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譯后記
曾記否,少年時第一次手捧《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以下簡稱《鋼鐵》)如獲至寶,盼望已久的“紅色經典”一連讀了兩遍,奧斯特洛夫斯基和保爾的名字久久銘記在心。時隔半個世紀,如今當我手捧原著,著手翻譯《鋼鐵》時,仍有與英雄久別重逢之感,過去的讀者和如今的譯者與作者和主人公的兩次“邂逅”,不能不說是別樣的天賜“良緣”,也在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了:穿越時空和國境與他們展開心靈的對話。
《鋼鐵》從...
曾記否,少年時第一次手捧《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以下簡稱《鋼鐵》)如獲至寶,盼望已久的“紅色經典”一連讀了兩遍,奧斯特洛夫斯基和保爾的名字久久銘記在心。時隔半個世紀,如今當我手捧原著,著手翻譯《鋼鐵》時,仍有與英雄久別重逢之感,過去的讀者和如今的譯者與作者和主人公的兩次“邂逅”,不能不說是別樣的天賜“良緣”,也在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了:穿越時空和國境與他們展開心靈的對話。
《鋼鐵》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