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搏功名?
真的認錯了。
猜想幾乎得到證實,徐晃只覺得非常尷尬。
尤其對面還不追究徐晃的事。
這就更把這尷尬放大了數(shù)倍。
徐晃低頭拱手致歉道:“果然是認錯了嗎?也對,像足下這種軍隊,并不太像縱兵搶掠的賊人!是我錯了!”
這話,給孫堅說的一頭霧水,孫堅趕緊抓住重點問道:“???什么賊人,認錯什么了?”
徐晃皺了皺眉頭,本想按例行公事要孫堅的印信,但轉(zhuǎn)而想想,自己已經(jīng)沒有了公職。
放下了慣然習性,徐晃正色開口道:“說來比較麻煩,但是事態(tài)緊急,徐某也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將軍身上了!”
孫堅見徐晃態(tài)度認真,也認真對待起來。
“你,還有你們,全都退后三丈!”
孫堅有自信是其一,最重要的是,有些東西是不能讓士卒們聽到的,哪怕不會外傳,但只要在士卒之內(nèi)流傳,就足夠影響騷動了。
從徐晃的只言片語和神情,孫堅已經(jīng)有了些猜測了!
怕不是小事!
屏退了眾人之后,孫堅走到了徐晃身邊道:“足下請說吧?哦對了,我乃大漢蕩寇將軍,烏程侯孫堅!有事,你盡可但說無妨!”
“在下徐晃,白身!”徐晃先是自報了一下家門,然后不卑不亢地說道:“我本是河東一郡吏,近日來有一伙賊人,在絳邑縣周圍,劫掠百姓,強搶婦女,作惡多端!”
絳邑…
孫堅一聽到這個地名兒,就聯(lián)想到了那個人。
這次征伐的目標——董卓!
而且聽這徐晃描述的,和以前在孫堅認知中董卓部下的行為差不多!
幾乎和孫堅的猜測八九不離十,他連忙追問道:“具體可以詳細說來聽聽么!可知道,那些賊人的意圖?。俊?p> 徐晃細思一番前天縣尉來報的細節(jié),整理下語言:“起初是絳邑一老農(nóng)上報,說有賊人擄掠田中勞作的丁男,為賊人收糧食資賊,不從者當場就被賊人所害,依我看,那群賊人還是為了糧食!”
徐晃站在他的角度,他并不知道在絳邑縣內(nèi)的賊人是什么身份,但其行徑就不難猜出,是為了糧食。
但是孫堅身為主將,卻想到了第二層,甚至第三層…
董卓要糧食干什么?
是不夠他屯駐的士卒吃了,還是另有謀劃!?
孫堅還沒有得到最新的消息,不敢妄加揣度!現(xiàn)在他能做的,只有迅速趕赴絳邑平原附近!
稍加思索,孫堅低聲吼道:“時間緊迫,傳令——急行軍!”
緊接著,孫堅又和徐晃說道:“你便跟在我身旁吧!”
徐晃:“將軍是…”
“剛剛不是說了,大漢蕩寇將軍,烏程侯孫堅,來河東,正是受天子之兵,興師討賊!恰好我所討之賊,應該就是你剛才說的那賊人了!”
……
孫堅將步卒,沿著澮水溯游直上,經(jīng)由槐林溝而后南下,現(xiàn)在自槐林溝南口往東,是一望無際的平原!
而在平原的彼方,南樊溝內(nèi),冷口西北,曹操在這里已經(jīng)等候好幾天了。
“曹校尉,據(jù)斥候探報…董卓軍,在絳邑縣周圍,縱兵劫掠!”
哎!
曹操重重地嘆了一口氣,然后讓傳令兵下去。
現(xiàn)在,他需要一個人靜靜,冷靜地分析局面,以達到劉宏所托付最好的情況!
軍帳中,曹操伏在書案之前,而案上攤著一張輿圖,還有一個極簡的地形模型。
從澮水上游,曹操和孫堅分道揚鑣已經(jīng)六天了。
董卓,屯駐在冷口,這一次,亦是在冷口周圍劫掠。
曹操知道,等不了了,現(xiàn)在他必須要拿定主意!
“算算時間,文臺此時應在槐林溝,最晚明日也能出來,快的話,今日已經(jīng)走出來了!
而我軍從這里西南下絳邑縣的冷口周圍,近百里的距離,急驅(qū),日夜兼程,一日可至。
但以這個速度,即便是搶占先機,恐怕也難以奏功,實不可取。兩日,或許可行!
文臺啊文臺,千萬不要遲到啊!”
打定主意后,曹操從身邊掏出了大喇叭,然后走出去嗷了一嗓子:“所有隊率以上軍官,來我這里議事!”
自從知道這東西的用處,曹操便愈發(fā)的喜愛上這么個道具了。
無他,傳令是真的很方便!
不一會兒,百人隊率、屯長、軍候、司馬、校尉等來到了曹操的帳下。
曹操正色口訴命令道:“從現(xiàn)在開始,士卒不許解兵,不許卸甲,馬匹也要喂好精料,準備行軍!
此外,在行軍歇息途中,但凡有敢生明火者,軍法處置!但凡有不遵守軍令者,軍法處置!但凡有擅自外出者,軍法處置!”
一應大小軍官,皆鏗鏘地回應道:“是!”
“好,現(xiàn)在,準備飽餐一頓,好好休息一宿,明晨寅時出發(fā)!”
軍令下達,曹操軍整個開始準備了起來。
……
絳邑,冷口。
董卓聽從李儒之計,在周圍籌備糧草,距今已經(jīng)過了五日。
帳中,董卓正大口吃著烤鹿腿,一頓狼吞虎咽后,董卓用袖子一抹嘴巴,然后問座下仍在小口細嚼慢咽的李儒。
“文優(yōu),糧食籌備的怎么樣了?民夫今日又添了多少?”
座下李儒,放下切肉的刀,恭敬地回應道:“李傕郭汜樊稠華雄王方李蒙等人,做得還算不錯,這幾日已經(jīng)籌備了六萬多石糧草,民夫也有三千余。”
董卓一拍桌子道:“糧草還差點,就這吧,邊走邊籌備,傳我軍令,讓他們都回來,我們準備進發(fā)!逼一逼朝廷那邊還有袁隗老兒!”
“是,阿舅!”
李儒顧不得吃肉了,他連忙走出帳篷,向傳令兵轉(zhuǎn)達命令。
耽誤的時間太久了,而且現(xiàn)在董卓對于洛陽那邊發(fā)生的事情,全是基于猜測,說實在的,就是在莽!
回去的路上,李儒猛然覺得心頭一滯,沒由來的慌亂感充盈著他的內(nèi)心。
似乎哪里出了問題,但是李儒又想不到是哪里出了問題。
這一路還需要小心。
冷口山道,狹長、樹多,容易遭到伏擊。
有沒有可能,袁隗老兒要把阿舅也算上???
李儒想到這里,腳步快了起來。
必須得提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