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仨徒弟茫然,“老師,這也忒……”
大好仁說:“名可名,非常名,名字乃是假象,這篇文章很高大尚的!”
仨徒弟:“……”
鳴人、小櫻、佐助滿心苦水,但也沒有辦法,只能等著下節(jié)課去學(xué)‘孫子’。
他們上的是大課時,每一節(jié)一個半小時,在屋子里坐了那么久,還真有點疲乏,索性活動一下身體。
這時,日向百惠剛剛買菜回來,三人一同向她打招呼:“阿姨好!”
日向百惠笑著道:“你們好,你們好,阿姨特地買了好多菜,你們中午可以好好的大飽口福了!”
“真的?”三人興奮,“謝謝阿姨了!”
本來大好仁不想麻煩老媽,覺得中午訂餐就好。
可是日向百惠執(zhí)意要親自動手,說親手做的才有溫暖的味道,而且她現(xiàn)在已經(jīng)辭去了忍者醫(yī)院的工作,閑著也是閑著。
一刻鐘很快就過去了,幾名徒弟透透風(fēng),活動了一下筋骨,再次回到了屋內(nèi),回到那個簡易布置的教室。
大好仁已經(jīng)在黑板上寫上了文章。
在地球時,這些他常讀,但要說全部記得,那是不可能的。
不過,也不用全部寫下,他記得多少,就教多少。
他先帶著仨徒弟,向教室內(nèi)的女神像一鞠躬,以示敬意。
而后,開始正式授課。
“先跟我一起讀誦一遍!”見幾名學(xué)生坐好,大好仁指著黑板,“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p>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
“兵者,詭道也。”
“兵者,詭道也?!?p> “兵之形避實而擊虛?!?p> “……”
“知彼知己,百戰(zhàn)不殆?!?p> “……”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p> “……”
“投之亡地而后存”
“……”
“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大善也?!?p> “……”
帶著仨徒弟讀誦了一遍,把生僻的字詞破掉,大好仁讓仨徒弟自行讀熟。
大約半小時后,大好仁叫停了大家:“怎么樣,你們有什么體會?”
佐助說:“老師,這篇,和你先前教的那篇,好像是對立的!
上篇說‘天下為公,講信修睦。’而這篇卻說‘兵者,詭道也?!?p> 可以說,兩篇文章的味道完全不同,第一篇,提倡要有天下的胸襟,去愛一切人,要誠信。
而這篇卻教我們搞陰謀詭計,去如何算計謀害?!?p> “這位同學(xué)請坐!”
大好仁滿意,佐助能將問題看得這么深,他很欣慰。
他踱步來到懸掛在黑板旁的女神像前:“你們仔細看看女神的畫像,或許就對這兩篇文章有體會了!”
“文殊菩薩??”三人同時專注的看去,想要從女神像中找出什么答案。
這幅名曰‘文殊菩薩’的女神,乃是大好仁找人特別畫的,為的不是膜拜,而是是充當(dāng)教學(xué)工具。
當(dāng)然,鳴人、小櫻、佐助自然是不知道,這個名叫‘文殊菩薩’的女神,是來自另一個世界了。
幾名學(xué)生看了半天,也看不出個所以然。
他們都不自覺的看向大好仁,大好仁說:“給你們點提示,你們看文殊菩薩的左手拿著一卷書,右手高舉利劍欲揮,而臉上卻帶著微笑?!?p> 鳴人表示,完全搞不懂!
佐助也雙眉緊蹙,陷入沉思!
小櫻看著看著,眼前一亮,道:“老師,先前還沒注意,現(xiàn)在你這么一說,我才發(fā)現(xiàn),這神像,有些違和吧?”
佐助和鳴人見小櫻仿佛發(fā)現(xiàn)了什么,都豎起了耳朵。
大好仁微笑:“好,小櫻,你說說哪里違和了?”
小櫻說:“老師,正常來說,一個人如果正在作戰(zhàn),一定是怒目兇悍,眉頭緊蹙。
可是,文殊菩薩她明明高舉利刃,似猛然劈下,但她的面目卻是一點都不猙獰,不僅不猙獰,還很溫和!
這,完全不符合常理!”
“是哦……”經(jīng)小櫻一提醒,佐助和鳴人也發(fā)現(xiàn)了這一點。
“對的,這就是要點!”大好仁肯定的點頭,“文殊菩薩面目溫和,代表慈悲與愛,而高舉利刃,代表殺伐果斷!
這就好比我們剛剛學(xué)習(xí)的兩篇文章一樣,《大同》就是慈愛,而《孫子》就是殺伐!”
小櫻疑問:“老師,我還是不太懂,慈愛與殺伐明明就是對立的,為何會混合在一塊呢?”
大好仁說:“心中有慈愛,手中有利刃,這便是我們的忍道!”
仨徒弟:“心中有慈愛,手中有利刃?”
他們還從未聽過這樣的言論,在他們看來,最讓他們佩服的理論,便是火影爺爺常常掛在嘴邊的‘火之意志’了。
‘樹葉飛舞之處,火亦生生不息,火光將會繼續(xù)照亮村子,并且讓新生的樹葉發(fā)芽。’
雖然火之意志讓人熱血沸騰,仿佛全身充滿了奮發(fā)的干勁,但是比較下來,憑心而論,他們更佩服大好仁的‘心中有慈愛,手中有利刃’。
火之意志雖然也有守護村子的愛,但與《大同》的‘天下為公’的愛比起來,簡直就是過家家!
火之意志的燃燒熱血去守護,跟《孫子》的‘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也不是一個量級!
從他們出生起,應(yīng)該說從他們先輩的先輩出生起,就不停的去燃燒火之意志戰(zhàn)斗。
可是,這么多年過去了,這個世界有改變嗎?
《大同》中的安居樂業(yè),和睦繁榮的世界,一直都是想都不敢想的夢幻。
大好仁見幾個學(xué)生有所體會,繼續(xù)說道:“我之所以將這一幅女神像掛在這里,每天上課前都帶著你們行禮,并不是讓你們?nèi)バ欧?,而是通過這一幅畫像提醒你們!
要做一個手中有利刃,心中有慈愛的人!”
鳴人說:“老師,那書呢?女神左手還拿著一卷書,那又是什么呢?”
大好仁說:“書就是智慧,所以要多讀書呀,無論是心中的愛,還是手上的利刃,都要建立在智慧的基礎(chǔ)上!
如果沒有智慧,愛,就會變成一種災(zāi)難!
如果沒有智慧,利刃,也將不知如何去揮舞!
這世上,再沒有比讀書更緊迫的事情了!”
六年的忍者學(xué)校,鳴人、小櫻、佐助幾乎就只是剛剛脫離文盲的狀態(tài)。
其實,所有的忍者,基本也都是如此。
大家天天忙著練習(xí)忍術(shù),哪有時間讀書呀?!
當(dāng)然,卡卡西的小黃書除外。
你還能讓這些忍者有啥智慧?
雖然大好仁就只是剛剛教了兩篇文章,但是,就已經(jīng)讓三個徒弟的精神,遨游在了浩瀚的知識海洋。
大好仁仿佛為他們打開了一扇窗,雖然還沒有跳出禁錮的房子,但通過那扇窗,他們已經(jīng)可以窺見外面廣闊的風(fēng)景。
他們從來沒有一天,如今天這般的,對知識產(chǎn)生了無比的渴望。
一直以來,他們都希望自己精進修為,而后成為一個厲害的忍者。
可是現(xiàn)在,他們開始動搖!
成為厲害的忍者,就真的能改變什么嗎?
那些前輩大神忍者,有改變什么嗎?
世界,一直都是老樣子!
具備上帝之眼的大好仁自然比他們更清楚,不僅他們的前輩沒改變什么。
他們在正常的世界軸中,也什么都沒改變!
他們所造就的,不過是他們這一代人的短暫和平。
之后,在他們都死后,這個世界必然再次狗咬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