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晨劉睿笑嘻嘻的從床上起來,看得出來他的心情還是很不錯的。
不用說,昨晚上他和文泰他們的談話一定很順利。
就這樣劉睿無驚無險的過了幾個月,甚至還時不時的設下酒宴,邀請文泰手下的軍士一起飲酒。
那一夜劉睿和文泰他們談了什么沒有人知道,只知道從那以后文泰三兄弟都以劉睿馬首是瞻,不止為他牽線搭橋介紹守城軍士給他認識,更是將家里的錢財系數(shù)交給他取用。
這幾個月的時間,劉睿不光是和文聘手下的五百軍士“打成一片”,更是時常去看望流民,為他們帶去一些吃的用的。
雖然礙于財力他帶過去的物資并不是太多,而且他也不太好意思隨意揮霍別人家的財產(chǎn)。
可是就算是這樣,也已經(jīng)讓很多人感受到了他釋放出來的濃濃善意。
可以說這段時間他的“所作所為”已經(jīng)為他樹立了良好的群眾基礎。
此刻的他不再是無根的浮萍,這些人脈已經(jīng)為他在宛城打下了堅實的根基。
就在劉睿在宛城生活的很安慰的這幾個月,天下卻已經(jīng)慢慢亂了起來。
幸虧漢靈帝去世的早,留下了這么個爛攤子,還獲得了個“靈”帝的溢號。
何謂靈:“亂而不損曰靈”。
意思就是國家雖然亂了,但是還沒有傷害到根基的地步,只是身為天子而不去治理而已。
雖說在漢靈帝統(tǒng)治期間出現(xiàn)了黃巾之亂,而且也因為他的窮奢極欲,賣官鬻爵,將漢王朝帶入了深淵之中,照成了后面不可挽回的分裂局面。
可是畢竟在他執(zhí)政期間天下還是統(tǒng)一的,所以他也算不上是一個亡國之君。
劉辮才是真的慘,剛當了皇帝沒幾個月還沒好好享受就被董卓給廢了。
至于被廢的理由也是想當?shù)钠孑猓@一切還要從當初在北邙山發(fā)生的事情說起。
原來當初劉睿的調虎離山之計并沒有什么大用,沒過多久劉辮和劉協(xié)便被董卓所率領的大軍給發(fā)現(xiàn)了。
劉辮看著董卓滿臉橫肉的樣子和他所統(tǒng)領的如狼似虎的軍士,一下子就嚇得大哭了起來,董卓上前與他交談的時候,劉辮也因驚嚇過度,導致說起話來有些語無倫次。
相反一旁的陳留王劉協(xié)則對答如流,一點都不緊張,可能是經(jīng)常受到何皇后迫害的緣故,他的心里素質倒是很不錯。
其實這也怪不了劉辮,畢竟在他身邊的不是王公大臣就是宮女侍衛(wèi),論起長相各各都不錯,就連宦官的長相也是能見人的。
他又何曾見過董卓這樣長相兇惡之人,更別說還有這么多的西涼軍軍士,要知道西涼乃漢羌雜聚之地,民風彪悍,所以那里的人們無論是長相還是身型,自是比一般的漢人都要更為兇悍。
一時間劉辮被嚇到倒是不足為奇。
雖說他的舅舅何進也不是長相多出眾的人,但是至少不算丑。
想想也對,何進畢竟是和何皇后一母同胞,肯定是不會丑到哪里去的。
至于何皇后的長相那就更不用提了,從她能以一介屠戶之身成為大漢皇后就可以看出,她必定是擁有著天姿國色的美貌。
其實說來董卓廢掉劉辮的原因更是讓人摸不著頭腦。
他竟然覺得陳留王劉協(xié)比天子更為賢能,所以才想廢掉劉辮改立劉協(xié)。
一個無能的傀儡不用,非要立個賢能的傀儡,也不知道董卓是怎么想的?!
可能是他認為自己與撫養(yǎng)陳留王的董太后都姓董,算起來勉強還是同族的緣故。
可就在他提出要廢掉劉辮的時候,卻遭到了百官和世家大族的反對。
區(qū)區(qū)董卓竟敢擅自廢立天子,京城里的武道強者,世家大族又怎么能容忍一個莽夫如此亂來。
所以他們便試圖誅殺董卓。
可就在他們準備行動之時,不知怎的?位列大漢“天榜”榜首,被稱為帝師劍的王越突然站到了董卓這邊。
就這樣情形突然轉變了起來,所有的人都不敢再輕舉妄動,大多轉為暗中觀察了起來。
有了大漢三大宗師之首王越的支持,董卓變的更為囂張跋扈了連夜宿龍床,淫亂后宮這等大逆不道之事都做了出來。
并州刺史,執(zhí)金吾丁原實在是看不過去,于是便糾結旗下兵馬討伐董卓。
剛開始的時候,丁原靠著有著無雙猛將之稱的呂布倒是贏下了幾場仗。
可是不久之后他的劣勢便慢慢的顯現(xiàn)了出來,那就是他的兵力遠遠比不上董卓。
雖然初到洛陽時,董卓所擁有的兵力雖然才不過三千人,但是他卻很聰明的讓部下每隔四五天就悄悄的溜出洛陽,然后第二天早上再大張旗鼓的進入洛陽城。
戰(zhàn)鼓震天,旌旗招展,造成了千軍萬馬源源不斷的假象,朝中百官都以為他實力強大,不敢有一絲反抗的行為,要不是后來他擅自廢立天子,世家大族也不會反抗的那么激烈。
后來董卓更是利用吳匡和車騎將軍何苗之間的矛盾,引得他們自相殘殺。
原來在大將軍何進被張讓伏殺后,他的親信將領吳匡便以為是,大將軍之弟何苗勾結張讓,一起害死了何進。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董卓就這樣不費一兵一卒便收編了何進和何苗遺留下的全部兵馬,一時之間兵力大漲。
反應過來的百官和世家家主為此懊悔不已。
就在兩軍相持不下之時,董卓暗中收買了呂布,最終丁原死在了呂布之手。
其后董卓又將丁原的部下給吞并,然后又收編了京城內外禁軍,徹底掌控了整個京師。
挾天子以令諸侯,一時間風光無限。
昭寧元年九月初一甲戌日,董卓終于在崇德前逼何太后下詔書立劉協(xié)為帝,廢黜皇帝為弘農(nóng)王。
詔書一出天下震動,各地郡守紛紛反抗。
漢獻帝永漢元年十二月,董卓下令詔除光熹、昭寧、永漢的年號,復稱中平六年。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正月,關東諸州郡的州牧和太守紛紛起兵,討伐董卓。
北方聯(lián)軍,推舉渤海郡太守袁紹為盟主。
就連董卓任命的冀州牧韓馥和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陳留太守張邈等都在此時參加了討伐董卓的大軍。
諸州郡牧守各擁兵數(shù)萬,袁紹自封為車騎將軍,與河內太守王匡屯于河內。
韓馥屯于鄴城,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孔伷屯于穎川。
濟北相鮑信、行奮武將軍曹操,山陽太守袁遺等屯于酸棗。
南方,長沙太守孫堅和后將軍袁術也紛紛響應加入了討董聯(lián)軍。
天下大亂,亂世就此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