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出奇制勝
憑良心說,“鵝車”在當時屬于高科技產品。
性能非常先進,類似于現(xiàn)代的“坦克”。
既有良好的防護作用,又有相應的高度和一定的穩(wěn)定性。
便于在運動中登城作戰(zhàn),是一種集防御和攻擊于一身的先進武器。
使秦王和王龁、李斯疑惑不解的是這種武器剛剛問世,邯鄲人怎么就掌握了制服它的手段?
問題僅在于他們在設計時,把注意力全都放在了它的“攻擊性”上:
為了取得最大的運動速度,將車身造得盡可能的輕捷;
為了保證必需的高度,“鵝頸”的長和重都與車身不成比例,致使重心上移,容易傾倒。
在向城邊運動時車上沒有人,這個弱點還不突出;
“鵝嘴”搭上城沿后,取得了一個新的支點,穩(wěn)定性加以鞏固。
但當大批士卒涌上“頸”內的梯子上后,重心更加上移,僅僅依靠“嘴”架在城沿上支持;
趙軍用鐵鉤把“鵝嘴”拉離城沿,上重下輕的“鵝車”必然傾倒。
許多“理論”之形成,基本上都是生于“失敗”與“成功”的反復較量中。
盡管“鵝車之戰(zhàn)”又以失敗告終,但秦王和他的軍師參謀們還是認識到:
用常規(guī)作戰(zhàn)解決邯鄲并不容易,必須“出奇”才能“制勝”。
不久,又有人提出一個新的作戰(zhàn)方案:
“砲”轟邯鄲!
請注意,這里的“砲”用的是“石”旁而非“火”旁,說明當時的“砲”不同于現(xiàn)代的山炮、野炮、榴彈炮;
跟原子炮、電子炮、激光炮更沾不上邊兒。
從字的造形可知最初的“砲彈”是一包包石頭。
發(fā)射的動力也不是通過砲筒由火藥燃燒產生的爆炸力推出。
秦軍在邯鄲城外豎起了一個個用粗圓木制成的方型框架。
底架上安放一塊厚厚的長木板,朝城的一端高高翹起;
下面拴著兩根粗繩,木板的另一端上則堆放了一些石頭。
聰明的魯仲連、薛琦也看不懂秦軍是在玩什么新招數(shù)。
準確一點說,它應該稱做“拋石機”。
在世界許多戰(zhàn)場上都曾使用過。
至于是誰用得最早,擁有“專利”,限于條件,也沒有必要用它為我們中國爭“第五”大發(fā)明,就不考證了。
反正它從沒像“四大發(fā)明”那么露臉。
坦率地說,王龁對于這種武器的作用也沒多大信心。
進攻之前,先用“炮轟”開路,是現(xiàn)代的常規(guī)戰(zhàn)術。
而在王龁,這是前所未有的嘗試,雖說在訓練時看到的效果還不錯,但應用于實戰(zhàn)呢?
一排“大砲”呈新月形擺在邯鄲城下;
旁邊,是一隊隊扛著云梯,手持武器的突擊隊。
王龁環(huán)視一眼,詢問各“砲長”:
“都準備好了嗎?”
回答是異口同聲:
“準備就緒!”
王龁果斷地一揮手!
在高高翹起的木板前端下面,十幾個人一齊猛力的往下拽栓住它的繩子。
這一端嗖地沉下,后端飛速崛起。
通過杠桿的作用,把放在后端上面的那包石塊擲了出去,飛向邯鄲城頭,形成一陣又一陣的“石雨”。
小盆大小的石塊冰雹般從天而降,連城樓的房頂都被砸塌,窗、門也都面目全非。
城上的守軍猝不及防,也無處可躲,被擊傷不少,城堞也多處被毀……
趁著城上慌亂,潮水般的秦軍,又涌向邯鄲,豎起云梯,向上攀登……
李牧回到代郡后,立即著手組建騎兵部隊。
代郡與當時的少數(shù)民族“林胡”的出沒地毗鄰,經?;ハ酄幎?。
幾乎男女老少都練習騎射,投入過戰(zhàn)斗。
當年趙武靈王之所以在趙國實行“胡服騎射”的改革,也是由于受到代郡的啟發(fā)。
但代郡并不是趙國的固有領土,而是經過幾國的爭奪之后才歸屬趙國;
所以這里的人民對趙的君王缺乏深厚的感情,對于保衛(wèi)邯鄲、拯救趙國沒有什么興趣。
但李牧生長在代郡,他在趙國建立的功績,成為代郡人的驕傲。
使他們可以自豪地向邯鄲內地人宣布:
“代郡人并非被鄙視為邊遠外地的“野蠻人”。
李牧非常理解父老鄉(xiāng)親們的心態(tài),不得已,他假稱自己被封為“代侯”管理代郡。
為了面對秦國的威脅,必須建立武裝。
當然,這支隊伍也必須與趙軍聯(lián)合作戰(zhàn),抵御秦國的侵略。
這是一個能夠為代郡人接受的理由。
沒用多長的時間,李牧便建起了一支三萬人的騎兵部隊,而且馬匹、軍械、給養(yǎng)全部自備。
為了不負前言,李牧在初期使用這支部隊主要是保衛(wèi)代郡。
因為秦王當時也想通過威懾力量迫降邯鄲乃至整個趙國和三晉,戰(zhàn)事尚不頻繁。
更沒動用大量兵力掃蕩邯鄲以外地區(qū),所以代郡幾乎無“戰(zhàn)事”。
李牧也就把兵力隱蔽起來加緊訓練,使秦人根本不知還有這么一支能夠威脅他們的武裝力量。
隨著形勢的變化,秦軍開始加大攻擊邯鄲的力度。
為了不讓各國和鄰近地區(qū)支援邯鄲,秦王又拿出十萬兵力對邯鄲周圍進行鉗制封鎖。
代郡是趙國的一個重要地區(qū),巡邏部隊也經常光顧。
代郡的勇士們早就手癢了,見敵人居然敢到自己的家邊游蕩,紛紛要求對他們進行“教訓”。
李牧卻只是擺手:
“他不欺人太甚,咱們就不理他?!?p> 繼續(xù)與將士們射箭比武,對勝者只給以小小的獎勵,甚至只是口頭表揚。
但將士們卻都以為莫大的光榮,雖只得到一顆山杏,吃掉肉也把杏核保存起來,向人炫耀。
邯鄲的形勢越來越危急,終于,李牧將全體將士召集到一起:
“弟兄們,雖然代郡還沒遭到滅頂之災,但秦軍攻下邯鄲后,必定要移軍代郡。
到那時,以區(qū)區(qū)三萬敵五十萬秦軍,勢不可擋,所以我們不能讓邯鄲落入秦軍手中;
要用邯鄲吸住秦軍,等待信陵君聯(lián)合各國全力擊秦;
在聯(lián)軍到達之前,我們是該教訓教訓秦軍,不能讓他們太猖狂了!”
但李牧的騎兵采用的是“胡騎”戰(zhàn)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