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洛·諾伊爾猛的從床上蹦起半個身,他又回想起一周前凌晨時的噩夢了,與其說是噩夢,不如說他是經歷了可怕的現(xiàn)實。
失敗的“除冰行動”后已經過了七天,12月10日按照規(guī)程坐著運輸機前往南亞國家級機動裝甲研發(fā)中心這里參加會議。
「…該死!」
原本以為離開了前線,他就不會再夢到那種場景,可是依然無法很好的睡上一個好覺。
距離會議開始還有不到兩個小時,他穿好衣服后就離開房門前往這個研發(fā)中心的會議室,結果剛剛推開門的時,在里面就已經坐滿了各種專家人士,當然還有幾個穿著北歐軍事同盟(NMA)軍官制服的人出身于北歐的他可是十分熟悉。
“洛弗萊·羅伊教授,您就先給我們解釋一下那個光束武器的原理之類的?”
負責這場會議開展的是南亞某戰(zhàn)情分析室的一個研判員,他首先讓嘈雜的會議室安靜下來,隨后站起來看向坐在正中間穿著北歐軍官制服的一個女性開口。
洛弗萊是北歐軍事同盟西歌里德軍火公司背后武器研發(fā)實驗的一位專家,她根本沒有打算從法國飛來南亞這里參加這種會議,但得知是西歌里德軍火公司想要借此向南亞傾銷軍火,而這樣她的實驗室也能獲得更多資金研發(fā),所以才會答應。
「根據(jù)你方提供的影像資料來看,準確說東亞機動裝甲所使用的并非是真正意義上的光束武器?!?p> 她說的第一句話發(fā)言就讓在場的南亞人員產生了小聲的議論,只有幾十位專家是輕微點頭默認,也有的南亞科學家沉默不語但眼神中透露著肯定。
“那難道攝像頭拍攝到的畫面還是假的嗎?!”
第一個站起來質問的是南亞軍方的一位作戰(zhàn)參謀長,而洛弗萊心中也預料到南亞軍隊必然有急躁的人在場,可沒想到那么快,但南亞越是急躁和慌亂越好,營造東亞共和國技術上的強大,這是她的目的。
「顯然那道光束實際上是經過壓縮的高溫等離子體?!?p> “等離子體?”
那位站起來問她的南亞參謀長并不懂這些科學名詞,有些疑惑的說邊坐下來等待她的解答
「用通俗的話來說,那就是電漿?!?p> 「能夠將鈦合金制成的裝甲外殼燒熔出一個直徑將近一米的洞,顯然這溫度和壓力是非比尋常的,跟實驗室里的模擬完全不是一回事?!?p> “意思是東亞已經將那種技術工程實用化并用在軍事上了?”
這位參謀盡管性格急躁,但對于這種信息的敏感性還是足夠的,他的大膽判斷也得到了洛弗萊和眾多專家的點頭贊同。
「不過老實說,我也沒有想到東亞的技術發(fā)展到這種地步,畢竟要產生能用于軍事化攻擊強度的等離子體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約束裝置不止要求小型化且功率足夠,需要消耗的電能恐怕也是一個難以想象的數(shù)字?!?p> “可是情報顯示,發(fā)動攻擊的是源自東亞的機動裝甲。”
參謀長用手按了一下桌面的設備,頓時在中央全息投影出當時那架機體的圖像,南亞相關人士都對這圖像不感到陌生,相反來自北歐的專家組則是直直盯著畫面中的它。
「這架機動裝甲是什么型號?」
洛弗萊沒有想到自己竟然在這種會議上見識到了從未見過的機動裝甲,東亞的機動裝甲她基本都認識,「先驅者」以及「天巡者」系列都有相關研究情報,她甚至對東亞的現(xiàn)役數(shù)量最多的「天巡者A」不屑一顧。
“不清楚,但軍中給它的外號是灰色幻影?!?p> 但眼前的這個灰色的機體完全的吸引了她的目光,它就像是精致的工藝品,光是外表裝甲上的低可探測、視度涂層就十分漂亮,看起來沒有一點的瑕疵。
「…光靠機動裝甲來輸出那樣的電力?」
洛弗萊不敢相信的直搖頭,在她的認知中等離子武器目前實裝的只有軍艦和路基上的設備嗎,而且都沒有那么小型化的,而且還是模塊化安裝,這更讓她吃驚。
「還有相關信息嗎?」
“抱歉,并非不是我們不愿意透露,而是我們也一無所知,另外報告中也有提到東亞的這架機動裝甲能夠長時間實施全頻段的電磁壓制,火控到甚高頻雷達都被不同程度的干擾?!?p> 顯然從種種情報中都提到了這架MF的強大,可是武器并非是一昧的往上堆就行的,就算是武裝成刺猬,可是缺少足夠的能源和推進力,這都是不可取的。
所以洛弗萊隱約覺得這架被南亞稱為“灰色幻影”的機體還有著更多的秘密,頓時她就對之前來南亞參加這種會議感到無聊的想法消去了。
來之前還以為是關于針對東亞現(xiàn)役的「天巡者A」的討論會,這種在北歐已經研究透的機型,她沒有一點興致,可是眼下的新型機讓洛弗萊充滿了興致。
“貴方援助我軍的「尖刺蜂鳥」不足以對抗它,僅僅是一機就逼退我方半個中隊。”
作戰(zhàn)參謀將前線駕駛員的心聲說了出來。
「這是當然的,光束武器實用化,不僅是我們,恐怕大洋對岸的太平洋聯(lián)邦也沒有掌握那種技術。」
洛弗萊承認「尖刺蜂鳥」不如全息投影里的機動裝甲。
另外她也對南亞竟然敢挑起和東亞的戰(zhàn)爭行為感到吃驚,就算是過去十年大戰(zhàn)中削弱最少的北歐都沒有底氣敢于跟東亞叫板。
她猜測也許是南亞軍方不重視機動裝甲的研發(fā),至今都是第一代的「重錘」為主,盡管機體有著各種各樣的缺點,可是目前來看卻取得相當不錯的戰(zhàn)果。
所以南亞軍方將一切寶都壓在海空軍上的行為大方向上是沒有錯,引進北歐的「超級暴風」戰(zhàn)斗機已經能夠對抗東亞現(xiàn)役僅存的機型,可是在機動裝甲相關技術上的差距十分明顯,那么既然如此洛弗萊認為南亞軍方一定會為如今的發(fā)展策略付出更慘重的代價。
隨著杰洛·諾伊爾的到來,這場會議也提前正式開始了。
歷經十年大戰(zhàn)后的東亞共和國,如今已沒有過去強盛到跟太平洋聯(lián)邦硬碰硬的??哲娏α浚环矫嬉廊灰鋫涮窖舐?lián)邦,部署在西部的空中力量規(guī)模并不算大。
遠海艦隊的規(guī)模也急劇萎縮,一時間印度洋可以說確實由南亞說的算,這也是為何南亞敢于在東亞脆弱的時機提起新的戰(zhàn)爭原因之一。
「這里全都是“先驅者M1”嗎?」
科城正跟著這個基地負責對機動裝甲整備的段見峰參觀機庫。
“沒辦法,誰讓我們這里不是熱點地區(qū),要是在東南亞跟西太平洋,那估計是清一色能飛的「天巡者A」。”
在他的兩側都豎立著十幾米高的機動裝甲,一路走過去總數(shù)是7架,還空了一個位置,要是填補上就有一個大隊的規(guī)模。
「現(xiàn)在南亞已經投入了新型機,這里還沒有新機調來?」
“…上層認為現(xiàn)在的新型戰(zhàn)機就能壓制南亞,畢竟內部關于機動裝甲的作戰(zhàn)效能依然持有否定態(tài)度的人在。”
他回想起來一周前自己在「鐵翼」MF駕駛艙后座看到的來自北歐「尖刺蜂鳥」,還有被炸毀的「先驅者M3」。
「要是南亞又派出那些能飛的機動裝甲在山脈間飛行,憑借戰(zhàn)斗機上的光電系統(tǒng)來搜尋也太過困難了,這可是冒險行為?!?p> “沒想到你年紀輕輕能說出跟孫楓在會上提過的類似的話?!?p> 段見峰口中說的回憶,他并沒有參加,倒是拓祈奈尹去了,回來時他也問過拓祈奈尹,可是這女孩跟自己十分不對付的就是一個字未提。
兩個繼續(xù)走著,很快就來到了一個熟悉機影前面,豎立著的灰色涂裝機體就是「鐵翼」,此時的它被各種粗壯纜線所連接。
升降梯上還有維護人員正在用電子面板來控制機械臂對它進行整備調整和評估。
「也就是說目前我們唯一能壓制南亞機動裝甲的只有……」
“如果真又發(fā)生戰(zhàn)爭,那么到時候就要拜托你和拓祈奈尹了。”
經過一段時間對「鐵翼」的了解后,段見峰基本熟悉了其內部的各種子系統(tǒng)和構造。
由于開發(fā)測試中心負責對鐵翼進行專業(yè)維護的人員遲遲沒能抵達,所以他才會自己動手去研究,當然這是得到了開發(fā)測試中心的許可。
「那個是什么……?」
科城抬起頭望向整備著的鐵翼,操作人員控制機械臂對機體的手肘部凹陷處的吊裝著一個矩形設備。
“你作為「鐵翼」的駕駛員不該更清楚不過嗎?!”
身旁的段見峰略感吃驚的開口,隨后又冷靜下來做出解答。
“電弧激發(fā)裝置(AED),能夠輕松撕開鈦APH合金裝甲的電弧刀,通過約束定向控制高溫高壓等離子體,實現(xiàn)激光劍的效果?!?p> 這就是科城從未手動控制過的武器,他也只見過拓祈奈尹使用,而她也從不讓自己碰。
目前來說這架自己熟悉得很的機體正在加緊接受改裝和維護,整體外觀沒有太多變化。
要說變化多的只是后腰安裝了模塊化跟循環(huán)發(fā)動機直連的推力風扇,用于低空和雪地滑行,以及背部的折疊滑翔翼更改為翼面積更大,從而實現(xiàn)更長時間的滯空。
「那腿部是什么情況?」
科城最疑惑的就是機體小腿位置被增加了推進噴口,腳掌也附加上了類似裝甲的結構。
“兩個獨立的火箭發(fā)動機,用于輔助控制動力,維持機體姿態(tài),腳掌的模塊化結構是探測地面壓力傳感系數(shù),更精準的提供修正?!?p> 「這樣的目的是什么?」
“為了這冰冷高原地區(qū)的特化改造,這些部件都是跟「鐵翼」一起送達的。”
關于段見峰說的這些專業(yè)知識,科城并不是很理解,盡管他曾經是學習一年的理工科學生,相比這些好奇,更對他說會抵達這里的開發(fā)測試中心的人都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