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兩點,洗手臺邊。
難得的周末時光卻參加了同學(xué)的婚禮,接著被阿秋拉著喝酒到半夜,睡了三小時勉強清醒的我掙扎著爬起來刷了個牙。
牙膏是清新的薄荷味兒,味道竄進鼻腔,清醒了不少。突然腦子里就蹦出來一個畫面,連續(xù)吃掉三顆薄荷糖的我踮起腳親到了凌辰東的嘴巴,我露出狡黠的笑,“恭喜你,收獲一枚薄荷味的女朋友”。我決定明天換掉這支牙膏,實在不喜歡清醒之間的碎片記憶重現(xiàn)。
十八歲偷偷摸摸談戀愛,說著不嫁給辰東就不結(jié)婚的誓言,我媽急的不行說我剛成年就要跟人家跑了,誰想到三十歲了還是獨身一人,不知道是不是對年輕時亂說話的懲罰。凌辰東,不知道他現(xiàn)在成為誰的新郎,在誰背后給她懷抱?
三十歲是個尷尬的年紀,有了一些閱歷,自以為看清楚一些事情實際上卻活的還不夠通透。也明白人不能活在回憶里,可是身邊沒有合適的人可供選擇的時候還是控制不住幻想,如果在一起,我們是不是有共同對抗困難的勇氣,無論貧窮富有,無論健康疾病。
婚禮上,我看著新娘,感覺她和麥子的臉重合在一起也毫不違和,安史洋應(yīng)該很開心,這樣的姑娘就是他的理想型。安史洋是我的高中同學(xué),但我跟他并不熟,他追過我的閨蜜麥子,沒有修成正果。原本不打算搭一份禮錢,誰知我媽和他媽竟然是八竿子剛剛夠得到的親戚,我媽說反正我結(jié)婚的時候也要辦酒席,遠親也去隨個禮,非讓我出席。我媽這是著急,想讓我開拓一下社交圈,琢磨個看對眼的男生。
阿秋竟然也在,她一臉苦笑,說新娘是她表妹……同桌的都是高中同學(xué),但是大家非常默契得沒有提麥子。
阿秋抽風似的要喝一杯才肯散,兩瓶啤酒下肚,她就開始哭,說麥子以后肯定不會原諒我們了,怎么能去參加渣男的婚禮,渣男都該閹了去什么的,又反過來說妹妹也必須幸福,渣男敢對她不好,一定不會饒了他。眼淚糊了一臉,像個摩擦發(fā)電的矛盾體。
阿秋是個很文靜的女生,喝了酒就兩副面孔,我勸她別喝了,回頭再吐到我新衣服上……走到了結(jié)婚這步就不再是兒戲,婚姻把兩個人緊緊地綁定在一起,不再是心里有誰,曾經(jīng)愛過誰就可以放棄的。我挺羨慕新郎新娘的,他們的幸福看起來挺像那么回事兒的,尤其是新郎說我愿意,簡直毫不遲疑。我跟阿秋說,“又不是偶像劇有官方CP,現(xiàn)實生活里哪有那么多意難平,不能因為一次失敗的戀愛就給安史洋判死刑,麥子可以得到幸福,他也可以,況且新娘就是你的表妹啊,你表妹也會幸福的。”
阿秋不喜歡我的過分冷靜,幾乎脫口而出,“難怪你跟凌辰東不能在一起,你身上的執(zhí)著勁兒沒有了,甚至有點冷漠無情?!?p> 我的臉色就要繃不住,阿秋,你再多說一句,我就會憤然離去。
最怕凌晨時分的清醒,腦神經(jīng)活躍的不行。夜深人靜,感知力放大了幾十倍,連樓上的鼾聲都聽得到,真難熬。身邊空落落,突然羨慕那些成雙成對的人,至少醒了有人抱。
我從包里抽出手機連接上充電器,屏幕喚醒了黑漆漆的夜,微信有5條消息,都是紅娘吳阿姨發(fā)來的。
“了了,男方說你對他沒意思”
“你這個年紀不能太挑”
“這個男的條件挺好,行不行的,你得試試才知道”
“到底要什么樣的男的你才肯嫁?你要是這么挑的話吳阿姨可真沒法找到合適的”
“算了我跟你媽那么多年的朋友,哪能真放著你不管,這個小吳,你周一下班見見,還是那家咖啡廳?!?p> 周五下午確實見了一個男生,戴眼鏡,斯斯文文的,見面就交底,說心里有人,不會隨便和別的女人輕易結(jié)婚,體面得吃完這頓飯,給牽紅線的阿姨一個交代就結(jié)束。這位仁兄事后這樣推卸責任不太合適吧。也許是網(wǎng)上的段子看多了,學(xué)會了不得了的兩面三刀的本事。
把頭栽倒在枕頭里,終于有了點想睡的意思,吳阿姨的那句“到底要什么樣的男的你才肯嫁”變成了一個會復(fù)讀的怪獸,不停地質(zhì)問我。很多人的臉從腦子里閃過,年少時的凌辰東,西裝革履的鄭禮,上周、上上周見過的相親對象……什么樣的男的我肯嫁?
“我愿意”,婚禮上新郎新娘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我好像看到自己穿著婚紗站在一個人的身邊,輕松得說出“我愿意”,我側(cè)過頭看他的臉,卻被眼前的頭紗遮住視線,只看到一個模糊的輪廓,他是誰?
哎好困,能發(fā)自內(nèi)心地說我愿意,是誰都可以,總會有那么一個人的。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20-06-08/5eddd7a7cc14f.jpeg)
言舒卿
《婚鎖》是我寫的第一篇短篇小說,這本小說不會很長,每一章都會是一個相對完整的小故事。本小說每章以A/B兩篇構(gòu)成,就像小時候聽的磁帶吧,A篇是女主的視角,B篇是用第三人稱敘述的,更全面的交代了背景,人物關(guān)系。 小說以女主在相親、偶遇等方式認愛,追愛,戀愛的過程串起來,會有很多性格的男生,基本都會帶一些原生家庭的背景,什么經(jīng)歷導(dǎo)致了這些性格。但是評論性的東西會比較少,會盡量多描述現(xiàn)象。我覺得一個觀點即使自己覺得在正確,讀者還是可能解讀出不同的含義,而且我并不想給讀者朋友先入為主的刻板印象,通過現(xiàn)象來彰顯一個人的特點是我想要表現(xiàn)的。 大家在看的時候可以對照一下有沒有相似的經(jīng)歷,歡迎大家來跟我交流,初來乍到,多多關(guān)照。 ——言舒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