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張獻忠傳奇

第三百四十九章 實施新政

張獻忠傳奇 山澗的彩虹 4191 2020-10-02 11:27:48

  “皇上說得正是。微臣只是為皇上威儀著想。大西國剛剛建立,皇上如果沒有威儀,怎么能讓天下,望而所歸呢?既然皇上這樣想,還望皇上降罪于臣吧!”汪兆麟沒有想到,好心提醒張獻忠,討來個熱臉貼了冷屁股,心里倒是有些憋屈!

  汪兆麟一邊唯唯諾諾,一邊斂衽跪在地上,等待張獻忠發(fā)落。

  汪兆麟的這一跪,驚得文武百官又是一愣。

  汪兆麟之所以有此一舉,是想讓文武百官知道,即使是內閣大學士,兼左丞相的汪兆麟,也必須在皇上面前,中規(guī)中矩,唯唯諾諾,體現(xiàn)大西國的君臣之別。

  張獻忠狠狠瞪了汪兆麟一眼,連忙拂袖轉過身去:“朕自有分寸,愛卿不必管得太多。否則,朕倒是真的發(fā)火啦!愛卿快快起身吧!難道還要朕,攙扶愛卿不成?”

  當上大西皇帝的張獻忠,原以為可以隨心所欲,沒想到,會受制于諸多的清規(guī)戒律,心里感覺很是窩火,對跪在身旁的汪兆麟,竟然也撒起氣來。

  汪兆麟知道張獻忠的秉性,連忙唯唯諾諾起身,看著對面的張獻忠,百無聊賴地笑了笑:“微臣知罪啦!微臣知罪啦!”汪兆麟的淺淺一笑,張獻忠頓時就沒有了脾氣,只得輕輕揚了揚手,示意汪兆麟退到一旁。

  這時,偌大的金鑾殿,靜靜的,靜得連殿外的風吹樹葉的“沙沙”聲,也聽得清清楚楚。

  張獻忠與汪兆麟的對話,早朝的文武百官,聽得清清楚楚,卻不敢隨心所欲說一句話,靜靜等著早朝的開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張獻忠剛剛在龍椅上坐定,早朝的文武百官,再次在汪兆麟帶領下,齊聲按例三呼“萬歲”。

  至此,大西國第一次朝會,終于在期待已久的時刻,隆重開始。

  身著龍袍的張獻忠,接受文武百官朝拜,心里的愉悅之情,頓時溢于言表,感覺不可思議,進而有些飄飄然。

  張獻忠想起當年私塾先生,講起朱元璋時的情景。

  雖然那時還是懵懂少年的張獻忠,對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無幾印象,卻對擁有至高無上權力的皇帝,懷有一種似懂非懂的崇敬和敬畏。

  如今,時過境遷,從陜西定邊柳樹澗,一路走來的張獻忠,不是已經(jīng)登上大西皇帝的寶座了嗎?

  張獻忠想到這里,心里不覺樂滋滋的。

  “皇上,微臣有要事稟報?!北可袝復昃?,斂了斂衣袖款款出班,看著神情嚴肅的張獻忠,連忙慢慢低下頭來。

  汪兆麟看著龔完敬,頓時微微皺起眉頭:“龔大人是朝中重臣,在朝堂上說話時,要說‘微臣有要事要奏’才是!”

  龔完敬聽罷汪兆麟的話,連忙點頭改口:“稟皇上,微臣有要事要奏?!?p>  張獻忠從回憶中,回過神來,看著龔完敬汪兆麟:“汪愛卿,龔愛卿從來也沒有任過兵部尚書,怎么知道朝堂上的諸多規(guī)矩?即使是‘有要事稟報’,也比‘有要事要奏’,來得順口。汪愛卿也是朝中重臣,何必為這事,斤斤計較呢?”

  龔完敬看了一眼汪兆麟,又看了看張獻忠,竟然不知道怎么辦好,連忙站在一旁低頭不語。

  在龔完敬看來,像剛才那樣稟報,沒有什么不妥。汪兆麟?yún)s以為,那樣稟報,不合規(guī)矩,鬧得龔完敬,左右為難。

  汪兆麟書生氣十足,見已經(jīng)是大西皇帝的張獻忠,沒有將剛才那句話當回事,連忙接過話頭笑了笑:“皇上可是知道,眼前已經(jīng)是大西國,朝中大臣的一言一行,應當按例中規(guī)中矩,方顯大西國威嚴。如果大臣在朝堂上,與皇上隨意說話,一旦傳了出去,會讓坊間的人,笑掉大牙的!”

  張獻忠沒有想到,汪兆麟居然小題大做,也不好大發(fā)雷霆,連忙看著文武百官:“汪愛卿這話,倒是有些理,諸位愛卿得聽清楚,今后朝中說話,應該有模有樣。別還像先前那樣,隨隨便便!”

  “微臣遵旨!微臣遵旨!”文武百官聽罷張獻忠訓示,連忙不得不諾諾應承,以免再鬧出不愉快,又讓張獻忠訓斥幾句。

  “龔愛卿究竟有什么事,要向朕秉奏,怎么還不快快講來,讓朕聽聽詳情?”張獻忠將目光移向龔完敬,臉上呈現(xiàn)出期待的笑容。

  龔完敬看了看張獻忠,又輕輕咳嗽了一聲:“微臣聽說那些前朝將領,四處收羅散兵游勇,大肆襲擾大西國,肆意攻擊大軍人馬。還望皇上,即刻調集千軍萬馬,悉數(shù)剿滅才是。”

  龔完敬原是崇禎朝進士,張獻忠進成都之后,龔完敬降了張獻忠,大西國建國,被張獻忠任命為兵部尚書。

  其時的龔完敬,雖然已經(jīng)是兵部尚書,卻對兵部的事,一竅不通。

  前天聽罷將領們說,各地前朝將領,四處襲擾大西軍,今天在殿上提起這事。

  其實,早在攻克成都府不久,義軍常常受到前朝潰敗人馬騷擾,讓忙于建國之事的張獻忠,頭痛不已。

  “皇上,龔大人的話,句句屬實。據(jù)微臣所知,曾英李占春于大海,以及王祥楊展曹勛等前朝將領,正在各地聚集人馬,襲擾大西大軍,聽說,前天還在什邡灌縣等地,屠殺大西國地方官員。望皇上頒旨派些人馬前去鎮(zhèn)壓,以維護大西國威嚴?!蓖粽作氪復昃凑f完話,也提議對前朝余孽,予以堅決鎮(zhèn)壓。

  “兩位愛卿放心吧!這事,朕知道得清清楚楚,一定要派人馬,前去圍剿的?!睆埆I忠捋著胸前的胡須,連忙輕輕點了點頭。

  龔完敬見張獻忠同意提議,得意地看了看汪兆麟,頓時感覺樂滋滋的。

  汪兆麟憋了龔完敬一眼,連忙將目光投向張獻忠。

  將領們見龔完敬提議,被張獻忠所采納,頓時點頭稱是,感覺大西皇帝張獻忠,廣開言路,兼聽則明。

  待大臣們議完軍機大事,張獻忠看著戶部尚書王國寧:“王愛卿,鑄造‘大順通寶’的事,不知道愛卿,籌備得怎么樣?”

  張獻忠攻克武昌,在建立大西政權時,曾經(jīng)鑄過“西王之寶”等銅錢,用以在武昌大西政權管轄之地流通。

  這時已經(jīng)在成都建立大西國,就將鑄造“大順通寶”的事,提上了大西國議事日程。

  “回秉皇上,微臣已經(jīng)仔細考察過,鑄造‘大順通寶’,勢在必行。有了‘大順通寶’,大西國的錢幣,就可以流通起來,有利于增加國庫收入?!蓖鯂鴮庪m然沒有辦理過錢幣,卻對鑄造“西王之寶”,信心十足。

  “王愛卿是朕遴選的戶部尚書,對鑄造‘大順通寶’的事,信心滿滿。朕聽罷王愛卿的話,也就放心了許多,還望愛卿在這事上,多多費心思,不辜負朕對愛卿的期望。朕思量許久,還是設立‘錢幣局’為好,由‘錢幣局’,掌管‘大順通寶’的鑄造發(fā)行和流通。愛卿就任‘錢幣局’的掌管吧!”張獻忠看著王國寧,贊許地點了點頭。

  “謝皇帝,微臣遵旨!”王國寧沒有想到,鑄造“大順通寶”的事,竟然輕而易舉,得到張獻忠首肯,連忙跪在大堂之上,諾諾謝過皇恩。

  吏部尚書胡默,見王國寧謝過皇恩,連忙款款出班,奏請開科取士的事:“秉皇上,經(jīng)微臣與眾同僚考察商議,擬在城東大慈寺開科取士,從中選拔三十人為科考進士,根據(jù)特長任命為各州縣官吏。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胡默意欲新官上任三把火,提出開科取士的奏請,望張獻忠能夠酌情定奪。

  大慈寺始建于魏晉,極盛于唐宋,歷史悠久,文化深厚,規(guī)模宏大,高僧輩出,世傳為震旦第一叢林。

  張獻忠歷來尊崇佛教,前幾天曾經(jīng)去大慈寺,燒香許愿拜佛,祈愿萬能的普薩,保佑大西國,國泰民安,但見寺內信眾,摩肩接踵,香火旺盛,心里不勝喜悅。

  當吏部尚書胡默,提及開科取士時,連忙輕輕點了點頭:“胡愛卿的見解很好,朕打心里贊同愛卿提議。至于開科取士之處,在城東大慈寺舉行,朕以為不妥。既然開科取士,是大西國一件大事,怎么不將地點,放在皇宮承天殿,以彰顯大西國,對這事的倚重呢?那些甘愿效力于大西國的士子,一旦被錄取為大西國進士,即刻任命為各州縣官吏,不日就可以上任,打理各自管轄之地?!?p>  刑部尚書李時英,雖然此前只是老道士,卻對大西軍的軍紀憂心忡忡,也連忙上前奏請張獻忠:“皇上可是知道唐朝魏征,有一句至理名言,即‘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張獻忠正欲開口搭話,就聽汪兆麟在一旁接過話頭:“魏征那句話就是:‘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浜x是:怨恨不在于大小,可怕的只在人心背離。水能載船,也能翻船。所以,應該高度謹慎才是?!?p>  李時英看了看汪兆麟,連忙施了一個大禮:“汪大人說得對!魏征當年向唐太宗李世民說的,正是這句話呢!”

  汪兆麟看了看李時英,那種得意洋洋的神情,讓朝堂的文武百官,看得真真切切,不免交頭接耳,既議論汪兆麟,才高八斗,又言及汪兆麟,趨炎附勢,大有嘩眾取寵之意。

  這時,威嚴肅穆的朝堂,頓時議論紛紛。

  李時英從來沒有見過這種世面,連忙看了看張獻忠,心里頓時忐忑不安。

  “汪愛卿怎么這樣的多嘴?真是沒有將朕,放在眼里!難道朕,還不知道這句話不成?”張獻忠斜眼看了看汪兆麟,心里的無名之火,突然涌上心頭,說話的語氣,也陡然重了幾分。

  以往的張獻忠,與汪兆麟,是無話不說。

  這時在文武百官面前,被汪兆麟霸道地接過話頭,張獻忠的心里,有種被架空的感覺,不免有些怒火中燒,想方設法,殺一殺汪兆麟的傲氣。

  汪兆麟見張獻忠嗔怒,頓時泄氣了幾分:“微臣多嘴,還望皇上降罪于微臣?!?p>  汪兆麟雖然說著話,卻瞪了李時英一眼,興致勃勃的李時英,感覺心里拔涼拔涼的。

  張獻忠沒有搭理,誠惶誠恐的汪兆麟,看著驚詫不已的李時英:“愛卿有什么話,不妨快快講來,讓朕聽聽究竟怎么樣?”

  張獻忠說完話,沒有理睬汪兆麟,連忙對李時英,點了點頭。

  李時英連忙回過神來,看著臉露嗔色的張獻忠:“微臣聽說大西軍將士中,違犯軍紀的事屢有發(fā)生,還望皇上對大西軍,多多管束才是?!?p>  朝堂上鴉雀無聲,仿佛一根繡花針掉在地上,也聽得清清楚楚似的。

  李自成大軍進了京城,目無軍規(guī)法紀,貪圖享樂之風盛行。

  尤其李自成大將劉宗敏,強娶陳圓圓為妾,釀成無窮后患的的情形,大西皇帝的張獻忠,深感憂慮。

  聽罷李時英汪兆麟的話,張獻忠頓時有了主意。

  金鑾殿外吹進的冷風,讓身穿龍袍的張獻忠,打了一個冷顫。

  張獻忠本能的看了一眼殿外,將身上的龍袍,輕輕攏了攏,又將目光投向李時英。

  李時英畢竟是見過世面的人,見張獻忠投來贊許的目光,心里懸著的一塊石頭,就輕輕落了地,迎著張獻忠的目光,微微地笑了笑。

  “李愛卿所說的情形,朕也有所耳聞。早在進成都府之前,朕已經(jīng)三令五申,令大西將士們恪守軍紀。盡管這樣,仍然有將士肆意違犯,讓朕不知道怎么辦好。既然人心背離,決定大西國興衰,朕將嚴厲法紀,管束大西將士?!?p>  “從即日起,大凡大西將士,不論地位高低,皆不許擅自招兵,不許擅受民詞,不許擅取本土婦女為妻。違令者,即刻就地正法。不知李大人以為如何?”張獻忠的目光停留在李時英的臉上,不緊不慢回著李時英的話。

  李時英對張獻忠,悉數(shù)采納所提建議,有種受寵若驚之感。

  原本道士出生的李時英,在人們的心目中,只是一位風水先生。沒有想到,竟然在一夜之間,成為大西國刑部尚書。

  李時英心里的喜悅,儼然掛在臉上。

  得意萬分的李時英,看著張獻忠誠懇的眼神,連忙跪在大堂之上:“微臣謹記皇上圣諭,改日在刑部吩咐下去,將皇上圣諭書寫布告,刊刻碑文,讓大西國所有人等,遵皇上的圣諭而行,確保大西國,社稷穩(wěn)固,秩序井然。”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