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摸圈子,你在混水里摸魚,你在習(xí)慣,你總是輕易做自己,你需要水的溫柔,讓自己看到更多,色彩。
你只是要個說法,你在替過去懲罰,言語不能表達的,讓時間傳達,可是心意卻在消殺。我想要的回答,無非是,你還好嗎?
孩子的執(zhí)著不需要特別的理由,只是較真,只是自我,靠一種孩子氣的原始動力,畢竟不信邪。故赤子之心,又說元嬰,又叫生命,純粹無沾染,卻不得法要,因為從來不慢條斯理。
謙虛是一種策略還是煉力?就讓風(fēng)穿過我的身體,留下那份感覺。在水里醞釀直覺。再拋下一切覺然,在夢醒時分,精神煥發(fā)。
想被聽到,就是一種本能。你總是慌亂,好像也只是討要一種方法,可是你總是棄置迤邐,就好像方法會強迫你。
你需要一種解數(shù),但那卻不能太用力,就好像刻意的模板,會消解你。你知道,不論方法還是心力,你都可以,看來不需要的是能力與強度,而是相信。不說自信,是因為問題有點腐爛了,蒼蠅愛叮的,不太想去吃了。你是需要一種雷霆手段,同時有顆菩薩心腸,而你需要得到,得道,德到,直到你德道。
唯獨就是不肯用心,好像一出來,就要被賣了,被吃了。唯獨慌張不是需要解法的,也不需要求心,也不需要問自己,因為這正是最好時機,讓你趕緊、趕緊,去快快認識自己。明白了,就更好了。每一次不安,都是心的反應(yīng),肉體碰壁,知道該怎么做,心的力氣,本身需要折騰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