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爆笑先秦

第32章 新孟母三遷:回憶殺

爆笑先秦 神編小妖 4205 2021-01-29 21:25:39

  【典故卡】

  孟母三遷

  典故出自《孟子題詞》。南宋時的啟蒙課本《三字經》引證的第一個典故就是“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孟子是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學派代表人物,與孔子并稱“孔孟”。孟子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思想,被韓愈列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tǒng)”的人物,元朝追封為“亞圣”。孟子的言論著作收錄于《孟子》一書。

  ***

  仲子捧著一個醬豬蹄側立在門外已經很久了。整個隆冬臘月沒有下過一片雪,偏偏這時鋪天蓋地飄起巴掌大的雪花來了。仲子渾身冷得發(fā)抖,兩手凍成了醬紫色,老遠一看,好像捧著三個豬蹄。

  他透過破得能夠走進去一頭牛的門簾子往里張望,發(fā)現父親還是和昨天一樣,一動不動呆坐著,把腿盤在布滿補丁的爛席子上,長而亂的白發(fā)毫無規(guī)則地從頭頂披散下來,好像腦門上頂了個拖把。花白的胡須隨著嘴的咀嚼一翕一動,從空洞的口腔里時不時噴出一股熱氣,如同一口蒸著饅頭的籠屜。

  風雪越來越大,呼嘯而過的風哨聲一陣高過一陣,像搖旗吶喊的千軍萬馬般聲勢浩大,攝人心魄。破舊的大門伴隨著風雪的施虐“吱扭”一下被打開了,萬章和公孫丑一人扛著一個麻袋一步一拐地走了進來。

  “先生好有雅興,竟然在這堆了個雪人,比真人還像真人?!惫珜O丑指了指門口矗立著的冰塑,笑著對萬章說。

  萬章放下麻袋,饒有興致地湊到跟前,興奮地對公孫丑喊道:“看吶!還有鼻子、眼睛、連睫毛都捏得栩栩如生!我的天,這嘴里還能冒熱氣……”

  “我還能咬你呢!”雪人突然做了一個撲咬的動作,把萬章和公孫丑嚇了一跳。

  “是仲子?你……你怎么被凍成這樣了?”公孫丑揉了揉眼睛,仔細一看才認清是仲子。

  “父親已經兩天沒吃飯了,我又不敢進去打擾,只好站在門外等他召喚。時間一長,雪下得又大,鞋都凍住走不動了。幸虧你們來,不然我想讓身上化凍得等到來年開春了?!?p>  萬章和公孫丑用鐵鍬將仲子腳下的冰鏟斷,把他整個身子放平,一個抬頭一個抬腿,合力搬到了孟子溫暖的屋子里。

  “又宰了羔羊嗎?好大的個呀!你們倆弟子最孝順了?!泵献恿瞄_拖把一樣的長發(fā),見兩人一前一后抬進來一具白絨絨的東西,料定就是大肥羊。

  公孫丑和萬章把仲子橫放到火爐旁,喘了口氣說:“這是您兒子。先生,羔羊是沒有,這不,您兒子給您烤的醬豬蹄還冒著涼氣,趁著冰牙您嘗嘗?”

  “噢?”孟子探身瞧了瞧,還真是仲子,此時早已被凍成一尊冰雕,嘴里冒著熱氣,那樣子真是怪可憐的。孟子嘆了口氣悲痛地說道,“把豬蹄拿過來吧!”

  公孫丑差點鼻子都給氣歪了,一面將豬蹄遞過去一面說道:“先生,您心可真大,這可是您親兒子哎……聽說您已經兩天沒吃東西了?這是何苦呢?”

  “是的,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哎呦,我的牙!”孟子捂著腮幫子,把浸滿血的豬蹄還給公孫丑,豬蹄上面插著一顆潔白的大門牙,“我就剩這么一顆牙了,徒弟們,你們最起碼把豬蹄給我熱熱吧!這回可好,你們是拿這金剛鉆來撬我的瓷器牙來了,看來以后只能吃流食了,當真是空乏其身了?!?p>  “這回完了,”萬章說,“我們還給您帶來些硬貨,估計您也無緣享用了?!闭f著將隨身帶來的兩個麻袋打開,里面盡是些核桃、榛子、杏仁、堅果,看得孟子直捂嘴巴子。

  “子曾經曰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們連這個簡單的文明禮貌都不懂嗎?啃不動的玩意就拿來糊弄我,還美其名曰孝敬,哼!”孟子生氣地說。這時仲子好像緩過點勁來,慢慢能活動兩下了。孟子指著他問公孫丑:“這是何人?”

  “剛才不是和您說了,是您的兒子仲子呀!先生,您是怎么了?”公孫丑疑惑地問,轉頭看向萬章,“先生最近有點糊涂,八成是老年癡呆的前兆。”

  “我嗎?哈哈哈!我老年癡呆?笑話!我今年才46歲,剛過不惑之年,腦子清醒得很!”孟子聽到他們在談論自己,極力辯解道。

  “先生,您今年已經83歲了,46歲是幾十年前的事了?!?p>  “胡說,我前幾天才從齊宣王那回來,他還曾夸我腦袋聰明呢!他說:我頭腦昏亂,對您的說法不能進一步領會,望先生開導我的心志,耐心點教我。我雖不聰明,也不妨試它一試。我說:沒有固定的產業(yè)收入卻有固定的道德觀念,只有讀書人才能做到,至于一般老百姓,如果沒有固定的產業(yè)收入,也就沒有固定的道德觀念。一旦沒有固定的道德觀念,那就會胡作非為,什么事都做得出來。等到他們犯了罪,才去加以處罰,這等于是陷害他們。哪里有仁慈的人在位執(zhí)政卻去陷害百姓的呢?所以,賢明的國君制定產業(yè)政策,一定要讓他們上足以贍養(yǎng)父母,下足以撫養(yǎng)妻子兒女;好年成豐衣足食,壞年成也不致餓死。然后督促他們走善良的道路,老百姓也就很容易聽從了。若想施行仁政,就要從根本上著手,使百姓都有衣穿,有肉吃,天下才會太平……你們看,這么一大段繞口令,輕而易舉就背下來了,老年癡呆癥患者能有這個口條嗎?”

  萬章一邊給爐子里添了點碳,一邊對公孫丑說:“先生又開始懷舊了,我看情況不妙?!?p>  公孫丑拿出一摞書札和一支筆來,放在盤起的膝蓋上,小聲答道:“應該是類似遺言的東西,我們不妨記錄下來,以后可以出個文集之類的?!?p>  萬章也學著拿出書札來,說:“那就讓他多談論一些知識點,別凈是些水貨,記了也白記。先生,您喜歡吃羔羊嗎?下回給您帶來,請您講點干貨……”

  “看我的牙,”孟子掰開嘴給兩人看,“就剩牙齦了,還能嚼得動羊肉?況且賢人是不能以吃山珍海味為樂的,昨天我剛教育完魏惠王,你們在旁邊站著耳朵里塞了驢毛嗎?愣是沒聽見?”

  公孫丑對逐漸清醒的仲子說:“兄弟,先生病得不輕,我看還是早準備后事要緊?!?p>  孟子沒有觀察到公孫丑的小動作,繼續(xù)捋了捋花白的胡子說道:“昨天太陽是真好,魏惠王站在池塘邊,一面顧盼著鴻雁麋鹿,一面還故意試探地給我挖坑:賢人也以此為樂嗎?我腦子多快,能掉進他的坑里?哼!我立馬回道:正因是賢人才能以此為樂,不賢的人就算有這些東西,也快樂不起來?!对娊洝氛f:‘開始規(guī)劃造靈臺,仔細營造巧安排。天下百姓都來干,幾天建成真是快。建臺本來不著急,百姓干得太起勁,國王游覽靈園中,母鹿伏在深草叢。母鹿肥大毛色潤,白鳥潔凈羽毛豐。國王游覽到靈沼,滿池魚兒狂歡跳。’周文王雖然用了老百姓的勞力來修建高臺深池,可老百姓非常高興,把那個臺叫做‘靈臺’,把那個池叫做‘靈沼’,以那里面有麋鹿魚鱉等珍禽異獸為快樂。古代賢君與民同樂,所以能真正快樂。相反,《湯誓》里說:‘你這太陽啊,什么時候毀滅呢?我寧肯與你一起毀滅!’老百姓恨不得與自稱太陽的夏桀同歸于盡,即使你有高臺深池、珍禽異獸,難道能獨享快樂嗎?哈哈,魏惠王被我弄了個大紅臉!你們說,我這腦子,不但反應快,還會編打油詩,我這身子,就算掉進坑里,也能迅速爬上來,我能是老年癡呆嗎?”

  “不是,不是?!钡茏觽児笆终f道。

  公孫丑一字不漏地記錄下來,萬章沒那個興致,一個標點符號都沒寫。

  “先生,”他說,“您看這席子都爛成這樣了,這里條件太艱苦,我想讓您搬我那住去,早晚能吃好喝好,咱爺倆還能探討一下藝術和人生,您考慮考慮?!?p>  “正所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我活了這66歲的年紀難道就沒有這個覺悟?貧窮正好用來磨煉心志?!泵献右贿呎f,一邊斜眼看著躺在爐子旁邊的仲子,像在審視一個怪物。

  “又成66歲了,”公孫丑說,“病情不穩(wěn)定呀!”

  “可是,”孟子繼續(xù)說,“我早晚是要搬走的,而且馬上,越快越好……必須搬走?!泵献訄远ǖ卣f,披散的白發(fā)里射出兩道紅色的目光,看得兩人直打寒顫。

  “這是為何?”

  “我母親前天告訴我,你們幾個小子把我?guī)牧恕0肽昵拔腋赣H去世,為了給他老人家守墳,就把家搬到一個靠近墳墓的破茅草屋里。你倆有事沒事就跑到墳頭上去哭爹,搞得你們倒像他的親兒子。我氣不過,也跟在你們屁股后面哭,有時還唱兩句,一唱不打緊,嚇得鄰居家的毛驢都不敢叫喚了,公雞都不會打鳴了。母親就把家搬到這個集市附近。集市里的人整天吵吵嚷嚷地叫著買賣東西,你倆就帶著我學玩殺豬、宰羊、買賣肉的游戲,學豬羊死去的聲音和討價還價,最后連狗見了我都繞著走。你們看,今天還給我抬來一只宰好的羔羊,我乳牙還沒長好,橫豎咬不動,要是讓母親知道,定然又要搬家了。對了,上回她說要搬到一所學校旁邊去,我得收拾收拾行李了,免得到時走得慌忙……”

  “天大的冤枉,”公孫丑說,“您這是幾輩子陳芝麻爛谷子的事了?我們什么時候學過豬羊叫?還哭爹!聽說過缺錢的沒聽說過還有缺爹的。還有,先生,那個不是羊羔,是您的兒子仲子,要說幾遍您才能記住呀!”

  “我是記性差了點,”孟子嘆了口氣說,“私塾先生教給我《詩經》中的一篇,隱晦難解,我愣是背了七八天,還是背不下來,索性跑到河邊去釣魚,竟然釣上來很多河鯉。我高興地抱回家,以為母親會好好夸我一頓,誰知她那時正在織布,看到我這么早就回來,知道準是逃學了,就很生氣地用剪刀把所織的布剪斷,然后讓我跪下,說:學習就像織布,織布要一針一針地織,學習要一天一天地學。月月學,年年學,日積月累,才會學業(yè)有成。你這樣半路逃學,就像我中途斷織一樣,不僅會前功盡棄,將來還會一事無成。你們聽聽,母親雖然沒讀過書,知道的道理是真多??!真可惜了那匹白布了,我還是趕緊用功吧!不然這樣絞下去,到冬天連縫身棉褲的布都沒有了。哎!請你們趕緊把這個羊羔給我弄走,在我眼前擺著我會意志不堅定的。”孟子咽了口唾沫,哈了哈手,從屁股底下掏出一本已經壓出褶皺的《論語》,搖頭晃腦地讀起來,念得含糊不清,嘴里像塞了兩雙襪子似的。

  公孫丑放下筆記本,看了看萬章手里的書札上一個字也沒有,說道:“看來先生肚里也沒多少干貨了,以后我們可以自己編撰增加一些資料,擴充一下字數,出一本幾萬字的集子也是綽綽有余的?!?p>  但比起出書,萬章更關心孟子的身體。他見仲子已經完全化了凍,正偎在爐子旁烤火,頭發(fā)已經濕透,臉也顯出紅暈來。他碰了碰仲子的胳膊,小聲說道:“聽說人快死的時候會想起小時候的事,會念叨自己的親人,譬如母親、父親什么的,我看先生的壽命八成是要到站了,你還是準備準備后事為好,要不到時走得慌忙?!?p>  “是,”仲子回道,“最近他食欲也不好,我也正擔心他萬一一不留神撒手人寰,沒人看見,所以才冒著被凍成雪人的風險站在門口侍奉著,哎!想當年孔夫子壽終七十三,父親能活到八十多歲也算高壽了。”

  “那咱們就分頭行動置辦東西去吧!我實在是聽不得先生讀書的動靜,比吃冰凍豬蹄磨牙的聲音還讓人難受?!惫珜O丑合上書札,起身向孟子拜了拜,轉身就走。萬章和仲子也緊隨其后。

  孟子看幾人要走,立馬住了嘴,茫然地問道:“趁我母親不在,你們不玩會兒了?”

  “不了不了。”

  “嘿嘿,倒是稀奇,”孟子斜眼看著渾身濕透的仲子正耷拉著腦袋往外走去,突然笑道,“我都活了一百八十多歲了,還沒見過宰殺完的羊羔又活過來,而且還能自己走出去的?!?p>  不知是不是天冷的緣故,仨人只覺得渾身突然發(fā)起顫栗,各自往身上緊了緊棉衣,沒有回話,推開門,冒著風雪頭也不回地沖了出去,身后像有鬼追一般。

  ***

  【賞析】

  陪讀的新“孟母”

  何田昌

  古代中國的孟子,與孔子并稱“孔孟”。在歷代儒統(tǒng)中,他們被尊為圣人,這肯定是沒有爭議的事情。要說是否真的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那倒并不一定。但孟子的老媽孟母,絕對是很有聲名的,在略上點年紀的人腦海里,留存著深刻的記憶。

  大概就是通常所說的母以子貴吧,人們只記得“孟母”二字,大都不知孟母姓甚名誰。即便現在的人,習慣性地去問“度娘”,得到的答案,也不過是“仉氏,戰(zhàn)國時人,生卒年不可考”這樣一句不甚明了的話。其實,她姓甚名誰,已經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孟母的嚴教大愛,成就了孟子的成長成才,以至于“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被寫進《三字經》里。孟母三遷,擇善而居的故事,古往今來,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成長。

  近日,讀到《新孟母三遷:回憶殺》,直覺得耐人尋味。作品截取孟子房前小院和家中書房兩個場景,通過“設定”晚年孟子與其兒子仲子及兩個學生萬章和公孫丑之間關于編撰《孟子》一書的幾番對話,借助一根主線,巧妙地把與孟子相關的幾個典故串聯(lián)起來,表達了他作為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zhàn)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所提出的“仁政”“民貴君輕”等哲學思想;以生動的表現形式,在輕松幽默和無限情趣當中普及歷史知識,通俗易懂地傳遞和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特別是假以孟子“回憶”的口吻,敘說孟母帶著兒時孟子擇善遷居的往事,令人覺得孟母三遷的故事,至今仍有極大的現實意義。

  現實版的“孟母”擇善遷居,便是搶購學區(qū)房和陪讀。

  2000年代以來,由于優(yōu)質教育資源不均衡配置現象的客觀存在,眾家長期盼兒女進名校接受良好教育,高考時考上理想的大學,將來有個好前途和一份好職業(yè),藉由兒女成才之后自己也成為榮耀新“孟母”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理也普遍存在。那些望見商機的房地產開發(fā)商,則順應趨勢,一股風地在一些教育教學質量較好、高考升學率高的所謂名校周圍開發(fā)房地產項目,配套建設大量帶學位的學區(qū)房,然后極盡手段宣傳造勢,營造資源稀缺的氣氛,吸引或鼓動學校所在區(qū)域甚至周圍行政區(qū)域的學生家庭爭相搶購,賺得盆滿缽滿。

  一些經濟條件較好、購得學區(qū)房家庭的孩子,憑借購房匹配的學位如愿以償讀上名校。另有些家庭經濟狀況一般,或雖條件較好但也沒購買學區(qū)房家庭的孩子,通過其他途徑同樣獲得了擇校學位,便選擇在名校周圍租房上學。這些購房或租房擇校讀書的孩子,多般會是家長休假或暫時放棄工作,隨同一起住過去照料孩子的生活日常,時下叫“陪讀”。

  可憐天下父母心。這與當年孟母放棄臨墓而居、臨市而居,隔離孟子模仿他人玩祭拜之類辦喪事的游戲,和模仿他人討價還價做買賣與屠宰的操行,帶著孟子搬家到學宮邊,讓孟子很快學會了類似在朝廷上鞠躬行禮與知進退的禮節(jié),促成孟子長大成人后學成六藝,獲得大儒的名望,大致是一個道理。這原本是無可厚非的事情。

  尤其是現代社會,人與人的交往交流有了更多途徑和方式。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接受外界信息的量也越來越大。而心智尚不夠成熟的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明顯不夠,干擾他們正常學習成長的因素太多太多,諸如“手機控”“游戲迷”“早戀”等令家長煩惱不堪甚至深惡痛絕的現象,便見怪不怪了。

  客觀地講,不少陪讀的爺爺奶奶輩,與孫兒孫女輩思想觀念上完全不同頻,知識面也斷然做不到與孫輩無縫對接。甚至一些陪讀的媽媽——新時代的“孟母”們,也難以做到在日常生活中多些讀書學習之類的言傳身教,多般是一日三餐為孩子做飯做菜,外加洗漱起居照料;等孩子進入教室上課后,便是“孟母”們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玩牌、搓麻將的時間。諸如此類的陪讀,充其量不過是只盡了保姆之責罷了。

  舊時有句好的話語,叫“耕讀傳家”。引申開來,是不是還可以說成“工讀傳家”“商讀傳家”“官讀傳家”?這無非是要求做長輩者,無論從事哪一行當,行教育后輩之責,更要重在身行示范、榜樣引導。而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句話反過來說,當然就該是“己所欲者方施于人”了。有些家長,由于過往時代或當初家庭境況等諸多原因,年幼時沒能讀多少書,但成年后,也因自身勤奮努力或其他偶然因素累積了一定財富,小日子過得也有滋有味的。要求孩子發(fā)奮讀書,卻沒能講清其中道理,更甭說營造書香家庭氛圍了。也難怪一些逆反心極強的孩子,會以“你們小的時候也沒讀書,現在不照樣有吃有喝,為啥硬要逼我讀書”之類的話怒懟,令“孟母”們無言以對、內心瞬間崩潰。

  孩子的個性千差萬別,孩子的成長又充滿著太多難以預料的變數。家長既是影響孩子成長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終身的老師。陪讀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們,當好助力孩子生活的保姆的同時,還要編密阻擋干擾孩子學習成長變量因素的籬笆,更要不斷提升自己,先自己學會當一名優(yōu)秀的“孟母”,身體力行做孩子表率。一言以蔽之,唯先自有高度,方能墊高孩子未來的高度。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