朋友,我以為很要好,結果,人家只是圖我當時身上一天一塊錢的零花錢,而我很省,身上總會有些剩余,能買零食。后來又有一個朋友,還帶我去她家里吃飯,這是第一次在朋友家里吃飯,不過,她要好的是另一個女孩。
再后來,初中交的朋友因為成績不好,被老師阻止。高中的課業(yè)很緊,我一直以為自己沒有朋友,不過最后還是收獲了兩個。而其中一個畢業(yè)時還打了我一耳光,告訴我,不要自以為是了,不信看看,畢業(yè)之后,還有幾個記得你。她說的很實在,我真的不重要,因為畢業(yè)之后,只有她們兩個主動聯(lián)系過我。
到大學,我更加的孤僻,四年我也不曾認完專業(yè)的人。最熟悉的就是宿舍的人。我以為我和那個云南的姑娘最好,結果轉眼就變成了三人行。而我常常是被忽略的一個。而沒有想到的是,反而是那個河北的姑娘在我離開之前對我說了好多的話,讓我感覺好暖心。
然后呢,沒有然后了。
朋友,不遠不近。世界那么大,這輩子會遇到這樣那樣的人,誰會想我,會記得我,我,真的重要嗎?
重要的是,我是一個平凡而又不甘于平凡的人,我希望有人記得我,在很多年以后,哪怕你已經忘記了我的姓名,忘記了我的模樣,也要記得我在你心里曾經很重要,你很在意我,真的。
真的在意你的人,不會因為你的平凡而忘記你,不會因為你的孤僻而冷落你,不會因為你的軟弱而欺負你,因為,他(她)在意你,你只是你,不需要迎合,不需要多做些什么。只因為在他(她)心里,你只要存在,就足夠重要。
也許,那就是朋友。正如那句話: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