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很快,蕭蕭娘就又進入了夢鄉(xiāng)。
三個月后。
在下霜之后,風玄木就把紅薯全部刨回家了。
他們吃了一段時間,現(xiàn)在已經(jīng)在地窖一邊騰出位置來了,這個位置不在地窖里面,而是外面,并且翻好了土。
沒錯,蕭蕭打算按著自己查的知識,準備培育紅薯藤,其實最好的是在地里,有東西蓋著,這樣培育的才會多,但是現(xiàn)在他們不確定,所以只是在后院里培育紅薯藤。
在后院,地窖口,蕭蕭和她大伯,一人說一人記。
“大伯,紅薯喜溫、怕冷、不耐寒,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2-30℃,溫度低于15℃時停止生長。不同生長期對溫度要求也有不同,芽期溫度宜在18-22℃,苗期溫度宜在22-25℃,莖葉期宜在22-30℃,莖葉期溫度不宜低于16℃,根塊期溫度宜在22-25℃。
紅薯喜光,是短日照作物。植株生長過程中對光能要求高。每天日照時間宜在8-10小時,充足的光照不僅可以促進開花、形成根塊,而且良好的光照還可以使較多的養(yǎng)分積累到塊根上,這樣紅薯接的塊大。
紅薯耐旱適應(yīng)性強,土壤持水量宜控制在60-70%,適宜的水分條件可以滿足不同生長期的需求。持水量過低會造成根系生長遲緩,造成弱苗、矮苗、病苗的出現(xiàn)。
紅薯土壤環(huán)境適應(yīng)性強。其根系發(fā)達、吸肥能力強,宜選擇土層深厚、土壤疏松、土質(zhì)良好、灌排能力強。
最后一點,我們需要早早的漚肥,等明年開春,要把肥上地里,這樣紅薯苗旺,后期才能接大塊紅薯?!?p> “蕭蕭,這個漚肥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大伯覺得自家的肥料可能不夠,因為這個時候,大家漚肥只是簡單的把糞便挖到提前備好的糞池,明年用木桶挑著送到地里,不跟現(xiàn)代,大家往地里施的肥幾乎都是干燥的,這樣會沒有那么臟瓶。
所以家里的肥需要干燥,也就是把麥稈等放進去,在堆些土才行。
不過土只能去山坡上拉了,現(xiàn)在家家戶戶都已經(jīng)把麥子種上了。
麥秸稈倒是挺多的,但是自家守著大山,山里有很多落葉,用來漚肥也是一個挺不錯的選擇的。
想到這,蕭蕭覺得事不宜遲,立馬把心里的想法給大伯說了一下。
風大伯心里是一萬個驚訝,但是就像蕭蕭說的那樣,樹葉落在樹根處,那樹長的就挺旺盛的,如果上到地里,莊稼也會長的挺好的。
大伯好似打開了一扇新的世界之門,他心里多了很多想法,但是因為還沒實驗,他暫時沒說。
即使蕭蕭再聰明,這會也不知道自家大伯心里早已千轉(zhuǎn)百回了。
蕭蕭得到大伯的肯定回答之后就離開了,這件事她就不再參與進來,畢竟她也只是紙上談兵,沒得什么經(jīng)驗,術(shù)業(yè)有專攻,這件事交給大伯,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蕭蕭從地窖出來之后,坐在院子里開始規(guī)劃自己后面的生活,畢竟現(xiàn)在雖然在村子里挺富足的,但是離自己想過的米蟲生活還有很遠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