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鋼一愣,顯然還沒反應過來朱祁鎮(zhèn)的話究竟是什么意思,正要詢問,卻見一道身影靜悄悄地從院子的角門里穿出來,他連忙用力一拔劍大聲喝道:“什么人?!”
那人本來正想來個英雄氣長地帥氣出場,被他這么一喝,竟嚇得腳步一頓,又不好意思往后退,只能硬著頭皮慢慢走近來,垂頭咽了口口水畏縮道:“父皇,是我……”
朱祁鎮(zhèn)看他一眼,目光頓時沉了下來:“你怎么……你不要告訴我,如今你新近登基,卻竟然丟下了整個京都自個兒跑到這里來了?!”
“父皇您,您先別氣!就算要氣也得先聽兒臣解釋解釋吧……!”見深連忙仰頭看著朱祁鎮(zhèn),一雙眼睜得又圓又大,滿面委屈地癟著嘴像是在訴說他有多無辜。
朱祁鎮(zhèn)的目光在見深身上停了幾秒,泄氣道:“你呀你!我就聽聽你怎么解釋……”話說到一半,忽然一瞪眼睛,扭頭道,“見深啊見深,東廠摻和進吳太妃這件事,不會也是你……”
見深見朱祁鎮(zhèn)臉色難看得像要滴出墨汁來一般,不禁有點尷尬地撇了撇嘴:“這不是我!這都是——”他歪過頭手一指角門之后,神秘兮兮道,“是他出的主意!”隨著他話音落下,角門后立即又走出一人,灰袍黑靴,面目平和,發(fā)髻更是梳的一絲不茍,五官雖算不上清俊秀氣,身上卻也自有一股書生般文質彬彬的氣息,一看便是個忠臣模樣。那人一見到朱祁鎮(zhèn),忙伏身拜倒在地:“臣,李賢——參見皇上!”
朱祁鎮(zhèn)顯然沒想到李賢竟然也跟了來,這人平素是他朝中的親臣,性子耿直且忠,端的是和于東陽一個模樣。朝中百官不結黨營私者也只有他倆私交算好,但雖同為忠臣,李賢偶爾卻會比于東陽多出一個優(yōu)點來——他有時能比于東陽懂得變通。但……
他又怎會想到李賢這一變通,竟就把見深都直接變通過來了!國不可一日無君,朝堂豈能長久空懸?朱祁鎮(zhèn)面色一沉,瞥了李賢一眼,轉而一只手拎住了見深的衣領:“你倒是快說,究竟怎么回事!說得不好,我非把你的胳膊折了不可!”
見朱祁鎮(zhèn)當真有點發(fā)火的意思,見深縮了縮脖子,不再胡鬧。他雖然乍一見到父皇高興地忘乎所以,但畢竟不是未經(jīng)世事的頑皮孩子,加之這件事也確實需要朱祁鎮(zhèn)親自做決斷——
“父皇,兒臣跟您實話說了吧……”說著說著,他還是忍不住把頭又低了一低,“您當日離宮時托付給于卿和李卿的駕崩詔書以及傳位遺旨,兒臣并沒有昭告天下……”
“您難道都沒有奇怪過,先帝駕崩這么大的事兒怎么竟然天下百姓卻這么安靜,只能偶爾聽見街市巷角的交談嗎?”見深倔強的一抬頭道,“因為兒臣根本就沒有昭告天下!自從您堅持退位,便稱病不上朝之后,兒臣就心有戚戚,總覺得內(nèi)心不安,汪國公那夜進宮得知您假死的消息,兒臣更是日夜心驚膽戰(zhàn)。他既然已經(jīng)知曉真相,那皇帝假死的事,瞞得過普通百姓,也瞞不過整個內(nèi)宮和文武百官,他們聽信汪國公的話,非逼兒臣交出您的遺體,兒臣原想不如就先瞞下傳位遺詔,只傳退位詔書,稱皇上病重已久,不得已退位,將內(nèi)宮的假死流言徹底變成流言!好先安撫群臣,等事態(tài)平穩(wěn)之后再下旨。又怕遺詔遲遲不下父皇您肯定要怪兒臣……所以才先找了那些說話的人在您面前瞞天過海,為的就是替兒臣多爭取些時間!”
“奈何汪國公那老家伙老奸巨猾,看出兒臣在隱瞞您的蹤跡,竟聯(lián)名要討伐兒臣不忠不孝,直逼得兒臣差點一頭撞死在奉天殿已證清白!”他說著眼淚便止不住地掉下來,“吳太妃之所以能偷逃出來,也是那幾日宮里實在亂,到處都在議論您是死是活,可死活先不論,您的遺詔可是明晃晃地攥在他手里……”
朱祁鎮(zhèn)先是一呆,隨后轉頭看向李賢和杭鋼。前者帶了深深的愁容,朝他微微頷首;后者皺眉站在原地,似是在思索什么。他轉頭又看了一眼乖乖低著頭的見深,先是自顧搖了搖頭自語道:“胡鬧……”而后忽然橫眉厲聲道,“你身為太子,怎能如此胡來!你眼里還有這個國家,還有天下百姓嗎?!”話音才落,就見他微微彎腰捂住了肚子,似是用力過猛撕裂了傷口。
見深被他罵得兇,又有傷在身,不再吭聲,也沒再像剛來時那樣嬉皮笑臉。不過剛滿十八歲的少年只是一聲不吭地低著頭,像是在努力平復自己委屈的情緒:“父皇,非是兒臣故意忤逆您,只是那汪國公實在欺人太甚!他……”他說著忍不住聲音拔高,抬起頭來看著朱祁鎮(zhèn),一雙眼也不知是氣的還是委屈,整個紅通通的。還是李賢體諒他年幼,作揖接話道:“皇上,延緩宣讀‘遺詔’其實是臣的主意?!彼⑽⒐?,一斂衣袍又跪了下去,“您還記得出宮之日,曾于內(nèi)閣召見臣等幾個親信大臣,手傳了退位詔書,‘遺詔’及玉璽,意在許臣等今后繼續(xù)輔佐太子臨朝。然而正是因為召見的都是親臣一列,原本保密事宜不應出錯,可這遺詔的消息不知從哪里傳進了汪國公耳朵里,就在您假死離宮那夜,他便以汪氏發(fā)病為由請旨進宮。太子不允,卻拗不過他連夜在宮門外召眾書生責罵太子為君不仁,不許親父探望女兒,是專制權臣,有悖天理。太子無法,只好許他入宮探親?!?p> 李賢說著,又忍不住嘆了口氣:“只是不料這汪國公探親是假,巡查是真,領著兩個太監(jiān)在宮里左右轉了一圈,便耳聞假死之事,即刻到奉天殿逼著太子讓他當先見見先皇的‘遺體’……我們自然拿不出,又苦于無從辯解。前后為難了幾日,便先宣了退位詔書,為您稱病,以此緩和眾大臣對您假死的流言……本以為能等到風聲平息,卻不知汪國公從哪里竟拿到了那卷私藏的‘遺詔’,在第二日太子監(jiān)國時拿著‘遺詔’直指太子為權奪位,弒殺親父!又說是太子逼皇上退位……此話一出,頓時朝堂鼎沸……”
見深紅著雙眼恨聲道:“汪國公那個老狐貍,擺明了知道您不在宮里,居然拿著您親筆的‘遺詔’說兒臣強逼父皇退位,稱病假死,是不忠不孝之人!兒臣雖年幼,也知道君子可殺不可辱,汪國公如此膽大妄為,兒臣想將他收入內(nèi)監(jiān)審問,卻又成了那幫大臣們?nèi)枇R兒臣要毀尸滅跡屈打成招的把柄!這幾日兒臣連朝也不敢上,就怕那幫大臣日日嚷著要親眼看看您的‘遺體’……”
他可憐兮兮地抬起頭看著朱祁鎮(zhèn),含淚道:“父皇,如今局勢已然控制不住,兒臣只好出來尋您!您難道,就不能再過陣子再退位嗎……?”
朱祁鎮(zhèn)一路聽得沉默,卻不知如何作答。杭鋼早已扶他坐下,一院子直挺挺站三個坐一個,竟是相顧無言,又場面詭異。
沉默半晌,朱祁鎮(zhèn)輕聲開口道:“所以說,你就趁著出宮找我的時候讓東廠的人跟蹤吳太妃,再提前通知杭鋼救駕,好拿住吳太妃的把柄,用她手上的私兵做文章對付汪國公?”
見深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兒臣雖然這樣想了,但卻在實施的時候出了差錯……在請杭將軍的時候被江浙巡撫纏了太久,才害得父皇受這么重的傷……”他擔憂朱祁鎮(zhèn)的傷勢,又只能束手無策,一時間更是只得沉默。
雞鳴聲不知何時已經(jīng)過去,天竟已大亮。清晨微涼的風拂過樹枝發(fā)出沙沙的聲音,朱祁鎮(zhèn)皺眉一愣,恍然想起允賢還在……乍一回頭,卻見允賢只松松地披了件披風,側身靠在門邊注視著他們,神情莫名,竟不知已看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