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來風滿樓。最近的一段日子,上京發(fā)生了很多事,關于朝局,他們有很多可以聊起的。有些我是懂得的,有些我卻也聽不大懂。
其實按照禮制,連殿下這般身份都不應該同朝臣論政,但國公似乎不是保守的性子,每每都可以同我們相談甚歡。國公懂得東西很多,文經(jīng)武律無所不通。當年他是陪著陛下奪這天下的人,見識和能力,自然是如今這朝堂上所有人都不能相及的。而這樣一個賢才,卻在陛下登基后主動請辭,去往滁地,或許這是國之大不幸。他有著我所曾接觸過的人都不具有的敏銳和獨特的觀察力,所想之深廣也異于常人。很多事情經(jīng)他一點撥,都變得豁然開朗起來。經(jīng)過幾次接觸,我心中對他油然而生出萬般的敬佩。
大箐最近同扶余打仗得了勝,玄菟的幾位官員便被陛下詔到了上京來得了賞。人人都在為此歡欣。我心里也是驕傲的。扶余的王上年輕氣盛,一心想著向外擴張。此一戰(zhàn)規(guī)模雖然不大,卻或許可以挫一挫他們的銳氣??蓢囊环?,卻讓我明白,這一仗,完完本本的顯示出如今大箐國力的空虛。
敖子秋同濊貊人定下了盟約,才得到了濊貊的兵馬錢糧的資助。大箐的鄰國很多,戍邊的兵力本就很分散,再加上如今已是太平慣了,很多原本出身將門的子弟也都不愿意待在邊關,所以邊防的人力物力,原竟比我們想的空虛。
陛下早知其中原委,以私通外國的罪名令太子殿下將敖子秋于城外杖殺,卻又迎了那幾位副將到京里入宴。我一時覺得有些膽寒。
國公只是平靜的陳述著,似乎早就見慣了這種把戲。
殿下卻忽然開口:“難怪宴上我談及同烏桓和濊貊共抗扶余時,那些將士的臉色都是那般……”
國公卻笑著搖搖頭:“那些人自顧都不暇了,哪里會為你考慮。他們也原都是世家的子弟,往玄菟去,不過是念著扶余一帶水豐土渥,如今局勢這般吃緊,本公可聽聞,就是最遠離朝堂的四皇子身邊,都聚著不少的人巴結著想要回京來。這些子弟一個個都想巴結著貴人重回京里來,哪個還念著什么家國大義呢……”
我心中生出了一種敬意??v然如今只有個虛銜,國公到底還是念著家國之事?!办枸嬂铣忌砣f里,天寒來此聽江聲。”,不知為何忽然想起這句舊詩??v然國公早就可以選擇逍遙度日,卻依舊未敢忘憂國。越發(fā)的,我從心底里敬佩起來。
他們又論起如今上京里的局勢。太子失勢,舊日里太子殿下身邊的近臣如今也是各懷著心思。殿下在國公面前并不遮掩:“李大人未免心急些……叫人翻出了舊事,空落個晚節(jié)不保的結局……如今大概是追悔莫及?!?p> 原太子太傅李慕德妄議時局、言行失當叫人彈劾便丟了官。我知道,李慕德是極直爽的性子,最為剛直忠誠,所以才會出言不遜,如此結局,不免令人唏噓。相比之下,太子太師甄勵行,總是圓滑和藹,論政時也總是委婉親善,不似李大人那般針鋒相對。如今他到了告老的年紀,在故土謀了田產(chǎn),安安穩(wěn)穩(wěn)的便享清福去了。對此殿下曾同我說過一句古語:“慕德不如勵行”,殿下方才進宮時,知道了二位大人,還以此作玩笑話,不想,如今卻真真是應驗了。
很多我所想不通的事,如今也有了解答。譬如,先前東宮的事為何陛下執(zhí)意鬧得那樣大,甚至把殿下牽扯進去。原本為了天家顏面,這樣的事,肯定是秘而不宣??v然這次九公主意氣用事,陛下總不至于也不顧全大局。終于我才明白,陛下這般,竟是無奈之舉。上京勢力錯綜復雜,難以平衡,太子不植親信,如今朝堂之上已是不知何人可用。陛下這么做,想來也是試一試如今的時局。未曾想過,如今天子也被迫使至此境地……
殿下曾援引前朝董妃的事跡規(guī)勸于九公主,董氏面對跋扈的倪美人反而是寬容以待,終于傳為佳話。沒有人再記得那個囂張美艷的小倪氏,董妃大抵也不曾在意吧……所以終于置身事外、獨善其身。殿下大抵是想以此規(guī)勸九公主對秋水的事也淡然置之,不知九公主,會不會懂。如今想起這件舊事,突然覺得有些好笑。董妃生性冷淡,容人至此,或許也是因為心里從未動情,而那個率真到讓人覺得可笑的女子,卻被最愛的人親手賜死、被后人傳言唾棄。這個故事,真是讓人唏噓??蛇@樣的故事,并不是故事啊。原來,反反復復,永遠都在上演。
我終于知曉那些我原不知道的事,這一刻我忽然覺得,于這一切,我不再是局外人了。
殿下起我的手,笑盈盈對我道:“阿和,你不是想要一個名字嗎?不如你跟著義父姓林,我們做兄弟。”
作家的話放不下了,但為了防止兒子被罵還是來解釋一下這個做兄弟的梗:這是許在拉攏和試探昭和。他很好的把握了昭和心里的弱點:敏感、希望得到最大限度地尊重(這是比較大條的九公主所無法捕捉的)然后許子若肯定是不會改姓的,拉昭和給姓也是為了向林表忠心,同時如果昭和跟了林姓,也就意味著“叛逆”小分隊中又加一員猛將。“做兄弟”,也算直擊昭和“心里的傷”吧……所以從這里開始昭和死心塌地跟著許子若了,因為這種所謂“尊重”和“獲得感”對于他來說真的是無法抗拒的東西,這是九公主無法給到的,也是現(xiàn)行條件下無法實現(xiàn)的,所以,此時他可能已經(jīng)默認了起事的合理性(“為自己做選擇”)。其實昭和一直是很糾結掙扎的,他放不下九公主的恩情,但又因為他認為那已經(jīng)是一種束縛而迫切希望改變,而此時另一個“有很大恩情”的許子若出現(xiàn),恰好解決了這種矛盾,所以昭和完全忠心于許,也是一種必然吧(并不全賴他的性格)。然而昭和還是有良心的,所以事發(fā)后自始至終一直在一種愧怍之中。(這個后面會有詳細的交代,還蠻虐的我覺得)
夭姽包
啊再次聲明一下文章中用到的地名部分是和歷史中的地名重合的,但本文是架空設定!作者也不是歷史迷,文章沒有歷史背景依據(jù)!沒有任何影射!各個地點的位置也與歷史中真實存在的不同!再說一遍這是架空文! 啊預告一下:枯燥的時局解析部分終于過去了!(dbq作者真的不太會寫權謀) 明天回到九公主視角,但……又有一位可愛的伙伴離開了我們……(哭哭) 然后預告一下,近期會出兩個特別篇特別視角講述。敬請期待! “慕德不如勵行”出自明詩:“誠以惜時不如立名,慕德不如勵行?!保@里做諷刺用。(總而言之,你看箐的官員如今都只想著明哲保身、顧惜身命,有識之士卻難為世容,這怕是絕大的諷刺吧) 解釋:皇帝叫許子若同去,一是叫他攔住九公主,二是借太子事件試探和敲打他(父皇真的是好爸爸!) 皇帝為什么重罰太子:一是因為確實很喜歡太子妃+要給虞家一個交代,二是知道太子是遭人算計,怒其無力招架。 董妃那個事九公主當然懂了,并且付出實際行動了(嗨聽不聽勸主要還是得看是誰說的是吧(手動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