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珍寶玄鳥
而這狼族之禍也不是單單靠解決一個狼族單于能夠解決的,甚至是戰(zhàn)爭都無法解決。
游牧民族對農(nóng)耕民族的侵略是不同文明的戰(zhàn)爭,白澤前世對歷史了解一些。
狼族之禍無法短時間內(nèi)解決,甚至是可能在游牧文明與農(nóng)耕文明存在期間都無法解決。
兩者仿若宿命一般的對立,農(nóng)耕與游牧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經(jīng)濟類型和生產(chǎn)生活方式造就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文明。
耕守牧攻,這就是未來幾千年的兩種文化的軍事對峙,經(jīng)濟文化更加先進的中原農(nóng)耕人處在被動防御狀態(tài),而經(jīng)濟文化落后的游牧人常取攻勢,這其中緣由卻是復(fù)雜無比。
游牧民族的侵略對于農(nóng)耕文明來說是持久而血腥的,這場文明的殘酷較量將貫穿整個人類農(nóng)耕游牧史。
白澤雖然有心解決這個問題,但卻是不知如何下手,白澤雖然有些方法,但是其實施起來卻是難如登天。
軍事戰(zhàn)爭,通商互市,民族融合,通過軍事、經(jīng)濟、文化三方面,多管齊下才可能有些效果。
然而這些手段卻是先需要一個龐大的帝國支撐,如今的七國局面卻是混亂不堪,白澤根本無力實施他的龐大計劃,而今秦國也是無力分心出來解決這個問題。
不僅是時候不到,而且此事涉及人和物之多,涉及面之廣,根本不是單憑白澤一人之力能實施下來的。
此事需要一個龐大的國家機器不停運轉(zhuǎn)再加上數(shù)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謀劃才可能成功。
白澤倚著頭想著一些重要之事。
此時臺上的司徒萬里卻是繼續(xù)介紹著臺上客人的奇珍異寶。
“乙字閣的客人帶來的是一對玉鐲。
丙字閣的客人帶來的是三支玄晶箭頭。”
乙字閣中乃是燕國公子燕丹,現(xiàn)今燕國國君喜的太子,一個未來注定成不了燕王的太子。
庚字閣中乃是燕國王親雁春君,一個貪念美色最終被美色所害的權(quán)臣。
丙字閣中的乃是墨家荊軻,未來世界主角天明的父親,可惜卻想抵抗秦國,天下大勢豈是一刺客能夠左右的,荊軻最終將亡于秦王宮中。
面具之下的白澤眼光卻是掃過三人。
“燕丹、荊軻,你三人是為何前來韓國。一個燕國的太子,一個墨家的刺客,還有一個雁春君,有趣,有趣。”
“丁字閣這位貴客的寶物可不得了,據(jù)說瓊漿入樽,碧海驚瀾。”臺上的司徒萬里介紹寶物之時終于是換了語調(diào)。
此時丁字閣中的韓非嘴角泛起一絲微笑,將桌上的酒樽端起,將杯中美酒一飲而盡。
臺下幾個隔間之中的幾人終于是來了幾絲興致。
“而這個形制古樸的盒子中則是戊字閣客人帶來的寶物?!彼就饺f里卻是指了指戊字閣內(nèi)。
此時的戊字閣卻是簾子垂下,只能隱約可見一曼妙身姿的女子在內(nèi)。
“要交換我的寶物必須遵守一個條件,那就是在交換之前不能打開盒子。
我的寶物是挑主人的,對于有些人來說他是無價之寶,而對于另一些人,它也可能一錢不值?!蔽熳珠w中傳出一娓娓動聽的女子聲。
“果然有趣。”韓非卻是來了興致,戊字閣中的女子韓非認了出來,正是他覺得神秘無比的紫蘭軒女主人。
“故作神秘,我看你根本沒有什么寶物,就是拿個破盒子蒙人罷了?!备珠w中的雁春君卻是大手一揮,完全不信此女子所說。
“要不要換,選擇權(quán)在你們自己手中。”閣中的女子卻是不惱,只是淡淡的回了一句。
這句話仿佛是提醒著某人一般。
韓非卻是再次將桌上美酒一飲而盡,他看那形質(zhì)古樸的盒子卻是想起了再紫蘭軒中見到的某人。
臺上的司徒萬里卻是沒管臺下幾人的爭執(zhí),再次介紹起接下來的寶物。
“接下來是最后的寶物乃是由巳字閣貴客所帶來的,此物世所罕見,在下這輩子所見各種奇珍異寶也只有寥寥數(shù)件能與之媲美,請各位貴客鑒賞。”司徒萬里緩緩拉開了遮在寶物上的黃布。
一晶瑩剔透的玄鳥展示在眾人面前,玄鳥巧奪天工,仿若展翅欲飛。
“此物是水晶還是玻璃?”
“天下間竟有如此寶物!”
......
眾人見此玻璃玄鳥都是驚嘆不已。
“此物乃是玻璃制成,如此精美的玻璃制品可謂是價值千金,請各位貴客一一鑒賞......”司徒萬里向著眾人介紹著寶物的一切。
白澤見眾人是一臉驚訝卻早在意料之中,畢竟此時的普通玻璃都只在各國王公貴族以及富商巨賈之間流通,普通玻璃都是貴比黃金。
更別說此玻璃玄鳥了,如此造型,簡直完美無缺。
此物算得上白澤玻璃制品中的稀罕之物,白澤雖然有著制作晶瑩剔透玻璃的方法,但大多制品器型普通,很少有如此精美絕倫的。
“公子,好漂亮啊?!备糸g內(nèi)的夢云也是驚訝無比,女子對這些物什抵抗力特別差啊,這小侍女瞬間便淪陷了。
“此物價值千金以上,但我家公子看了,此次易寶盛宴卻是無一寶物能與我家公子寶物相媲美。”此時韓云卻是向著眾人率先開口了。
行于深淵邊緣
求票票。 動漫中,的確是沒講到雁春君是哪一號,作者自己加了一個。 我寫的有些東西符合歷史,有些卻是有不符合。感覺很高大上的那種就符合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