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炊完畢,暮色已至。侯校長帶領大家把余火澆滅,將垃圾入袋,騎上摩托返回學校,山谷又恢復了往日平靜,晚上他們玩起了CS組對,所不同的是每臺電腦前坐得都是兩個人,行健負責走路,仇小梅負責開槍。梁鈞洲他們是梁鈞洲負責路線,蕭蔚負責操作??墒鞘捨挡宦犓模憛捔衡x洲那種躲躲藏藏的打法,每次都沖鋒在前沒一會就死了的,氣得梁鈞洲吹胡子瞪眼又無可奈何。
過了三天,行健清楚地記得那天是星期二早上,學校操場來了一輛粵牌奧迪A6,司機是一位年輕帥氣的小伙子,下車后從后門恭恭敬敬地迎出一位頭發(fā)稀少、臉部肥大,一副酒糟鼻子突出,肚子鼓得像個孕婦的中年男子。他胳肢窩里夾了個棕色手提包,手上戴了一塊應該價格不菲的手表,下車后向四周望了一圈并不走動,直等到侯校長從辦公室出來和他握手方才邁步,在侯校長的指引下此人慢吞吞地走進了校長辦公室。
后來才知道他是來做善事的,名叫侯季恒,當?shù)厝硕挤Q他為侯三娃,因為排行老三因此得名。他出生在西亮村,十七八歲就到深圳闖蕩,歷經(jīng)千辛萬苦,終于創(chuàng)業(yè)成功,現(xiàn)開有兩個工廠,總資產(chǎn)過千萬。侯三娃此次回家探親順便想給家鄉(xiāng)做點好事,自然就想到學校。他準備捐款20萬給學校用以改善辦學條件。但他希望學校把校名改成侯季恒希望小學以此回報他,他想青史留名。侯校長做不了主就請來董建釗主任拿主意。等侯季恒走了后,侯校長就接來董主任商量此事。
董建釗主任對侯校長說:“還是先聽聽老師們的意見,我們再做決定?!焙钚iL就召集大家開了一個全體教師會議。
侯校長把侯季恒捐款的事一說,大家都很高興。但說到要學校改名子,大家紛紛議論起來。少隊輔導員馬思梅說:“我覺得捐款可以接受,但改學校名子有些不妥,尤其是以人名來命名學校更是不妥?!?p> 總務主任江俊峰說:“如果捐個二十萬就要改個校名,以后如有更大的捐款我們又怎么去回報人家呢?”
工會主席于永忠說:“這侯老板捐款動機不純??!捐個二十萬對他來說如九牛一毛,卻還要把校名改了,這是交易嘛,哪是捐款呢?”
彭明說:“現(xiàn)在,這種現(xiàn)象很普遍,很多公司和個人用慈善為自己臉上貼金,實際上是一種變相廣告。我有個親戚也是做生意的,他就說‘用十萬到廣告公司去打廣告還不如將錢捐給某個山區(qū)小學,再由媒體報道一下,這效果比打廣告好得多。做好事不留名的時代已經(jīng)過時,現(xiàn)在做好事不僅要留名,還要留大名,恨不能讓全世界都知道的。這叫各取所需,合作共贏!”
朱炎也附和說:“確實這樣,人家捐了二十萬,雖說對他來說九牛一毛,但畢竟人家是發(fā)善心捐的,一毛二毛也是錢啊,你讓人家什么都沒得到,這二十萬就沒了,他能想得通嗎?這就好比是二十萬給賊偷了一樣?!?p> 梁鈞洲說:“商人追逐利益無可厚非,他們做每件事情都不會無緣無故的,能捐款二十萬來換一個名,這多好的事情啊,我們又不吃虧?!?p> 行健怒目圓瞪:“人活著要有骨氣,學校也是一樣,為了那一點錢出賣自己的校名就如同人家給你幾十萬讓你改姓一樣,你們覺得這樣妥當嗎?有人說給你一萬,把你老婆讓我親一口,照你梁鈞洲的算法給錢的那個人吃虧,你老婆占了大便宜嘍!”
此言一出,梁鈞洲氣得臉都紅進了脖子里,他沒想到行健跟他關系那么好,盡說出這么損的話來。其他人都忍住笑,趙克才沒忍住,撲哧一聲又硬生生憋了回去。
梁鈞洲無力地反駁一句:“這不一樣嘛!怎能去比較的?”
行健正想再頂幾句,董主任摸了摸佛耳抿了口茶接過話頭,“好了,好了,都說的有道理,如果按王老師的說法,這二十萬可能就得不到了,如果按梁老師的說法錢是得到了,但大家心里又不舒服,以我之見,他要名可以給他名,但不能改學校的名,我們可以給他寫個報道再建個功德碑把他的事跡宣揚一番。你看?侯校長!”
侯校長說:“董主任說得對,這叫曲線救國。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F(xiàn)在要找一個純粹把做好事當成習慣,不為名不為利的,就像要在喜馬拉雅山上長出莊稼一樣難。”
董主任說:“下來后,侯校長主動找侯老板談談,說起來你們都姓侯,是一家子嘛!你就說學校更名我們做不了主,要征得上一級同意才可。”
侯校長領命,會議結束。行健對這樣的結果很失望,他認為學校是教育人的,是潔凈的,不是追逐利益的地方。任何商業(yè)行為進入學校只能弊大于利,不會有什么好結果的。就跟現(xiàn)在很多培訓一樣,掛羊頭賣狗肉,名為培訓教師,實際上卻是大量賺取國家的教育資金,把公家的錢變成私家的。
行健想起有一次外出學習,除了交高額報名費外,人家還準備的有各種榮譽證書,有學校的,有個人的,名子都空著,你只需要給錢就可以給你填一個,而且級別還不低。讓行健買,行健不屑一顧。
還有的把學校辦得跟工廠沒什么兩樣,有廣告部、策劃部、營銷部、生產(chǎn)部,老師就是生產(chǎn)部的工人,學生就是生產(chǎn)部的產(chǎn)品,家長就是購買產(chǎn)品的人。行健不知道這樣好不好,但這樣的事情大行其道,已經(jīng)見怪不怪了。行健覺得他已經(jīng)落后這個時代,有很多的看不慣,但又無可奈何,他又后悔向梁鈞洲發(fā)難,覺得話說得有點過分。但當時確實氣得不行,也就沒有考慮那么多,如果早知道自己人微言輕,也改變不了什么,還不如附和著說算了,他在心里暗暗下定決心,以后多做事少說話,以免得罪人。
侯校長再次找到侯季恒,好說歹說,人家同意了,但是要求功德碑要做大氣,做好后要拍照給他發(fā)過去。侯校長滿口答應。
這二十萬到底用在哪?學校又召開會議商討。這一次,行健始終保持沉默,沒發(fā)一語。最終大家的意思是把學校校園文化布置一下,要讓墻壁說話,讓花草說話。還有的建議在宿舍、樓道、甚至廁所都安上書架,這樣才是名副其實的書香校園。行健憋著笑,心里想:書架都跑到廁所去了,確實是書香滿校園。最好是先讓學生先養(yǎng)成別用手翻書的習慣,以免那廁所臭氣分子被學生吃進嘴里,書沒讀多少,卻把嘴給變臭了的。
行健雖然沒說,但最終還是被侯校長否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