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

地仙的修煉手冊

第七十九章夢幻之蝶

地仙的修煉手冊 筆下紙張 2010 2020-10-10 16:00:03

  荻陽看著一臉非常認真的李梅,又看了看賀鶇幾人也非常想要知道答案的樣子,就立馬知道自己裝大發(fā)了,自己也不知道有什么夢蝶,這只是自己隨口一說而已。

  荻陽這次也只能硬著頭皮繼續(xù)將夢蝶的來歷續(xù)編一下,于是就接著說道:

  “這夢蝶生于長明界之中,自以一種名為依莎螻蟻之軀夢化為這夢蝶,此神蝶長于長明界,卻以夢境能量為食,長居于幻界之中,因此這神蝶神蹤隱匿,常不顯于世人之前,只有那童真無邪、內(nèi)心純真的兒童才有緣可見”。

  王殤聽完荻陽講述完之后,不禁連發(fā)感慨的說道:

  “這夢蝶居然如此之奇特,誰又能想到這夢蝶竟是螻蟻之軀所化,真是奇特?zé)o比,世界之大,真是無奇不有”。

  只是眾人不知道的事,此長明界不知何時出現(xiàn)在了一個未知的宇宙之中,此宇宙生靈也不知此界又何時出現(xiàn),又因何人出現(xiàn),只是有金仙道君欲探查此界,可此界又虛幻飄渺,不可觸摸。

  只見此界中只有兩種生靈,一為螻蟻,二為一種不知名的彩蝶,而此蝶能以夢境能力為食,顧被此方宇宙稱為夢蝶。

  只是在此方宇宙中不知名的世界中有一道人突然感慨說道:

  “又要有修士成就大羅了”。

  ……

  這一切也只在荻陽講述完事情經(jīng)過后才出現(xiàn)的,眾人也不知因他們的好奇而產(chǎn)生了一個真實而又虛幻的世界。

  只是這一切又與眾人無關(guān),也只等在場的某位修士成就大羅之時,此界才能真實不虛的出現(xiàn)在諸天萬界。

  ……

  賀鶇幾人聽完荻陽的講述后無不感慨萬千,無不稱奇,這萬界居然有如此之奇事。

  張濟也不禁感慨萬千的說道:

  “是啊,這諸天萬界如恒沙不可勝數(shù),尋常修士只知一二世界就引以為傲,而我輩修士也就多了解十幾世界,而這諸天之中世界何其多,我等又能覽幾何?”

  王殤最聽不得張濟這般悲觀,于是忍不住呵責(zé)說道:

  “張濟你何須這般悲觀,須不知我等又何其幸哉,這大千世界竟在我等五人掌握之中,我等只需傳道為眾生啟迪智慧,得到此界天道認可,即可掌握權(quán)柄,到時候再此界中我等又跟金仙道君有何區(qū)別”。

  賀鶇也有些聽不得這張濟悲觀之語,也忍不住的勸說道:

  “是啊,張濟怎不能安然對待這人生之樂事,有何須太過于悲觀。我輩修士修的就是一個逍遙自在,隨心所欲,何來這種小丈夫之氣,又何來這種悲觀憫人之氣”。

  “我自知我輩修士修的就是這逍遙二字,可諸位道友可否真的逍遙否?”

  張濟說完環(huán)視眾人,看其都沉默不語,又接著自顧的說道:

  “南華真人有言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然吃鯤鵬之鳥尚需水擊三千里才可摶扶搖而上;我等元神真人不食五谷,吸風(fēng)飲露,乘云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可我等仍需居于一界,受人掣肘,奔波于大道之路,何其不幸哉?”

  荻陽聽見張濟此番之話,也不禁流露出悲觀之色,但也只是一閃而逝,隧更加堅定自己的道心,于是也去論道一二:

  “道友豈不聞,自助者,天助之;自棄者,天厭之。我輩修士雖奉行太上道祖之言無為而治,然太上道祖有言道常無為而不為,我輩修士不主動追求這逍遙,而又可坐等這逍遙二字從天而降乎?”

  荻陽也沒有顧眾人的反應(yīng),又自顧自的接著說道:

  “道本無名,逍遙二字近乎道矣,我等修士哪個不奔波于追求大道之路,我等所求不過逍遙,然我等修士追求的過程難道就不是逍遙嗎?又何必只求那參天大道,而忘了這路上之竟,豈不是舍本逐末乎?”

  “好好好,道友之言當真是醍醐灌頂之言,此一言一改張濟頹廢之氣,換此壯志豪情之言?!辟R鶇一發(fā)感慨說道。

  大道之求何其至多,然又有幾人能坐看云起時,絕大多數(shù)都云卷云舒,前浪被后浪所推,何其艱難??!

  “我等之言多是浮夸之言,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又不能不信,我輩修的不是唯心之道,無須信與不信,只需行與不行而已”,李梅也感慨的看著遠處的爆炸聲說道。

  遠處之景,無可描述,陰陽相濟,天地黯然失色,大音無聲,眼前之色就是道的化身。

  這陰陽相濟之景,讓荻陽五人不禁沉浸其中,感悟于道,沉浸于陰陽之變中。

  “道不遠矣,朝問道,夕可死矣乎?”荻陽大聲感慨說道。

  ……

  時間一點點過去,轉(zhuǎn)眼間荻陽五人已在此停留了近半月之數(shù),直到遠處恢復(fù)平靜之后五人才決定要離開此地,繼續(xù)前行。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荻陽五人朝著遠處一路駕云而去,所過之處無不歡聲笑語。

  ……

  賀鶇看著一路上遇見過得一切,對著眾人悠悠說道:

  “諸位道友可否發(fā)現(xiàn),我們這一路駕云而來所過之處無不都是巨獸橫行,不見任何渺小之物。即便那蚊蟲也如烈犬般大小,只怕在此界傳道甚是不易啊”。

  “何止是不易,這一路上遇見的生靈雖有不缺乏靈智者,卻唯獨缺了那靈性,只有靈智卻只如五六歲的兒童,又有何用?”張濟也如此應(yīng)和的說道。

  荻陽看著幾人憂愁的模樣不禁勸解說道:

  “要真是生靈如龍有何須要我們來這里,好歹也是一個大千世界,只要我們能堅持下來成仙作祖也不是問題,一切都貴在堅持而已!諸君當共勉之!”

  “道友說的極是,我們就是為了克服困難而來,有何須這副怨天尤人的模樣”李梅在旁邊勸說道:

  “當年我以金丹修為奔赴域外戰(zhàn)場時,早就視死如歸,那戰(zhàn)場之慘烈,遠不是這安逸之界可比,有何須怨言”。

  ……

  “諸位快看那遠處之景”荻陽突然用手指向遠方大聲說道。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