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人若犯我 我必犯人
“她對你這么重要,我倒好奇她是你什么人了?看來我一定得找到她,才不辜負你這句話”
其實楚齡歌說完就后悔了。只是話已說出去,也無可挽回了。
蕭文御向來跟她說話有點陰陽怪氣,此時見她不做聲,身體卻一步一步逼近,楚齡歌不自覺的向后退去,直到被逼到涼亭的角落里。
他撫著涼亭的支柱,她緊緊的靠著柱子倔強的看著他。
兩個人的呼吸幾乎糾纏在一起,可是誰也不肯退卻。
楚齡歌真想給他一腳,可是這里畢竟是宮里。
他還是看出了她的心思,因為她微微扭曲的小臉兒,暴露了她此刻的所思所想。
蕭文御故意笑道:
“怎么?還想動粗???那你動啊,反正你知道我沒武功打不過你”。
楚齡歌低聲恨道:“無賴”。
“還是第一次有人敢直接說我無賴呢,還是個……小宮女”。他上下打量著她的裝束。楚齡歌急忙捂住胸口,蕭文御見狀忍俊不禁。她見他的那副模樣實在可氣。
便冷聲道:
“如果你是來羞辱我的,那你目的達到了”。
她竟這么想他,蕭文御頓時覺心頭的火焰被一盆冷水澆滅,心里的不快也上升到臉上。
但是不知為何,就算她全程給他冷臉,他還是沒辦法跟她真的生氣。
蕭文御收回手臂,頓了頓。
“好了,你回去吧”。
楚齡歌看了他一眼轉身就走。蕭文御看著她漸漸遠去的背影,心里不由得想真是一個沒良心的女人。
楚齡歌在宮中兜兜轉轉終于還是回到了墜香閣。
剛推開院門口的朱漆大門,就看見庭院中間立著眾位姑娘,教引嬤嬤正立在眾人面前訓話。
此時總管嬤嬤正坐在正門口的太師椅上,身后還立著幾個掌管刑罰的宮女。
楚齡歌走過來,總管嬤嬤低頭拿起茶,聲音尖銳的像一把錐子一樣,直刺入耳朵里。
“我說是誰,原來是你,你自以為是千金小姐,所以不守宮里的規(guī)矩??”
“齡歌不敢”
“不敢?初來宮中的時候我就告訴過你們,在這里,不能私自出去,你明知故犯,還有臉辯解,來人啊,打二十鞭子,我正要找人做筏子,你偏出了來,那我就讓你知道宮里豈是你放肆的地方”。
后面的掌刑宮女剛要出來。
楚齡歌立在一旁,回頭看了一眼讓她送香料的嬤嬤,那嬤嬤正低頭侍立。她便斷定她是故意為之。如今就是說出她來,她也不會承認,楚齡歌便道:
“嬤嬤,您雖有執(zhí)事之權,但可否聽我一言再罰我不遲,如此,便是您斷案也有了依據”
那總管常嬤嬤聽完。
遂道:“那你便說來罷”
楚齡歌立在她面前平靜的道:
“今日訓導后,我在墜香閣撿到了一盒檀香香料,我想這樣貴重的東西,怎會在墜香閣出現,眾位姑娘到宮中學習規(guī)矩,原是不可以帶貴重物品的。所以,我就想帶著香料去找嬤嬤,沒想到您并不在墜香閣,后來還是聽別人說,您在浣衣局,所以我就去了浣衣局,浣衣局的嬤嬤們說這正是他們用來熏貴重衣服的香料,前些日子丟了,所以我就將香料交給了他們,也算物歸原主,只是不想回來的路上迷了路,到現在才回來”。
總管嬤嬤平生最恨偷雞摸狗的勾當,因而非常生氣。
她看著楚齡歌。
“你在哪兒撿到的?”
楚齡歌回頭看了一眼李嬤嬤。
“便是在李嬤嬤的屋里”
李嬤嬤慌了起來,開始賭咒發(fā)誓。
楚齡歌笑道:“嬤嬤不必賭咒發(fā)誓,我們現去浣衣局處查看一番,今日之事自然有分曉”。
這一招圍魏救趙,讓李嬤嬤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她本想讓楚齡歌受過,不想楚齡歌反將一軍。
她記恨于楚齡歌也有原因的,她專管姑娘們的衣食,幾乎每個人都給了她好處,除了楚齡歌。她前后暗示過幾次,楚齡歌就是無動于衷,于是她便想收拾一下楚齡歌,讓她學個乖,沒想到偷雞不成蝕把米。
只見她撲騰一聲跪在地上,叩頭有聲。
“原是我讓楚姑娘送的香料,我……”。
楚齡歌不做一聲。
倒是李曼兒質問道:“那你方才為什么不承認啊”。
總管常嬤嬤便道:到底怎么回事??”
那老宮女聲淚俱下道:“原是我讓楚姑娘去的浣衣苦,方才不敢承認也是怕……怕……”。
她說不出什么,只是一味叩頭認罪。因為她無論怎么說,都是錯。
對于這樣的人自然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方不負楚齡歌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人生信條。
夜晚眾人擁枕綣繡。
楚齡歌獨自坐在門口的石階上,抬頭看著清冷的月光,這時,門“吱呀”的推開了。
李曼兒拍打了一下楚齡歌的后背。
笑問:“干嘛呢?還不回去睡??”
“那你呢?你怎么沒睡?”
李曼兒回身坐在她的身旁,兩只手捧著下頜。
“我在想今天你怎么那么聰明???”
楚齡歌微微一笑。
“謝謝你今天幫我說話”。
“是你先幫了我啊,我這個人啊,誰對我好,我肯定對她更好,夠義氣吧!”說完,自顧自的傻呵呵的笑了起來。
曾幾何時,楚齡歌也曾這樣單純的像一張白紙。只不過這張白紙后來被外力涂滿了各種顏色。
李曼兒嘟著嘴哭喪著問道:
“唉,你說我們什么時候能回家啊”。
楚齡歌微微一怔,她已經沒有家了,她曾擁有世界上最完美的父親母親,擁有世界上最幸福的家庭。
可是現在一切如夢泡影。
“是啊,我們什么時候才能睡回家呢?”
楚齡歌問得是自己,她一定會找回原來那個幸福的家,為此她可以不惜一切代價。
第二日要學習烹茶,楚齡歌自小在江湖長大,十歲以后進入太傅府,楚景堯知其不適應閨閣女兒的生活和學習,因此,對她并不要求過多,甚至還準許其可以自由出入府邸。楚景堯一向待她很好,而楚夫人相比之下就淡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