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出黑土記

秋菜

出黑土記 何所夏寒 876 2020-05-22 22:59:15

  小的時候,我家還在農(nóng)村住,家里兩個孩子,我還有個姐姐。那時候家里還是挺困難的,一到冬天吃的就是窖里儲存起來的越冬菜。

  蘿卜、白菜、土豆子,這三樣菜在秋天的時候最便宜,還耐儲存,是東北秋菜三巨頭,簡直就是為了過冬而生的。

  農(nóng)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菜窖,有的在室內(nèi),有的在室外,我家的是室外的。菜窖就像一個倒置的喇叭,口小肚大,底部平坦,向下深挖幾米,周邊用紅磚加固,冬暖夏涼,最適合儲藏秋菜。夏天也可以窖藏啤酒汽水,甚至短時間存放雪糕。

  我家菜窖口蓋著一口舊鐵鍋,防止進雨落雪,要下窖取菜的時候得揭開晾一陣,怕下邊缺氧。順著一把鐵梯子爬上爬下,也有把鐵管嵌在磚縫里的。

  白菜土豆大頭菜整齊的碼放在窖底,每隔一段時間就要翻動檢查一下,把發(fā)霉腐爛的菜挑出來。

  紅蘿卜、青蘿卜還有胡蘿卜一般只需要挖個深坑埋起來就可以了,什么時候吃用鎬從凍土里刨出來就行了。

  與此同時,腌咸菜的工作也在忙碌的進行,黃瓜,香菜,芥菜疙瘩這些不好窖藏的會用鹽或者醬腌漬起來。咸黃瓜用辣椒油一拌,脆爽下飯;腌香菜最好吃的就要數(shù)根了,有嚼頭,帶著香菜獨有的香味;芥菜疙瘩切絲用醬油拌,奢侈的吃法是切碎和肉末炒;豇豆角——我們這兒叫十八豆,我家把它泡醬缸里,形容不出的美味。

  腌酸菜絕對是重頭戲。用大白菜的居多,也有用大頭菜的——也就是卷心菜。把白菜先晾曬幾天,脫掉一些水份,每天晚上要蓋上苫布,防雨保溫,早上再揭開。晾曬好的白菜整齊的碼在缸里,加水加鹽,上面壓上洗刷干凈的壓菜石。我家的壓菜石是一大塊花崗巖,從我記事開始就有,多次搬家都沒落下它,已經(jīng)二三十年了。

  缸放在屋子西北角的儲藏室,溫度適當(dāng),幾周就好了,有一股特有的酸味。吃的時候撈出洗凈,把根部切掉,一片片的掰下來,在白菜邦的地方用刀片一下一撕,就能切出絲了。切好的酸菜絲用熱水汆燙一下就可以做菜了,而中間的酸菜心是我和姐姐難得的零嘴。

  曬干菜也是存秋菜的重要組成部分。豆角切絲或段,土豆黃瓜切片,鋪席子上晾干。晾茄子有兩種方法,一般是先蒸熟,中間分開掛著晾干;各一種是切滾刀塊,沾上面粉晾干,我家不會晾很多,因為費面……

  這些或腌漬或晾干的菜有著另一種風(fēng)味。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