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最后準備(二)
高一新生錄取的速度很快,因為有電腦的幫忙。
但是除了州政府的幾個人外,沒人知道結(jié)果。
因此,教育局決定再開一次會,專門公布錄取結(jié)果。
好不容易考完試趕了回來,下了火車,李常同就趕回家,簡簡單單洗漱了一下。
“好困啊?!彪m然這樣,李常同還是勉強打起精神,來到了會場。
會場還是在州政府的會議大廳。
會場上,教育局長發(fā)言:“今年的初高中招生考試錄取結(jié)果,已經(jīng)出爐,下面,我將詳細公布錄取情況?!?p> “州內(nèi)8所初中,一共錄取9987人。下面宣讀各校錄取人數(shù)以及錄取最低分數(shù)線......”
臺下開始有幾位校長竊竊私語。
“然后是高中部分?!?p> “先說說整體的情況,今年中考,上紅州參加人數(shù)共有8760人。共計劃招收高中生3700人,實際招收了3426人,實際錄取率為39.1%。比上一年增長了10.1%。”
臺下響起掌聲......
“下面介紹州內(nèi)各所高中的錄取情況。上紅州第一高中,計劃招收1000人,實際招收988人,分數(shù)線為578分。欣霖高中計劃招收1100人,實際招收1094人,分數(shù)線為513分。恪達高中計劃招生500人,實際招生468人,分數(shù)線為554分。同明中學高中部計劃招生1000人,實際招生876人,分數(shù)線為501分。”
“今年呢,多了同明中學的加入,我們能讀高中的人多了,學校之間的競爭也激烈了。特別是同明中學開始錄取學生的第一年,同明中學的錄取分數(shù)線就突破了500分?!?p> 臺下響起了掌聲。
“另外,在這里,還要宣布一份喜報。州內(nèi)的第一高中去年高考的本科錄取率首次突破了50%,值得慶賀!”
臺下再次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今年,是我們州教育新開局的一年,將標志著上紅州教育更大的發(fā)展。謝謝各位!”
“接下來,就是確定新生注冊的時間,初中新生注冊將定于7月29日-8月2日,高中新生注冊將定于8月3日-8月5日進行?!?p> “下一項,是軍訓的問題。注冊完了就要開始軍訓了,教官將由駐守上紅州的部隊來擔任,這個大家心里有個底就行。注冊完了我們會安排教官去各所學校的,大家可以放心。”
“好,如果沒有什么就散了吧。散會!”
李常同滿身輕松,左右晃晃身子,走出會場......
兩周后,中學大門有車沖了進來。
“你好,是找人的嗎?麻煩出示一下證件!”其中一名門衛(wèi)問。
只見副駕駛跳下車,迅速從胸前的口袋摸出證件:“我們是州政府辦公室的,現(xiàn)在有急事,馬上要找你們校長?!?p> 大門馬上打開,不敢有任何阻攔。
李常同正在辦公室里坐著,另外還有初一和高一的年級長。
兩人分別是蔡慧和于翰飛。
蔡慧:“校長任課沒有限制科目,也沒有限制年級,挑一個你熟悉的科目和想去的年級就好了。”
“那我去高一,帶語文課。這樣行不行?”
于翰飛:“我還是建議選副科,畢竟你作為校長,日常工作夠忙了。要是還要帶主科,那就有點太忙了。”
“其他兩位校長選擇了什么科目和年級?”
蔡慧:“李校長選了初一的語文,白校長選了高一的物理?!?p> “那我去初一的地理吧?!?p> 蔡慧:“那你打算當班主任嗎?”
“可以嗎?”
“當然可以,你不怕忙就行?!眱扇瞬辉儆幸蓡枴?p> 李常同反過來提醒:“提醒一下兩位:要盡快記住自己年級的老師哦,先從班主任開始記起吧?!?p> “好,多謝提醒?!?p> “還有就是麻煩二位去檢查一下各班的教室,看看裝修完后有沒有垃圾沒有處理的,有就找人處理掉吧。”
“還有別的事嗎?沒有我們就回自己的辦公室去了?!辈袒劭赡苡行┎荒蜔┝?,反過來問。
“暫時沒別的了。感謝二位還來這里陪我耗了一個小時。”
也正是此時,校長辦公室的大門被用力地敲著。
嘭的一聲,門一下開了。兩個穿著州政府工作服的人進來:“抱歉,打擾了,我們是來找人的,請問李常同李校長在嗎?”
李常同說:“我就是,有什么事情嗎?”
“現(xiàn)在馬上跟我們走,已經(jīng)來不及了?!?p> “去哪里?”
“來不及解釋了,快點!反正什么東西都給你準備好了?!?p> 李常同只好匆匆跟上那兩名工作人員,上了車。
回過頭來還對于級長說:“幫我關(guān)一下辦公室的窗戶!謝啦?!?p> 卡車隨即啟動。
“州政府應(yīng)該沒有這種卡車吧,這種卡車明顯是拿來運貨的?!笨戳丝纯ㄜ嚨呢洸?,上面只有一層稻草。
李常同就坐在貨槽上,內(nèi)心一片空白。索性倚靠著擋板,看著路在自己的面前慢慢地消失,學校也逐漸變得若隱若現(xiàn)。只是路上偶爾有公共汽車路過,傳來一兩聲喇叭聲。兩旁能夠看到的是一塊塊金黃農(nóng)田,只有斷斷續(xù)續(xù)地出現(xiàn)的農(nóng)民和收割機,告訴他是在坐著車向回龍鎮(zhèn)前進。
“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收割季節(jié)了,今年收成應(yīng)該不錯。”作出這樣的判斷,完全是根據(jù)剛剛路過時看到的景象。
完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人大概率會胡思亂想。因此,當靜下來后,李常同開始想:“我現(xiàn)在這種情況,比那些待宰羔羊好不了多少?!?p> 到底要把我?guī)У侥睦锶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