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云山幾重

三月十一日

云山幾重 拿鐵貓頭鷹 665 2020-07-17 02:41:14

    下午六點收工回家,在冷風里等了半晌才想起春假沒有校車。男演員告訴我他改變主意不想來了,去取快件發(fā)現包裹不見了。包裹里是新買的羽絨被,春天的洛杉磯比BJ風還大。

  憂心忡忡地走回家里,險些被室友堆滿整個客廳的雜物絆倒。我裹著兩層薄毯子,一邊給制片發(fā)信息一邊就睡著了。陷入黑暗時隱約感到內在的自我在腦殼后面疾呼:還有一堆事情沒做!要是睡到了第二天可怎么辦哪!

  好在兩個小時后我就醒來啦,還點了印度菜吃。

  今天在朋友的set上吃到印度菜非常美味,于是專門記下了名字和電話要點同一家。結果太晚了,他們家羊肉沒有了,雞肉也沒有了。只好點了另一家的羊肉咖喱,等菜來時十分忐忑,怕它沒有之前那家好吃。想到魯迅有一篇雜文寫道:“夜里睡不著,又計畫著明天吃辣子雞,又怕和前回吃過的那一碟做得不一樣,愈加睡不著了。”

  頓覺社會十分溫暖,人類多么友善,深夜吃一盤咖喱,也能和先生這樣的人物心有戚戚焉。

  咖喱到了,果然并不好吃。

  ————

  明天不用早起!讓我多寫幾句。

  其實我很想多寫點什么,來記錄這段時間的生活的。但是最近好像表達欲都丟失了,手放在鍵盤上不知道能打什么。不知道以后回想起來,對這段時間能留下什么印象。

  事實上,我確實挺開心的,但是也確實是每天都在發(fā)生一些讓我抓狂的事情。我有種不倒翁一樣的性格,讓我在樂觀和悲觀之間永遠地占據著中庸地帶。如果發(fā)生了糟糕的事情,感到很難接受,我會想:這也是一種寶貴的人生經歷。如果沒有這樣的事情,我怎么體會這樣的感受呢?如果這種痛苦沒有長久地貫穿我,我又怎么會有機會去揣摩它呢?

  如果發(fā)生了很好的事情,讓我覺得很開心。我也會想:你根本不了解別人的生活,你只是以自己的角度出發(fā)得出這樣的結論。你有什么獨特之處呢?在別人看來,你也只是傻乎乎的背景板而已。你的沾沾自喜是多么可笑啊。

  在幾個小時前,我確定我十分沮喪。我在工作場地感覺到自己的工作受到輕視;處于一段尷尬的人際關系中;為無法作出完美的工作感到內疚;發(fā)現自己被用做免費勞力,但是并不知道如何脫身。

  這些事實仍然存在著,但是部分已經被我忽略,而那些復雜的感受已經被我遺忘了。當我寫這些的時候,我要努力回想才能記起那都是什么事情。

  期間也有一些讓我感到自我價值的事情。我現在都想不起來了。

  我寫這些并不是在分享生活的方式,我知道這并不是一種健康的處理情緒的方式。我是消極的,惰性的,負面的。我對來自自己和他人的贊賞永遠保持懷疑——坦白說,我根本不相信他們。我并不在意被侮辱,被占便宜,也可以接受自己處于弱勢的地位。

  有時我想,我這樣的心態(tài)來自于一種經濟層面上的優(yōu)勢:我不缺吃穿,沒有來自生活的風險。因此當別人用競爭性的心態(tài)來對抗我的時候,我往往會選擇退讓。我是否覺得自己實際上高于他們呢?這其實是個危險的觀點。因為在事實上,也許我的家庭背景并沒有更富裕,這只是一種惰性的心態(tài)而已。

  在競爭方面也是一樣。當別人表現出對我的才能的輕視的時候。我從來不覺得有必要進行自我捍衛(wèi)。他們不了解我。如果我們有機會合作,也許我們會有介紹的時候。如果未來我們并不會有交集,那我們對彼此都無關緊要,我又何必在意他們的看法呢。

  生活中,時不時的,我會想要展示自己,產生對觀眾證明自己的能力的沖動。兩種想法讓我平靜下來:

  1,即使你展示出了充分的自己,那也未必有多么出色。在世界上多的是更優(yōu)秀的夢想家。

  2,他們的看法改變了,那又有什么關系呢。他們的刮目相看對你的創(chuàng)作能有什么樣的幫助呢?

  未必每次都能見效。我仍然時不時地陷入自我表現的欲望之中。也許這是人類無法根除的劣根性之一。需要慢慢地打磨它。對他人展示自身價值的渴望,也許是一種激勵,但它并不是創(chuàng)作的根源。每當我回顧過去的作品時,時常為其中的自我展示感到尷尬:認為自己的想法“有價值”,是我們最常見的自以為是之一。這當然幫助我寫了很多東西。但是總的來說,我覺得這只是一種無益的虛榮心罷了。

  什么讓我們創(chuàng)作。什么讓我創(chuàng)作。我想要描繪生命中的創(chuàng)痛。人世間永恒的孤獨與連結。糾葛在一起的美與丑。指間的血與霧中的花。那些讓我沒有低于眾生,他人也沒有高于我的東西。那些我隱藏在其中,又能表露于外的痛苦。那些我看到,也能被別人看到的淚水。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