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蝴蝶效應(yīng)
上一世九歲那年,因為一場綁架事件,尋音被診斷為癔癥性失語,再也沒有開口說話。
周遭的人說她是“異類”、是“災(zāi)星”。
她也一直以為,自己是不被喜愛的。
直到時慎出現(xiàn)了。
那是在她不愿開口的一年后。
那天,母親梁鴛接她放學(xué),在經(jīng)過一家孤兒院門口時,一旁突然跑出一個年輕男人搶走了她肩膀上的包,梁鴛本能地顧著追小偷,尋音便被滯留在了原地。
殊不知,包并不是他們的目的,尋音才是。
當(dāng)另一個中年男人拉著孤身一人的她打算離開時,抱著個破布娃娃坐在門口、同樣年僅十歲的時慎拉住了她的另一只手,目光冷靜得像個大人,對那個中年男人說:“你不能帶走她?!?p> 暴怒的中年男人狠狠踢了他一腳,想讓他松開手,時慎卻死死不放,尋音掙扎著、哭著,想去看看他有沒有受傷。
恰在此刻,一旁有警車路過,倉皇想逃的人販子被下車查看的民警一舉抓獲。
反應(yīng)過來不對的梁鴛回頭奔到尋音身邊時,便聽到已經(jīng)快有一年沒說過話的尋音,抽泣著拉住小男孩的手,低低地說了聲“謝謝”。
當(dāng)時母親的震驚寫滿了眼底,雖然僅有兩個字,但父母卻似乎看到了希望。
他們想收養(yǎng)這個小男孩,但小男孩卻不愿意離開孤兒院,于是他們選擇了資助他一切的學(xué)習(xí)、生活費用,要求是陪伴在她身邊,讓她愿意開口。
時慎,成了父母口中的她的哥哥。
但尋音從來沒叫過他哥哥,在她的概念中,沒有任何稱呼能定義他,他是獨一無二的“阿慎”。
然而這一世,尋音對那一天的記憶卻遠沒有上一世來得深刻,對于他的印象,也只有“一面之緣”能概括。
她只隱約記得,那一天救她的人除了時慎以外,還有孤兒院的劉老師。
以及她被母親帶走時,曾悄悄回頭看了一眼。
看見車上下來了一個拄著拐杖、西裝筆挺的老人,微笑著在和劉老師說話,而時慎站在一旁,臉上面無表情。
于是這一世,她的人生沒有拐彎,成為了現(xiàn)在這個同學(xué)口中的“小啞巴?;ā?。
“咚咚咚?!?p> 門口傳來規(guī)律的敲門聲,尋音從回憶中回神,起身便聽到梁鴛語調(diào)溫柔地問:“音音,怎么還不起床?要遲到了哦?!?p> 尋音已經(jīng)不記得,母親有多久沒這么溫柔地和自己說過話了。
上一世自從尋家瀕臨破產(chǎn)、父親身體每況愈下,而她卻“不懂事地不愿意去祁家”后,母親就像變了個人,歇斯底里、一意孤行,甚至最后不惜以死相逼。
這些事此刻都尚未發(fā)生,但想到這兒,依舊心有余悸。
尋音嘗試著張了張嘴,最后卻還是沒有發(fā)出任何聲音。在不了解情況前,她決定先維持現(xiàn)狀。
起身拉開房門,梁鴛在看到女兒的那一瞬間,卻不由得愣了愣。
今天的女兒,眼神雖然依舊平靜,卻沒了之前的死氣沉沉,她的心里不由躥起了一線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