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院這邊,李承修聽著后院傳來的一聲聲錘擊聲,心里更是焦躁了。好像那錘子不是在石碑上刻字,而是在一下一下的敲他的心。
自從裴旻拒絕題寫“英烈亭”三字后,他至今還沒有找到合適的人來題寫牌匾。
說實話,李承修真的想把這件事做好。特別是李泌說皇帝不會生氣,他就更想把這件事做好了。
到底是正統(tǒng)讀書人出身,一想到能為皇帝、為大唐分憂,做起事來就格外的認(rèn)真。
“不知燕國公是否有意?”李承修試探著問道。
自家兒子深得燕國公張說喜愛,兩人有時聊天聊到深夜,就在一張臥榻上同睡。有這樣的交情,請他寫一副牌匾想來不難。
李泌搖搖頭,說道:“我那老友重疾纏身,不好拿這事去叨擾他?!?p> 李承修撓撓頭,有些無奈地說道:“那就只好去求你姑丈,看看能不能請到哪位尚書侍郎來題寫此匾,也好對得起那位不知名的英烈?!?p> “父親大人,你只想著找那些高官,就沒想想去求那位圣人嗎?”
“求那位圣人?”
李承修吃驚地看著李泌。求皇帝題寫牌匾,這件事他連想都沒有想過。
“即使他肯,誰去求他?”李承修搖頭說道。
“咱們呀!”
“咱們?莫開玩笑,咱們?nèi)绾芜M(jìn)宮求他,開不得玩笑?!?p> “誰說去宮中求他了?我們給他寫封信不好嗎?”
“寫信?”
“對呀,給皇帝寫一封信,連同那碑文抄了,一起送進(jìn)宮去?!?p> “上次求圣人書寫恩澤眾生,普惠大眾之事,是燕國公寫了表書,圣人是看在他的面子上才肯寫的。這次------”
“這次不用看誰的面子,就因為他是大唐的皇帝,他就必須寫。”
“泌兒,不得胡說?!?p> 李泌也不爭辯,只是嘟囔著“我是不是胡說,試過才知道”。
最后,李承修也只好試一試了。他先是以青上書院的名義,給玄宗寫了一封信。這是一封真正的信,信箋信封都是李泌親手準(zhǔn)備的。
信箋寫好裝進(jìn)信封后,李泌封好封口,然后在信封上端端正正的寫了“呈圣人御覽,青上書院緘”幾個字。
原本李泌想寫“圣人親啟”的,想想這不太可能,也就罷了。
“何人去宮中送此信?”
看到這封信已經(jīng)準(zhǔn)備停當(dāng),李承修說出了最關(guān)鍵的一個問題。
你以為每天放在皇帝面前的那些文書,是隨便一個人寫了就擺在他面前的嗎?
擺在皇帝面前的文書只有一種,那就是被稱為“上表”,或者說是奏本的東西。
這些東西只有大大小小的官員可以寫,然后經(jīng)過必要的程序,最后放在皇帝面前。
百姓之言,直達(dá)天聽,在這大唐是不存在的。所有事情,無論大小巨細(xì),都要經(jīng)過官員們的手筆加以潤色,才能讓深宮里那位知道。
李泌隨口說道:“既然是信件,就要走郵路。”
李承修覺得自己該行使做父親的權(quán)利了,不然,李泌指不定還會說出什么胡話來。
郵,李承修懂。《說文解字》上有解釋,“郵,境上行書舍。從邑垂,垂,邊也”。簡單點說,這郵就是邊關(guān)傳遞信件的機構(gòu)。
郵路?莫不是你要走驛卒的路子,讓這專門負(fù)責(zé)軍情傳送的機構(gòu)替你送這封信?擅自動用驛站專遞是要被殺頭的。
看到李承修臉色突變,李泌知道自己的話說的過于直接了,就趕緊又說道:“郵路嘛,自然是讓這封信游著去宮里?!?p> 李承修愣了一下,說道:“我兒是在囈語嗎?”
李泌一臉壞笑的看著他,說道:“父親大人不相信孩兒是不是?咱們可立一個賭約,若是父親大人輸了,就把那卷你珍藏在匣子中的鬼谷兵書借我一讀。若是孩兒輸了,任憑父親處置,絕不心生怨言?!?p> 李承修嗤笑一聲,心說這信就是能像“曲水浮素卵”一般飄在水上,也斷然不會自己游去宮中,這賭約自己贏定了。于是,他伸出手掌,在李泌伸出的手掌上“啪”的擊了一下。
“阿耶,何必如此大力?”李泌甩著被拍的生疼的小手抱怨著。
“滅你的浮躁之氣也?!崩畛行揞^也不回的說道。
這一日休學(xué),李泌和李嗣業(yè)、蘇煥一起出了書院。他們先是沿著朱雀大街向北,然后又在路上搭了一輛馬車,這才到了蘇煥說的那個地方。
那個在路上一眼就認(rèn)出李泌的人,將李泌抱下馬車后,便問他需不需要自己等著他們。
李泌卻笑著謝過他,擺擺手讓那人走了。
蘇煥想著回去的路甚遠(yuǎn),就有些擔(dān)憂的說道:“小先生可能走回去?”
不待李泌回答,李嗣業(yè)說道:“小先生若是走不動了,我自然會背著他?!?p> 李泌笑著說道:“若是我等今日運氣好,就能騎在馬背上回去?!?p> 兩人一聽都有些愣了,看到李泌開始從帶來的布袋里掏東西,兩人也不多問,趕緊開始幫忙。
沒一會,李泌便將自己花了一整天做出來的那個物件安裝好了。李嗣業(yè)看著那東西,問了一句“小先生,這是舟船吧”?
“是舟船?!闭f著,李泌抱著那艘寬窄都是一尺有余的雙層方舟向溝渠邊走去。
李嗣業(yè)趕緊一把拉住他,說道:“河水邊濕滑,我來放吧”。
李泌將方舟交給他,然后對蘇煥說道:“這里離宮城不遠(yuǎn),河水從這里流進(jìn)宮去,只是不知是流向哪處池水?!?p> “小先生,這舟船無論飄去哪處池水,想必見到此物的人也必將報告宮里管事的人。”
李泌點了點頭,看到李嗣業(yè)已經(jīng)下到溝渠旁,就再次問蘇煥,“你確定前面暗渠里沒有柵欄擋著?”
蘇煥很確定的點了點頭。
上一次休學(xué)外出玩耍的時候,這個倒霉的蘇煥失足掉入這處溝渠中。被流水沖出去一段后,他看到溝渠通到皇城墻根下的涵洞那里,并沒有柵欄擋著。
衣服濕透的蘇煥回到書院后,自然被武明娘以衣衫不整為原由收拾了一頓。李泌得知后便問他原因,這才知道那處涵洞的柵欄估計是年久失修,或是別的什么原因已經(jīng)沒了。
而李泌想起一個故事,就是宮中宮女與皇城外一位多情才子樹葉傳情的故事。那宮女在樹葉上寫了詩句,通過流水飄出皇宮,被外面的才子撿到了,又寫了詩句在樹葉上,通過流水飄進(jìn)了皇宮,被那位宮女再撿到。一來二去的,竟然成就了一段佳緣。
故事真假且不論,就說這才子為了撿到宮女順?biāo)h出的樹葉,和自己再放入流水中飄入皇宮的樹葉,就要圍著這偌大的皇城從北到南跑這么幾十次,估計也夠累的。
不過,兩情相悅,可能再多跑幾次也不覺得累吧。
蘇煥的遭遇,再加上這才子佳人的故事,讓李泌想出了這個利用溝渠流水將信件送入皇宮的想法。
李嗣業(yè)已經(jīng)把那艘雙層舟船放進(jìn)了流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