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叫做畢修的NPC妖道,是追云叟門下的孽徒,叛師背道,投在混元祖師門下,又從鳩盤婆處學得脫神解體之法,潛藏多年。
這天他用妖法攝了一個孕婦,在山凹中設起壇來,修煉一種叫做花煞神罡的魔功。
這花煞神罡在魔教諸功法中最為陰毒,專破五行神雷及各派飛劍,煉時又極神速容易。畢修見秘箓所記妙用,以為無敵,所以急欲煉成。
此法共煉七次,每次僅需兩三個時辰。之前他煉了五次,都平安過去。
煉到第六次時,因為孕婦胎兒多陰少陽,兩個生魂已攝取到手,厲魂逐漸堅凝,他忽然心動,唯恐有異派中人路過擾害。
于是他將飛劍放起,護著裝生魂的法器,原意是只要法器不遭損毀,別的無關緊要。
一遇有警,他立刻借著飛劍防護,取了法器退走,改日再另外覓地祭煉,也不妨事。
不料他那飛劍原是追云叟白谷逸的傳授,這一小心過度,正派人物都很熟悉,恰巧遇見楊瑾在空中路過,將大對頭招了來。
當畢修正在行法之際,忽聽一聲嬌叱,旋即百丈金霞帶著一道銀光,星飛電射,自天而下,來勢異常驚人。
畢修先后在追云叟、混元祖師和胡嘉門下多年,也是久經(jīng)大敵;又聽飛娘、胡嘉等妖人常道及楊瑾的行徑貌相,本就有些做賊心虛。
此刻再一見那道銀光,更是當年凌雪鴻常用之物,不知有多少邪魔外道,死在這銀光之下。
他料定來人必是凌雪鴻轉劫的楊瑾無疑,不禁大吃一驚,不敢亂施妖法抵擋,忙將保護法器的那道劍光飛上前去迎敵。
楊瑾天性嫉惡如仇,況且畢修是本門敗類,兩世深仇,恨之切骨。她知此人奸狡刁頑,動手時早有成算,特地將兩件法寶同時施為,使他措手不及。
如果只是寶刀銀光,畢修用本門飛劍,還可支持些時。那法華金輪是神尼芬陀的佛門降魔異寶,勢又迅急,如何能夠抵御!
劍光頓時化成一道長虹,剛飛上去將金霞銀光抵住,畢修正待伸手,取了法器遁走。就這瞬息之間,倏地眼前銀光奇亮,飛劍竟被裹住,絞在一起。
同時那百丈金霞由分而合,直向法壇上當頭罩下。
事出倉猝,萬分危急。
畢修如稍緩須臾,只要被黃霞籠罩,縱能用魔教中赤尸遁法僥幸逃得活命,也必帶重傷無疑。
還算他臨危知機,應變神速,一見來勢猛疾,自知萬無幸理,終是逃命事大,顧不得再搶壇上法器,急忙施展赤尸遁法,咬破舌尖,往上一噴。
立時法臺上冒起一片血光,煙霧蒙蒙中現(xiàn)出許多與畢修身貌相同的幻影,四散奔逃,真身卻從血光煙云中逃走。
楊瑾眼看敵人授首,一見這等情狀,還不知畢修已逃出圈外,只料是分身化形之法,大喝道:“無知妖道!這等障眼法兒,也敢賣弄!”
她一指寶輪,那百丈金霞便奔流激湍般向四面八方數(shù)百畝方圓分散開來,將幻影、法臺一齊罩住。
再喝一聲:“疾!”
金霞飆輪電御,疾轉數(shù)十百次,一聲爆響,壇上法器首先破裂,氛煙凈掃處,所有法壇上的幡幢及一切法器等品,全數(shù)絞為灰燼。
楊瑾先見許多幻影俱為金霞籠罩,無一漏網(wǎng),以為內(nèi)中當有真身,不及逃遁。
事后她仔細一看,幻影全滅,所毀之物各有痕跡,惟獨畢修尸首不見,更無絲毫殘余之跡,才知中計,吃他暗施妖法逃走。
她下手如此周密神速,竟仍未使妖道伏誅,心中好生不快。
就在此時,畢修突然飛回來,雙掌猛地一拍,頓時飛出一片璀璨的紅光,包裹住楊瑾的法華金輪,霎時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可惡!”楊瑾又驚又怒,卻不擅長虛空之術,根本不知道去哪里尋找畢修。
尋找一陣之后,她只得暫時舍棄法華金輪,依然往橋山圣陵的方向全速飛去。
………………
其實,那個搶走法華金輪的人,并不是畢修,而是李翎。
在畢修逃走的時候,李翎立即放出一只血神火鳥,偷偷鉆入他的體內(nèi),將他暫時控制住。
然后,李翎將一只血神火鳥幻化為畢修的樣子,去吸引楊瑾的注意力,而他本人則幻化為一片紅光,包裹住法華金輪,遁入虛空中。
以前在地球的時候,他看過一部電影叫‘蜀山傳’,里面有日金輪和月金輪,是昆侖派的至寶,他非常喜歡。
日金輪看上去像一個圓球,月金輪看上去像一輪彎月,如果日金輪和月金輪一起施展,威力倍增。
李翎將法華金輪拖入虛空之后,立即施展煉器術,用異火來抹去楊瑾留在法華金輪中的烙印,再將其改造成日金輪和月金輪的樣子。
這畢竟是個游戲世界,只要知道方法,并且能量足夠的話,要改造一件法寶,還是比較簡單的。
對,就是氪金,一刀秒升999級。
那只幻化為畢修的血神火鳥,一直悄悄的跟著楊瑾,將它的視野共享給李翎。
此時,李翎已將法華金輪改造成日金輪和月金輪,就算是楊瑾看見,也很難認得出來。
咻!
他踏著虛空步,按照血神火鳥發(fā)來的那個坐標,瞬間出現(xiàn)在橋山圣陵的外面。
前望橋山頂上,一座圣陵矗立在斜陽叢樹之間,四外荒寒,寂無人煙,靜蕩蕩的,不似有什么征兆。
此時楊瑾已飛到山腳,為表虔敬,便將遁光按落,先朝圣陵下拜,叩祝一番。
李翎略一沉吟,讓那只血神火鳥繼續(xù)監(jiān)視楊瑾,而他則踏著虛空步,悄無聲息地潛入圣陵中,走入了直達內(nèi)寢的一條長長的甬道。
石路修整,石壁堅硬,寶光照路,盡可通行。
不過他還是隱起身來,小心翼翼地前行。再行里許,便達內(nèi)寢,石門大開,內(nèi)中光焰熒然。
李翎施展心眼,四處一看,只見壁間有幾點金紅光華閃亮。
他近前一看,是幾支寶箭,箭鏃長有二尺,已沒入石里,有的釘在壁間,有的斜插在地上,每支長約丈許,全桿烏光錚亮,朱翎鋼羽,掩映生輝,形式奇古。
箭柄上發(fā)出碗大的金光,箭鏃未沒盡處,光赤如火。
在陵外甬壁間共是四支,射處石都紛裂,濺散滿地,看神氣似剛射出未久,知是內(nèi)寢中埋伏的神箭。
若是無人偷入,觸動玄機,決不至于發(fā)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