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我對于宗教原本無興趣,只因來到以色列,光顧了耶路撒冷,那里濃厚的宗教氛圍和與宗教密不可分的歷史、文化現(xiàn)象帶給我難以釋懷的疑問和困惑。在老城中有一個真實的人間地獄,進入其內(nèi)沿著低矮陰暗的石階向下前行,我們被帶入了一個陰森恐怖的地下石窟,四壁都是凸凹不平的巖石,濕淋淋的寒氣逼人。據(jù)說這是當年耶穌被鋪后關(guān)押過的地方??恳粋?cè)石壁可以看到一塊平鋪的厚石板,上面開鑿出兩個石洞,犯人必須把兩條腿從石洞伸下來,在石板下面用腳鐐把腿踝鎖住,坐在石板上的犯人一動都不能動,這一切使人感受到古代人類殘忍的特質(zhì)。而后來將基督教發(fā)揚光大的保羅所信奉的愛、平等和包容精神,在那個時代卻被看作是非常新潮的。與關(guān)押耶穌的石窟一墻之隔是另一間稍大的石窟,那里當年同時關(guān)押著一個十惡不赦且無恥卑鄙的罪犯。當時的猶太教祭司們把布道者耶穌看作叛逆者,制造了宗教史上最駭人聽聞的慘案,與此同時他們卻親手締造一個令后世信徒們頂禮膜拜的基督教教主,為基督教日后的壯大和發(fā)展奠定了基礎(chǔ)。這真讓公元一世紀的猶太祭司們始料不及,本欲扼殺之,不料卻輔佐之。
據(jù)說耶穌在世時,十二個弟子中有一個是女人,在“最后的晚餐”中位于耶穌右邊的第一個人,人們叫她莫達拉的瑪麗亞,雖然沒有證據(jù)表明耶穌結(jié)過婚,但耶穌與之關(guān)系親密。世界地理頻道就耶穌是否有女人和孩子等話題展開過考古調(diào)查,相關(guān)的歷史學家和考古專家根據(jù)《圣經(jīng)》、《新約》和字跡斑駁的死海古卷等文獻參與討論,結(jié)果大部分文獻和專家支持耶穌有女人之說,后者是參與傳教的弟子之一,或許就是莫達拉的瑪麗亞。在耶穌遇難后,據(jù)說連同他們的孩子都被護送到了法國南部。由此可見《圣經(jīng)》不是我原先心目中的神學教材,而具有了很強的史料價值,從許多方面來說《圣經(jīng)》就是耶路撒冷這座城市的編年史,耶路撒冷也因《圣經(jīng)》而變得神圣。
接下來,我們前往以色列南部的內(nèi)蓋夫沙漠。離開特拉維夫后汽車一路向南偏東方向行駛,漸漸的我們遠離了地中海。大約1.5小時后我們經(jīng)過了以色列南部城市——貝爾謝瓦。盡管急于趕路汽車飛馳而過,但沿途的街景仍給了我深刻的印象。建在山坡上的建筑物看上去風格統(tǒng)一且有些怪異,窗戶窄小得略顯不合比例,原來這里日照強烈,人們對太陽避之惟恐不及,窗戶只用來透氣不需要過度采光,自然就產(chǎn)生了沙漠地區(qū)特有的建筑風格。
汽車帶著我們繼續(xù)南下,沿途越來越荒涼,植被越來越少,終于進入了戈壁荒灘和沙漠。正值中午時分,我們到達了目的地——本.古里安大學沙漠研究所。這是個令我魂牽夢繞的地方,妞妞在這里——沙漠腹地生活快兩年了。研究所門口的停車場旁邊是一處懸崖,懸崖邊緣有金屬護欄保護,站在這里放眼看去是一望無盡的沙地、沙丘和隨時可能垮塌的砂巖。研究所里的建筑和周圍的環(huán)境全是單調(diào)的淺棕色,植物在這里僅是稀有的點綴。烈日之下,我們滿懷激情地在教學科研樓前和創(chuàng)建者本古里安墓前拍照存證。隨后,我們?nèi)チ穗x這里不遠的EN AVEDAT國家公園。(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