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汪乞兒小心思,汪明教子
“崔勝,到了大唐萊州海港停一下,咱們把萊州港拿下。”
看著海圖和位置,葉炎沉了了片刻后說道。
他沒想到全速之下的炎龍?zhí)査俣冗@么快,一夜之間就到了黃海。
既然如此更好了,萊州有一軍港,并非對外開放的港口,雖然不大卻也不小。
日后唐對倭寇的史詩級規(guī)模海戰(zhàn)就是依托萊州軍港打贏的,170艘戰(zhàn)船打贏了倭寇一千余戰(zhàn)船,直接打的倭寇一千余年不敢進犯華夏!
萊州軍港必定有大量造船木材以及木匠、造船工匠,甚至肯定會有大型船只,也許不會多,但那都是他接下來急需的,能搶為什么要自己造?
葉炎兩眼冒光!
崔勝早已對海圖了然于胸,所以聽到葉炎的話瞬間就懂了葉炎的意圖,恭敬道:“屬下明白。”
“嗯?!?p> 葉炎點了點頭,心思不知飄到哪里去了。
令人煎熬的時間一點點過去。
汪家,汪府。
汪乞兒坐在梳妝臺前看著銅鏡中的自己,思緒也同樣不知飄到了哪里。
時而傻笑,時而皺著眉頭不知在擔心些什么,低喃道:“為什么他都不找我呢?!?p> “這么多次我都沒跟父親去,他為什么都沒有問起我呢?!?p> 想著,汪乞兒撫上了自己精致的臉龐,對著鏡幽幽嘆息。
這時,門外傳來了敲門聲:“姐,父親說今天還去琉球,你去嗎?!?p> 是汪朗的聲音。
汪朗的話驚醒了汪乞兒的思緒。
咬了咬嬌唇,她還是決定這次跟著父親去看看。
她已經(jīng)有兩三日沒見到葉炎了。
以前總覺得時間過得很快,但現(xiàn)在突然覺得,這時間奇慢無比,簡直是度日如年!
思緒如潮,總也忍不住去胡思亂想。
汪乞兒一時沒有回話,而是捂著胸口。
她的心兒在迫切的希望見到某個人。
想罷,潤了潤喉嚨,整理了一下狀態(tài)后對著門外的汪朗回應道:“你先過去吧,我隨后就過去。”
說完,連忙開始翻起自己的衣物,但以往覺得十分漂亮的小衣服,此時卻找不到一件合意的。
…………
戚。
女人啊,真是個糾結(jié)的生物。
屋外的汪朗得到回復后撇了撇嘴。
他這個姐姐這段時間以來的變化他如何看不出來。
要知道他們可是從小就一起跟父親汪明走南闖北,分開的時間最長也沒有超過三天的時候,感情深厚和了解程度根本無法形容。
所以汪乞兒的反常他和汪明早已經(jīng)心知肚明,只是他們沒傻到說出來罷了。
“好在父親開明,不然……”
汪朗搖了搖頭,轉(zhuǎn)身離開。
這個時代女性雖然有一定地位,但不高,依舊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及三從四德。
而像汪明這種帶著兒女走南闖北的人卻幾乎沒有,不限制兒女婚嫁的家族族長同樣幾乎沒有!
看著郁郁寡歡,被迫聯(lián)姻的族中兄弟姐妹,汪朗和汪乞兒不止一次感到慶幸。
…………
汪府內(nèi),汪朗和其父汪明正在商議。
“父親,姐姐這次同意了?!?p> 汪明無奈的看了自己小兒子一眼:“同意了就好?!?p> 他心中明白自己女兒的那點小心思,但葉炎豈是尋常人,怎么可能被他的女兒牽著鼻子走。
女兒家的那點小心思他一眼就能看得出來,幼稚!
他都看得出來,別說葉炎了。
他現(xiàn)在都有些擔心葉炎會對自己女兒有什么不好的印象。
由于葉炎走的突然,所以此時的汪家父子女三人還不知道葉炎已經(jīng)離開,甚至一夜之間已經(jīng)到了黃海海域。
“朗兒,接下來家族的擴張和商會發(fā)展都需要我在,船隊那邊就先由你負責吧?!?p> 汪明暫時不去想女兒的事,而是提起了眼前重要的事。
他不打算跟汪朗一起去琉球,他還有許多事要忙。
汪朗疑惑道:“父親是不與我一起去了嗎?”
汪明點頭。
好吧,汪朗表示明白了。
隨后想起了什么一樣,忽然看向汪明說道:
“父親,近日孩兒察覺到我揚州來了許多大食商船,還有許多載著昆侖奴的船隊來到了我們附近的港口?!?p> 汪明神情一頓,“還有這事?”
最近由于揚州六大家族覆滅留下了一大堆商鋪和大量商位,又有揚州刺史照應,整個汪家都進入了大發(fā)展,事情多到汪明一天只能睡幾個小時!
實在是太忙了,忙不過來。
就算如此,暗地里也不是沒有家族和勢力忍不住誘惑想要對這些肥肉出手。
但此時的汪家不是昔日的汪家!
此時的汪家明面上有刺史照應,暗處有鴉語保駕護航,但凡是敢出手的都被剁了爪子。
這段時間雖然累,但為了不辜負葉炎的期望,為了不影響葉炎的計劃,汪明片刻不敢耽擱。
所以汪家發(fā)展異常迅速,幾乎是一天一個樣。
僅僅幾日時間,整個揚州城幾乎都被汪家這個機器覆蓋,六大家族的清算還未結(jié)束便有數(shù)不清的資源、物資等源源不斷的被運送到琉球,唯一需要籌措的是人口。
因為葉炎交代不可強來,此時的百姓又都不愿離開家鄉(xiāng),所以在招人方面進度有些慢。
不過這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由于太忙,船隊的事多是交由小兒子汪明負責。
港口、船隊都是重中之重,只有交給能力不在他之下,學識甚至高于他的小兒子手上才放心。
雖然族里的叛徒被鴉語肅清的干干凈凈,都送去琉球改造了,可以從中挑選可用之人。
但在汪明父子眼里可堪大用的人幾乎沒有,都是些才疏學淺的酒囊飯袋。
所以只能由他和小兒子汪朗挑大旗了。
好在汪朗沒有讓他失望。
而且汪朗的這兩個消息都十分重要。
思緒如潮。
“朗兒,你怎么看?!?p> 汪明雖然心中有了想法,但他還是想聽聽小兒子的意見。
“父親,孩兒以為,昆侖奴雖然是賤奴,性情懶散,但成本低廉,只要給飯,勤看管的話干些苦活絕對是好手,而且奴性高,不會節(jié)外生枝?!?p> 停頓片刻,汪朗有些遲疑的繼續(xù)說道:
“不知為何,我觀葉大人似乎對我大唐百姓心存憐憫,就算是一個乞丐,都不忍鞭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