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卻在這個時候,李儒突然發(fā)現(xiàn)牛輔眼睛一亮,若有所思的樣子。為了給牛輔一個機會,也是為了測試這牛輔的忠心,李儒便沒有第一時間的繼續(xù)出言解釋一下,反而是將這個問題拋給了牛輔,等著他的表現(xiàn)。
“呵呵,這個原因嘛,相信牛輔將軍定然是想到了,還是請主公詢問牛輔將軍吧,相信必能得到了讓主公滿意的答案來!”
雖然不知道李儒這葫蘆里賣了什么藥,但是董卓對于李儒的話,還是言聽計從,也選擇相信。這不聽李儒如此之說,董卓立即將矛頭指向了這牛輔,對著他出言詢問一下,亦如之前對待李儒的樣子。
“哦,既然文優(yōu)這樣說,那就牛輔站出來說一說原因吧,也讓老夫看一看我這賢婿的能力吧!”
“哎,原本還準備低調(diào)來著,但是現(xiàn)在被李儒給破壞了,那就沒有辦法了!”
“既然如此,牛輔遵命就是!”
牛輔在心中嘆息了一聲,便站了出來,對著董卓表了一下態(tài)度,便開始為董卓解疑釋惑起來。
“之前主公和參軍大人按兵不動的想法,牛輔也深以為然,也是極為贊同。駐守在潼關(guān),坐觀洛陽的成敗,而后趁機而動,可以說是萬安之策!”
“但是現(xiàn)在的話,情況已經(jīng)發(fā)生了變化,局勢發(fā)生了新的情況。洛陽雙方開始爭鋒不說,相信必有禍亂。而并州的丁原人馬,也在奉命朝著洛陽進發(fā)。一旦讓丁原帶著大軍先我們之前趕到了洛陽,這個時候情況就會發(fā)生逆轉(zhuǎn)。這不是我們西涼大軍所以看到的,還請主公決斷!”,說到了這里,牛輔就暫停了一下,等著董卓的再一次詢問來。
果然董卓沒有讓牛輔多等,接著這牛輔的話,董卓又繼續(xù)追問道,“這個并州大軍到達洛陽,就會讓局勢發(fā)生逆轉(zhuǎn)?這個原因老夫還是真的不清楚,賢婿還是在細細的解釋一下吧!”
“主公明鑒,這并州大軍和我們西涼大軍一樣都是奉命去洛陽進京勤王。一旦并州大軍到達了洛陽之后,局勢很明顯就會發(fā)生變化。一個是朝廷有了這股生力軍之后,自然是不需要其他的人馬。一旦有人在大將軍的面前進讒言的話,不讓我們西涼大軍進軍,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說了這些之后,接下來牛輔沒有任何的停頓,又繼續(xù)道,“二個是這并州大軍的戰(zhàn)斗力可是不弱于我們西涼大軍,就是我們西涼大軍最終進入了洛陽,沒有絕對的實力去碾壓這并州大軍。整個洛陽也不會處于我們西涼大軍的掌控之下,就會讓我們處于很尷尬的地步,似如此的話,等于是進退不得。此二害也,不得不防,還請主公明察!”
等牛輔說完了這些之后,李儒顯得比董卓更為開心得意,也趁機出言補充一下道,“到了那個時候的話,對于主公的大計極為不利。要是大將軍在來一個兩虎競食之計,他們坐收漁翁之利。這樣的話我們西涼大軍只能是疲于奔命,得不償失,也會完全處于不利之地。安危之機,不可不察也!”
董卓能成為漢末的第一大諸侯,自然不是傻子,略微的一思索之后,就明白了過來。
“哦,原來如此,不是你們說,老夫?qū)嵲谑遣晃颉?磥硎遣荒茉僭谶@里作壁上觀,要立即動身前往洛陽,去搶占有利的地位,擷去勝利果實來!”
“主公英明,儒也是這樣認為,還請主公決斷吧!”,見董卓聽進去了之后,李儒也適時地出言稱贊起來。
“哈哈哈!”
這不用說自然又讓董卓很是得意,也十分的囂張不已,就準備去發(fā)號施令來。
這個時候,牛輔又開始出言建議起來了,因為他突然想到了什么,不得不站出來提議董卓來。
“主公兵貴神速,末將建議主公挑選精銳騎兵,倍道而馳,加速朝洛陽進發(fā),以免夜長夢多,勝利果實被其他勢力擷去!”
“哦,有這個必要的嗎?”,聽牛輔再次建議之后,董卓有點遲疑不已。
“這個這個的話,真的很有必要,請主公從之!”
原來的話,牛輔當然是不能說出來,一旦說出來的話,他牛輔穿越者的身份也就會跟著暴露。他只能是推推諾諾,寄希望于董卓的自覺之上。
“看來這牛輔應(yīng)該是有自己的秘密,不然的話,肯定不會左顧而言他。也罷,既然如此的話,那儒就助你一臂之力吧!”
這一幕被李儒看在了眼里,對此李儒顯得很是好奇,但也沒有說破和深究這緣由,選擇出來支持牛輔,催促董卓速度進軍,聽從牛輔的建議來。
“牛輔將軍所言極是,請主公聽從之!”
“恩恩,既然你們的想法一致,那就這樣吧,老夫即刻下令!”
牛輔的建議他董卓可以不聽,但是麾下智囊李儒的建議,董卓肯定是不會不接受。一聽李儒這樣一說,董卓立即表態(tài)。
“請主公吩咐,末將聽令!”
“請將軍下令吧!”
這個時候,按照慣例,底下的眾人,都全部站了出來,恭聽董卓的命令,亦如之前的樣子。
“段煨、胡軫何在?”
“末將在!”
“令你二人即刻選取五千精銳騎兵,一個時辰之內(nèi)跟隨老夫出發(fā),不得有誤!”,董卓點將下令道。
“是主公,末將遵命!”,接了董卓的命令之后,這兩個將軍沒有猶豫,立即下去準備去了。
這自然讓董卓很是滿意,又轉(zhuǎn)過頭對著末尾的徐榮下令吩咐道,“煩勞徐榮將軍帶領(lǐng)剩下的一萬五千人把守潼關(guān),不要廝殺,等待老夫的命令!”
被董卓授予看守潼關(guān)的重任之后,徐榮顯得很是激動,也十分的感動不已。當即跪伏于地,立即表態(tài)保證道。
“多謝將軍信任,請主公放心吧,潼關(guān)有末將把守,自然是萬無一失!”
“哈哈,快快起身說話,潼關(guān)有將軍,老夫無憂也!”,董卓要的就是這樣的結(jié)果,現(xiàn)在見目的達到了,自然很是開心得意。
這又讓徐榮一陣感動來,“謝主公信任,末將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呵呵,如此甚好,潼關(guān)就拜托將軍了!”
“末將得令!”
最后,董卓打發(fā)徐榮下去準備去了,“事不宜遲,將軍下去準備去吧!”
“末將得令!”,對此徐榮自然是接令,自去下去感動聽令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