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顛倒術,龍從火里出。五行不順行,虎向水中生。夫黑鉛、水虎者,是天地發(fā)生之根,乃有質而有氣也。紅鉛、火龍者,是天地發(fā)生之本,乃有氣而無質也。有質者,真鉛也,大陰月之精,為天地萬物育形之母。無質者,真汞也,太陽日之光,為天地萬物發(fā)生之父。
鉛汞之體,互相孽胤,循環(huán)不絕,可謂生天、生地,生萬物之祖宗也。古之至人,知神物隱于此,假法象而采取太陰之精,設鼎器而誘會大陽之氣,使歸神室,混混相交,交合不已,孽產(chǎn)無窮,而水中生魂,金中生魄,魂魄凝然,化為鄞鄂,交結百寶。
乾位為鼎,坤位為爐。鼎中有水銀之陰,即火龍性根也。爐內有玉蕊之陽,即水成命蒂也?;⒃谙?,為發(fā)火之樞機;龍居上,起騰云之風浪。若爐內陽生陰降無差,則鼎中天魂地魄留戀,青龍與白虎相拘,玉免與金烏相抱?;鸷蛘{停,煉成至寶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此所謂順去生人、生物。形化精、精化氣、氣化神、神化虛,此所謂逆來成仙、成佛。初關煉精化炁者,要識天癸生時,采時須以徘徊之意,引火逼金行,顛倒轉自然,鼎內大丹凝。
中關煉氣化神者,乘此火力熾盛,駕動河車,自太玄關逆流,至天谷穴,炁與神合,下降黃房。所謂乾坤交媾罷,一點落黃庭。上關煉神還虛者,守一抱元,以神歸于毗盧性海
......
蓋三關自有為入無為者,漸法也。修上一關,兼下二關者,頓法也。若徑作煉神還虛者,工夫列虛極靜篤時,精自化炁,炁自化神......”
數(shù)日后,紫府立,陰陽逆轉,元神神魂合二為一,一個紫色小人誕生在紫府之中,吞吐間日月精華隨之吸入體內,絲絲紫色包裹其身,有了虛伯相助,又有太陽太陰相幫,薛林的化神便顯得異常順利。
“夫龍虎交媾者乃三元合一之法也,所以會乾坤、交坎離、簇陰陽、合性命,使二者復變而為一。以至九宮、八卦、七政、六位、五行,四象、三才之生于二者,莫不皆歸于二矣。一者,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是也。大哉!一乎!以其流行謂之炁,以其凝聚謂之精,以其妙用謂之神。
......
儒家之教,教人順性命以還造化,其道公。禪宗之教,教人幻性命以超大覺,其義高。老氏之教,教人修性命而得長生,其旨切。教雖分三,其道一也。
儒曰:存心養(yǎng)性。
道曰:修心煉性。
釋曰:明心見性。
心性者,本體也。儒之執(zhí)中者,執(zhí)此本體之中也。道之守中者,守此本體之中也。釋之空中者,本體之中本洞然而空也。道之得一者,得此本體之一也。釋之歸一者,歸此本體之一也。儒之一貫者,以此本體之一而貫之也
......
若夫修道,先觀其心。觀心之法,妙在靈關一竅。人自受生感氣之初,稟天地一點元陽,化生此竅,以藏元神。其中空空洞洞。至虛至明,乃吾人生生主宰。
儒曰:靈臺。
道曰:靈關。
釋曰:靈山。三教同一法門,總不外此靈明一竅。蓋此竅乃神靈之臺,秘密之府。真凈、明妙、虛散、靈通、卓然而獨存者也。眾生之本原,故曰心地。諸佛之所得,故曰菩提?!?p> “交徹融融,故曰法界,寂靜常樂,故曰涅槃。不濁不漏,故曰清凈。不妄不變,故曰真如。離過絕非,故曰佛性。護善遮惡,故曰總持。隱覆含攝,故曰如來藏。超越玄秘,故曰密嚴國。統(tǒng)眾德而大備,爍群昏而獨照,故曰圓覺。其實皆一竅也。背之則凡,順之則圣。迷之則生死始,悟之則輪回息?!?p> 正所謂“儒而圣,道而玄,釋而禪,而妙用總持都歸一貫。上而天,中而人,下而地,而化機參兩豈外中虛?!苯?jīng)文就如同銘刻入薛林識海一般,一點點呈現(xiàn)而出,讓薛林心思通達,氣息分明,無數(shù)光影脫體而出,散布在四周,也紛紛盤坐著修煉起來。
青褐色的祖龍也不甘寂寞,騰空而起,在那吞吐修煉著,濃郁的太陽太陰之力讓薛林的修為穩(wěn)固下來,但變化最大的卻是天眼冰蟾,只見冰蟾的肌膚都變成了晶瑩剔透的玉狀,身形也整整大了一圈,向著東面吞吐修煉著,一道道精純的太陽太陰之力便被其收入體內。
翠光兩儀燈懸在半空,兩道燈芯纏繞而上,碧綠色的幽光將整個朦朧的空間都照得如同綠色翡翠一般,而在翠光兩儀燈的幫助下,祖龍,天眼冰蟾修為的精進速度更快,這燈簡直就是一作弊神器,完全避開了天劫一般。
血紅氣息在碧光中出現(xiàn),血光快速增長,很快便彌漫了整個朦膿空間,一縷縷恐怖的殺伐之氣從血色薛林身上散發(fā)而出,一顆血紅色的果子在薛林體內的道樹上成型,只不過極其細小,但散發(fā)出的玄奧氣息已遠非其他的花骨朵所能抗衡。
......
瑤光回到朝陽谷,便發(fā)現(xiàn)了端倪,桃林中無數(shù)仙桃無故消失,天吳尸身被快速吞噬,可她的修為卻并沒有達到預想中的地步,不由氣憤不已,布局多年沒想到卻是這樣的結果,顯然心有不甘,眼露兇光,隨即取出一面血紅色的青銅鏡,開始推演著。
可來來回回推演數(shù)次,都發(fā)現(xiàn)是朦膿一片,根本查探不清,瑤光極不甘心,面色凝重,吐出一口精血來繼續(xù)推演,結果適得其反,強烈的反噬讓她避讓不及,轉瞬間便臉色蒼白,一張俏臉瞬間變了形,心如刀攪,倒地昏迷不醒。
數(shù)月后,薛林從入定中緩緩醒來,“儒釋道,三教法門殊途同歸,道尊不愧為人教至尊。我以前不懂,如何取天地陰陽精華,凝煉內丹一法,居然也能突破金丹,元嬰,顯然是有大能暗中相助,能在不知不覺中相助,鬼族修為想必是府君,而玄法便只能是虛伯了。這功法傳回青云,想必青云便可高枕無憂了。”
看著那空寂的星空薛林不由得癡了,看來自己距離踏破虛空的境界又近了一步,創(chuàng)建紫府,陰神陽神合一,后續(xù)便是水磨功夫了,心念一動,一絲先天紫氣透體而出,其精純的仙元之氣讓人不禁著迷。
識海中的水墨山水畫活了起來,空間悄然變化,就如一個水波紋一般閃動起來,轉瞬間薛林便從原地消失,再次進了那個神秘的空間,經(jīng)過了長時間的一段黑暗之后,又來到了那個熟悉的河道邊,濃郁的仙靈力撲面而來,一股親切之意涌上心頭,就如同那遠游的游子回到老家一般。
薛林來到河道旁,盤坐而下開始修煉起來,不時間便進入了入定狀態(tài),翠光兩儀燈脫體而出,將周邊都照得如翡翠一般,而周邊濃郁的仙靈氣蜂擁而至,瞬間便被包裹成一個白色玉繭,無數(shù)光影也脫體而出,或盤坐凝練神魂,或演習劍技,或演練步伐,或演練殺道,或運用法相熟悉神念攻擊
......
“谷者,天谷也。神者,一身之元神也。天之谷,含造化,容虛空;地之谷,容萬物,載山川。人與天地同所稟也,,亦有谷焉。其谷藏真一,宅元神,是以頭有九宮,上應九天,中間一宮,謂之泥丸,亦曰黃庭,又名昆侖,又名天谷,其名頗多,乃元神所住之宮,其空如谷,而神居之,故謂之谷神
......
《黃帝內經(jīng)》云:天谷元神,守之自真。言人身中上有天谷泥丸,藏神之府也;中有應谷絳官,藏氣之府也;下有靈谷關元,藏一精一之府也。天谷,玄宮也,乃元神之室,靈性之所存,是神之要也。圣人則天地之要,知變化之源,神守于玄宮,氣騰于牝府,神氣交感,自然成真,與道為一,而入于不死不生,故曰谷神不死,是謂玄牝
......
在人為呼吸之氣,在天為寒暑之氣。能改移四時之氣者,戊己也。春在巽,能發(fā)生萬物。夏在坤,能長養(yǎng)萬物。秋在乾,能成熟萬物。冬在艮,能含養(yǎng)萬物。故學道者,當取四時正氣,納人胎中,是為真種,積久自得,心定,神定,息定,龍親虎會,結就圣胎,謂之真人胎息。
夫道,太虛而已矣。天地、日月皆從太虛中來。故天地者,太虛之真胎也。日月者,太虛之真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