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京都洛邑近郊。
太子府別院中,一個少年正領(lǐng)著一群歌女舞姬在胡鬧嬉戲。
少年不是別人,正是當(dāng)今鄭國皇長孫姬寐生殿下。
小殿下年十三,被譽為鄭國百年來第一天才。文武數(shù)理,無一不通,更是在三年前突破了筑基,現(xiàn)如今已是筑基后期的修士。
可謂是鄭國第一公子,風(fēng)華絕代,深受老皇帝的寵愛。
據(jù)說姬寐生出生之日,天生異象,正月寒冬之際,京城卻百花競相開放,正午時分,卻現(xiàn)日月共處于天空。
欽天監(jiān)曾有批言:陰陽交匯,可逆乾坤。萬花爭芳,風(fēng)流絕代。
愛屋及烏之下,連帶著皇長孫之父太子姬已也更加受皇帝的信任重用,每每在老皇帝巡游之時被授以監(jiān)國大權(quán)。
此次鄭帝在國師等文武大臣的陪同下前往相國寺祈福禮佛,正由太子姬已奉旨掌國。
因為受鄭帝的寵溺,姬寐生年不過十三,尚未成年,卻已經(jīng)在外開府建牙。
敕封逍遙王,著工部于京城最繁華的地段建府,如今已過半年,王府基本建造完畢,只等皇帝禮佛歸來就可喬遷入府。
在這之前,姬寐生就住在近郊的太子府別院當(dāng)中。
雖說還未遷入王府,但是太子的幕府班子已經(jīng)基本搭成,逍遙王牙旗也已制作完成。
皇旗為五爪神龍,儲君為四爪金龍,王旗一般則為角蟒或蛟,而姬寐生呢,不愧是最受皇帝寵愛的皇孫,任性逍遙的沒邊,他的牙旗,上面繡的是一只狗頭。
沒錯,不是蛟,更不是龍,甚至不是狼,而是一條狗。
按理說這等有辱皇家尊嚴(yán)的事情,是不可能被允許的,但是我們的老皇帝大筆一揮,竟然御批:可。
為此,滿朝文武,兩班大臣在大殿之外跪了三個時辰抗議,盼望老皇帝收回皇命,但皇帝不為所動。
太尉、太傅、太保等人又去找太子,希望能以父命讓逍遙王爺自請收回成命。
太子好不容易送走三司宿老,召來姬寐生訓(xùn)斥一番。
卻被姬寐生三言兩語給說動了,再也不插手此事。
最終,眾大臣前前后后鬧了三個月,皇帝依然不松口,此事只得作罷。
于是京城的百姓私底下給這位逍遙王爺起了個名,叫狗頭王爺。
雖然有牙旗這回事,但不論是朝堂之上的大臣還是民間的百姓,對于這位狗頭王爺都是極為尊重的。
年僅十三,卻無論是政務(wù)還是軍功都已有不俗表現(xiàn)。
去年任伏波將軍作為前鋒營十二副將之一,隨軍平定北部燕國二十萬大軍的入侵。
年初壽州水災(zāi),又帶親衛(wèi)前往災(zāi)區(qū)協(xié)助救災(zāi)重建,斬殺了利用朝廷賑災(zāi)貪污的壽州大小官員六十三名,將水患引入皇家園林,保住了百姓耕地。
因為老皇帝寵溺,一些因為忠言惹惱了皇帝受罰的大臣,多因他幾句話而免于責(zé)難,所以朝堂之上得他恩惠的忠臣良將眾多。
諸如此類等等,除了牙旗之事成為笑談外,說起這個狗頭王爺,鄭國上下那是無一不由衷欽佩。
這十幾年的鄭國,吏治清明,國泰民安,除偶與燕國有些沖突戰(zhàn)爭外,與其他幾國之間也都還算和睦。
狗頭王爺雖然開了府,其實每日沒什么事要處理,在這別院中修行之余,便與宮女歌姬們鬼混嬉鬧。
王府長史、主簿雖有勸誡,但王爺只要不過分,他們也就不過多插嘴了。
這樣的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逍遙王爺,除了慈愛的太子妃田渭芳之外,恐怕整個鄭國就沒有能收拾他的人了。
總的來說,這是一個逍遙任性的的貴族天才,身居高位又受臣民愛戴,真可謂是獨領(lǐng)風(fēng)騷,云端一般的人物。
在今夜之前,姬寐生都是那個意氣風(fēng)發(fā)不可一世的少年王爺,而這些所有的繁華富貴,全都一夕成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