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緊趕慢趕,來到了1995年的7月。
楊小平的意外受傷令健力寶回國的時間晚了一個星期,但依舊阻止不了球員們一顆歸家的心。
京城,足協(xié)辦公樓。
“軍生啊,不管怎樣,先把孩子們的回歸儀式安排好,不能讓出征在外的將士們回家時寒了心?!?p> “好的,主席?!?p> 在離開袁為民的辦公室后,王軍生皺起了眉頭。
許副主席公干外出,接待健力寶回國的事落在了王軍生肩上。
召開個新聞發(fā)布會,搞一個迎接儀式,這樣的事對王軍生來說極其簡單,甚至根本用不著他這種級別的人去布置。
真正令他頭疼的,則是他手上緊握的報紙。
報紙中再次提到了郝委的肺穿孔手術,直言巴西環(huán)境艱苦,過量的訓練和艱苦的生活環(huán)境,極容易讓一名天才少年夭折。
而這次楊小平的韌帶撕裂,也從側面證明了巴西之旅的“無用”和“危險”。
“TMD,踢足球哪有不受傷的?你以為是扭秧歌?”王軍生嘴里罵罵咧咧。
所謂耍猴兒不怕人多,看熱鬧的不嫌事大。王軍生已經(jīng)暗下決心,等許副主席回來后,一定得好好整治一下這些媒體。
改革開放,民主自由,并不代表可以胡編亂造,捕風捉影。
健力寶是足協(xié)全體開了好多次會經(jīng)過層層討論決定下來的,這樣的決策又怎允許一些無良小報非議?
這些小報只看到了全國經(jīng)過一整年的海選,最后篩選出22名少年趕赴巴西學知識,學技能,學理念,開闊視野。
卻發(fā)現(xiàn)到了巴西后,生活和訓練條件都極其簡陋,經(jīng)費嚴重不足。在后勤力量幾乎為零時,又傷員不斷。
最終得出“這樣的巴西之旅,還有必要堅持下去嗎”的結論,妄圖煽風點火,引起輿論。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健力寶的由來,根本不是足協(xié)腦子一熱、找了一家企業(yè)隨便投資、盲目展開的青訓。
92年的時候,國際足聯(lián)技術部主人蓋格和馬來西亞足球協(xié)會秘書長繆爾等人,就4月份國際足聯(lián)考察組對中國足球的考察結果進行了工作會談。在談到中國青少年足球發(fā)展時,蓋格就提出了三個問題。
一是中國青少年訓練太多,比賽太少;二是教練員參差不齊,沒有愛心和同理之心;三是場地太少,分配不均。
而以當時國情想要解決上述問題,會遇到更多困難,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辦到的?,F(xiàn)實中,球迷和領導又需要足協(xié)在短時間內(nèi)迅速提高中國足球整體水平,爭取早日沖出亞洲。
怎么辦?
幾經(jīng)思考下,足協(xié)管理層便想到了“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手段。
長期以來,派若干支青少年足球隊趕赴足球發(fā)達國家進行學習這種“借雞生蛋”的想法一直在足球界流傳,當負責青訓工作的金正民提出具體方案后,立刻得到了足協(xié)全體領導的支持。
于是,組建少年隊趕赴巴西訓練,比賽五年的方案被作為92年足球工作會議的文件,送交審議。并且在接下來的“綠茵工程”中,逐步實施。
所謂“綠茵工程”,便是從77、78年齡段選出兩到三支隊伍,送往巴西或者德國。讓他們從少年時期就接受現(xiàn)代足球的熏陶,盡快掌握現(xiàn)代足球的先進思想,先進打法和先進技術。
并且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他們的足球觀念和技戰(zhàn)術水平不但會隨之提高和發(fā)展,也會慢慢影響到下一代足球人。
事實上,“綠茵工程”并非只是派遣一支隊伍到巴西留學,它的計劃被分為三支隊伍。
第一支隊伍送往巴西,時長五年;第二支隊伍送到歐洲間接性拉練,每出國一次大概要三個月時間;第三支隊伍化整為零,放在全國各個足球俱樂部中參加國內(nèi)職業(yè)聯(lián)賽。
待到五年后三支隊伍全部學成,再重新到京城進行組合,挑選出一支可以代表國家水平的奧林匹克足球隊,以2000年悉尼奧運會作為首要目標,部分人再參加2002年的世界杯。
這項以奧運會和世界杯作為目標的五年計劃,如果能夠成功并且實現(xiàn),那么中國足球在新的世紀里,必將以嶄新的面貌出現(xiàn)在世界足壇。
但是,此項計劃最起碼要耗費數(shù)千萬元,這筆錢又從而何來?
誰能贊助?誰敢贊助?誰愿意贊助?
若真的投資了,能否成功?
誰的心里都沒底。
一旦以失敗告終,個人責任先放在一旁,給中國足球事業(yè)帶來的損失將是無法估量。
但回憶一下中國的先輩們,從清末開始,不都是在一次次的試探中,才摸索出一條適合中國的發(fā)展道路么?
中國足球想要快速發(fā)展,必須大膽地闖一下,冒點風險。
文件下來后,王軍生和許副主席在辦公室大眼瞪小眼,面對面默默抽了一下午的悶煙。在這個要人沒人,要錢沒錢的年代,這樣的工程量和責任全都壓在了他們二人肩頭。
半晌,王軍生沉聲道?!袄显S,如果失敗了,你我都知道下場?!?p> “失敗又如何?我們已經(jīng)走到這條路上了。”許副主席倒是看得開,“就算失敗了,我們也并不是一無所獲。最起碼我們可以為后來人提供一些經(jīng)驗總結和失敗教訓不是么?”
看著許副主席雙眼里的堅韌,王軍生第一次看到中國足球的閃光。
再后來,一向熱情支持體育事業(yè)的廣東健力寶公司得知這項規(guī)劃后,主動派人找上門來。
“我們都是中國人,‘足球落后,匹夫有責’!我們企業(yè)的領導層,全體員工都鼎力支持這項計劃!”
1992年6月,健力寶集團和足協(xié)簽約。
健力寶在未來五年內(nèi)出資二百六十萬美元,足協(xié)出資八十七萬美元。為了確保該隊可以遠赴圣保羅進行青訓,雙方一同委托京城外企總公司下屬巴西大東公司具體完成此計劃。
另外,唐鵬舉率領國青遠赴德國訓練,第三支隊伍沒有組建,而是讓球員們回到各個省隊和俱樂部參加國內(nèi)職業(yè)聯(lián)賽,相信在為奧運選拔時,這些青少年中總會有人入選。
就這樣,中國足球在“92年紅山口遵義會議”后,又積極展開了一次“93年洋務運動”。
是死是活,是成是敗,一切還都是未知數(shù)。但無論如何,健力寶的巴西之旅,絕對算得上中國足球在計劃經(jīng)濟的體制內(nèi)如何開展中國青少年青訓的路上的一次偉大的嘗試。
由于健力寶是企業(yè)贊助又是全國選拔,民間也自然把健力寶這支隊伍完全地當成足協(xié)為00年奧運和02年世界杯的全部準備。
也正因如此,健力寶才收到那么多人的關注和追捧。
如今,健力寶小將們即將第一次回國,他們帶來的是希望還是失望?
沒有人知道。
那些杞人憂天、鼠目寸光的媒體們在這個節(jié)骨眼主動跳出來嘩眾取寵,也難怪王軍生想要狠狠懲辦他們。
果不其然,在二十年后,他們的后代有了一個統(tǒng)一的名字:鍵盤俠!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18-08-31/5b88a9e28ac46.jpg)
無冕之白
很多人只知道健力寶的存在,卻不知道健力寶的由來。 也有很多人說,健力寶播種的是龍種,收獲的卻是跳蚤。 實際上,這只是民間對健力寶的期望過高罷了。 看一下李鉄和李偉峰,成為了國足絕對主力;而其它成員也都成為了各個俱樂部的絕對主力。雖然悉尼奧運會沒有去,但霍頓的執(zhí)教風格也有一定的責任。而且再看02年的最核心目標,中國確實沖出了亞洲。并且李金禹等幾人也有歐洲俱樂部踢球的,這怎么能說完全失敗呢? 所以我想大家可以身臨其境的去思考一下,很多事情都不是想當然一句話就能解決的,很多決策也不是一句“狗屎”就能蓋棺定論的。 而實際上,02年足協(xié)的決策基本都比較成功。雖然沒有達到最理想的狀態(tài),但是02年確實是出線了,這點不用否認。 另外不要和我杠什么那一年運氣太好,抽簽有黑幕之類的話。如果沒有一定的實力,人家給你搞黑幕么?你搞了黑幕就能成功么? 打鐵還需自身硬,98-04年的國足,絕對一頂一的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