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這邊已大將軍何進為首的士族勢力,和以張讓為首的宦官勢力,各自行動起來,眼看著一場大戰(zhàn),不對確切的來說,應該是火并就要上演了。
而這個時候,董卓的五千精銳也已經(jīng)殺到了離洛陽城不足百里的地方,一處不知名的土山附近,登上這座土山,依稀都可以看見洛陽高大聳立的城墻。
從潼關(guān)一路疾馳而來,只用了十天的時間,可謂是兵貴神速。走到了這里,洛陽在望,整個人馬也很是疲勞,自然要需要修整一下。
不需要董卓的吩咐,段煨、胡軫自發(fā)的就讓大軍在這里屯扎,好好的休整一下,等待董卓的下一步命令,大軍在出發(fā),進京勤王。
董卓對此自然沒有不同的意見,反而對此很是滿意,要知道董卓也已經(jīng)是個年過半百的家伙,這精力和體力已經(jīng)是大不如前,這樣高強度的急行軍,自然很是消耗體力,也需要好好的休息一下,來恢復元氣。
等大軍停住了之后,董卓當即丟下大軍,直撲早已經(jīng)扎好的中軍大帳,不管不顧的去好好休憩一下。接下來的所有事情,丟下了一句話,全部交給了李儒和牛輔來。
“哈哈,老夫十分的疲勞,先去好好休息一下,這里的大小事情就全部交給兩位愛婿了,你們看著處理吧。有兩位愛婿幫忙,老夫高枕無憂也!”
“李儒遵命,明公好好休息吧!”
“末將牛輔領命,請岳父大人放心吧!”
對于董卓的交代吩咐,李儒和牛輔不敢怠慢,趕緊出言應聲表態(tài)起來。之后,李儒毫不猶豫的領了命令,自去收拾大軍,好好的安頓大軍去了。
只留下牛輔一個人在風中凌亂起來,忍不住自言自語起來,顯得很是無奈,也十分的無可奈何。
“哎,又是這個樣子,這真的讓人很是無奈!”
“也罷,接下來也沒有什么其他的事情,本將軍還是也下去休息去吧,正好也梳理一下思緒來!”
說著,牛輔就朝著自己的營帳而去,這思緒隨著展開,也讓他好好的梳理一下,特別是將之前的事情,全部的梳理一遍來。
值得一提的是,一路上牛輔自然沒有閑著,在和李儒拉關(guān)系笑談的時候,也不時的從側(cè)面打聽一下,他根據(jù)歷史所熟悉的英雄人物,特別是屬于西涼,可以為他們所用的西涼人物。
而其中的佼佼者,也是牛輔的重點關(guān)注對象,自然非賈詡假文和莫屬,這個家伙,出身西涼,也是不折不扣的鬼才。
是三國歷史上數(shù)一數(shù)二的謀士,也可以和郭嘉、諸葛亮一較高下的頂級謀士,后世有著“毒士”稱號。也是三國歷史上,除了司馬懿以外,頂級謀士得以善終的代表人物。
作為對這段歷史很是熟悉的牛輔,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大才,為了岳父大人的事業(yè),也是為了日后的計劃,少不了要籠絡這個家伙,先收歸麾下才是。
有了這樣的打算之后,牛輔自然是不遺余力,也很是迫不及待的樣子,希望從李儒那里得到有關(guān)于賈詡的一切消息,一點都不能放過。
而李儒也沒有讓牛輔失望,從他那里也知道有關(guān)于賈詡的情報,瞬間就讓牛輔大喜所望,真的很是開心得意。
原來這個時候的賈詡已經(jīng)是出仕,還隸屬于董卓的麾下,現(xiàn)在西涼老家,董越大軍之中,充當幕僚的職位。
還和李儒是同鄉(xiāng),彼此之間也很是熟悉,可謂是知根知底。至于為什么只是小小的幕僚之職,這并不是李儒的嫉賢妒能,而是賈詡他自己的強烈要求。雖然李儒再三勸說,但賈詡都是堅持己見,不肯更改。
最后李儒只得放棄,心中很是無奈按照賈詡的想法去做了,只是交代董越將軍一下,讓他好好的照顧一下賈詡,不得怠慢。
現(xiàn)在聽到牛輔提起賈詡,李儒自然很有興趣,也打開了話匣子,就想著找到了可以傾訴的對象,將心中的煩惱和苦心,對著牛輔大吐特吐起來。
李儒的原話是這樣的來,“文和此舉真的讓儒很是不明白,不明白為什么文和會自愿擔任幕僚這樣的低位?還是一副甘之如飴的樣子,莫非是賈詡自甘墮落的嗎?”
這其中的原因,牛輔自然很是清楚,這并不是說他很是熟悉賈詡,對他十分的了解。只是在歷史上他賈詡就是這樣干的,不過是明哲保身,觀察可以投靠的諸侯罷了。
雖然知道原因,但是牛輔卻并不說出來,反而對著李儒笑道,“呵呵,這應該是所謂的書生意氣,他們謀士們自然有自己的性格,不必在意。再說了現(xiàn)在文和先生已經(jīng)成為我們西涼大軍的一員,自然跑不掉,無論什么時候,他都是西涼大軍其中的一個!”
“哈哈,不錯,這樣說來文和必然是跑不掉,也擺脫不了我們西涼的烙印來!”,牛輔這樣的觀點,自然讓李儒很是認同,也十分的開心不已。
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其他的牛輔自然不能多說,只是順著李儒的話,跟著笑了起來,“呵呵,文和先生必定會為我們西涼大軍所用,此誠無疑也!”
“不錯,哈哈!”
“呵呵,毫無疑問!”
其實關(guān)于賈詡,牛輔自然有他自己的想法,在他的心目當中,自己的首席謀士非賈詡莫屬,這并不單單因為賈詡的能力,更是因為現(xiàn)在他牛輔可以遇到的也就是賈詡一個,能收攏在身邊的也就是賈詡一個。
至于其他的諸如田豐、沮授、荀彧等,不過是霧中花、水中月罷了。這個道理,牛輔現(xiàn)在還不明白,等明白過來之后,就是慘痛的教訓。
其他的也和李儒談論了許多,都是有關(guān)于西涼大本營的情況,重點還是有關(guān)于董卓身價的情報。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如果對于自己都不了解的話,有何能收拾其他人,征戰(zhàn)天下來。
而隨著和李儒的細談,不但知曉了董卓的一切,也和李儒的關(guān)系,從之前的相互欣賞,都現(xiàn)在的無話不談,引為密友,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巨大的收獲。
也就在這個時候,從洛陽緊隨而來的情報,也接踵而至。不但打擾到了董卓的休息,也讓牛輔的計劃,不得不改變一下,一場更大的風暴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