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翰沒想到,光是煉制回氣丹這種最常見的一階丹藥,就這么難。
五天后。
經過了不知多少次的失敗。
付出的成本已經有一千多塊靈石之后。
方翰的心態(tài)已經無比淡定。
甚至可以說佛系了。
依然是熟悉的程序。
預熱,操控火焰,一一加入靈藥。
他的動作已經行云流水,很是自然。
肌肉已經形成記憶。
靈藥在分層次緩緩的融化。
“這個度可以了”
他的內心已經完全淡然,很自然地再催動法力,火焰變幻形狀,著力融化靈一味靈藥。
十幾息之后,看液態(tài)差不多了,就再下一種。
在主藥加入并融化之后,這就成了一個大鍋燴的模樣。
方翰再催動法力,火焰力度變得中正平和,青綠色的靈液開始融合。
他利用神識,淡定地觀察,盡量把靈液里的藥力都均勻的融合起來。
整整一炷香后。
他微瞇的雙眼,猛地一睜。
“凝!”
他手指丹訣猛掐,一道精純的法力打入丹爐之中。
這一次,丹爐里傳來一陣清脆的響聲。
而不是以前好幾次那種雜亂無章的炸響。
難道說。
他心中一跳,急忙維持住丹爐里的溫度平衡。
終于,一陣清香從丹爐中傳來。
打開丹爐蓋子。
只見里面躺著二十多粒丹藥,其中有一半以上都是黑乎乎的廢丹。
只有七顆是青綠色,泛著清香的丹藥。
正是回氣丹。
“成了!”
方翰心中一喜。
沒想到有近三成的成丹率,他已經比較滿足了。
經過這么多天無數次的失敗,他煉丹終于首次成功了。
此刻的他,雖然喜悅,但是也并不是多么激動。
可以說,煉丹同時也在錘煉他的心境。
這是他在煉丹過程中的一個重大收獲。
“一階靈丹的煉制過程和手法?!?p> “大同小異?!?p> “接下來,我只要勤加練習?!?p> “基本就不會再失敗,而且成丹率會提高?!?p> “等到完全有把握后,我再煉制定顏丹?!?p> 方翰心中暗道。
定顏丹是他答應送給黃姓女修,并交換對方的回春術。
這定顏丹雖然也還是一階靈丹。
但是其中主藥定顏草,必須百年份以上才行。
方翰在落日密林之中只找到了一株,移栽在仙府靈田之中,算來已經即將達到了百年份。
又過了十余天左右的練習之后,方翰對于煉制大部分一階靈丹,已經很有把握了。
能煉制一階靈丹,已經算是一階煉丹師了。
方翰目前又是囊中羞澀了。
之前的獲得的靈石,在購買法器裝備,還有煉丹爐,煉丹術,以及在煉丹成本上的花費。
所剩已經寥寥無幾了。
而仙府洞天之中,只有從落日密林之中得到的十幾株靈藥,達到了百年份,并且還在繼續(xù)生長。
他進入仙府洞天,開始打理靈藥。
正在這時,突然間,他心中一動。
元神回歸肉身。
單手一揚,小院門外一張傳音符飄了進來。
卻是鄭榮發(fā)來的。
原來明晚在城西歸一齋中,有一場低階散修之間的交流會。
用來交流一些彼此之間的修煉經驗心得,還有就是交換所需資源。
方翰一直以來,都是獨自摸索修煉。
這種練氣修士之間的修煉經驗心得,自然對他是很有用的。
更何況還有可能碰上自己所需要的寶物。
所以,他只是略微考慮了一下,就決定前往。
反正在仙城之中,安全基本可以保證。
第二天傍晚。
按照傳音符上的約定。
方翰乘坐獸車,來到了城西的歸一齋大門外。
老遠就見到鄭榮站在門口。
一見到方翰下車。
兩人就迎了上來。
“哈哈,方道友,你可來了?!编崢s笑著上前拱手道。
“既然是鄭兄相邀,豈敢不來啊?!狈胶惨不囟Y笑道。
“方道友,你和黃師妹沒下文了?”
“你想什么呢,我和黃師妹是一見如故?!?p> 兩人打著哈哈,走進了歸一齋。
走過一個小橋流水,古色古香的院子,兩人來到了一個裝飾典雅,點著靈香的大廳。
大廳之中,擺著一個橢圓形的大桌子。
而周圍則有三十來張椅子。
其中一半還多,已經坐上了人。
鄭榮和其中不少人認識,進去后打了招呼后,就領著方翰進去坐下了。
方翰眼睛一掃。
只見大廳正中的椅子上,坐著一名面色清瘦的白須老人,只見他一身皂袍,面帶和善的笑意。
“這位是我們云葉仙城中,頗有名望的散修,山陽道人。”
“這交流會就是他發(fā)起的?!?p> “練氣九層?!?p> 鄭榮向方翰低聲說道。
練氣九層?方翰心中一凜,面色微變。
“山陽道長做事一向公允,不必擔心?!彼坪跏强闯隽朔胶驳膿模崢s笑著說道。
而在山陽道人身旁作者的,還有兩名修士,分別是一名中年儒生還有一個面色陰沉的六旬老者。
修為一個練氣七層,一個練氣八層。
實際上,作為資質尋常的散修來說,能修煉到練氣七層,八層已屬不易。
可以說,云葉仙城之中大多數的散修,都是只能達到練氣中期。
過了一會之后。
又接著來了七八人左右,大多是練氣中期的散修。
像方翰這種練氣三層的,在這里面是修為最低的。
此時在場的人已經滿了三十人了,居中坐著的山陽道人,看估摸著沒人來了。
站起身來朗聲說道:“諸位,在下是這次交流會的發(fā)起人,山陽道人?!?p> “這次舉辦交流會,比較倉促,所以到場的人不多?!?p> “那就由在下先開始,講述自身修行上的心得和經驗吧。”
山陽道人的聲音富有磁性,徐徐開口。
在場的所有人,都凝神傾聽。
畢竟是練氣九層的修士,他的修行經驗和心得,對于在場的人來說,算是很寶貴了。
山陽道人,主要是側重修煉時避免一些誤區(qū),尤其在行功路線,還有對天地靈氣吸收煉化時的需要注意的地方。
這對方翰來說,很重要。
接下來就是一旁的中年儒生,他講的主要是怎么凝練法力,爆發(fā)出最大威力。
這也讓方翰受益頗深。
再下來的那位面目陰沉的六旬老者,主要是講述一些廝殺中的經驗,包括與妖獸廝殺時的經驗,其中不乏一些比較下作的手段。
在場很多人面色有些不自然,但方翰聽得卻是有滋有味。
接下來的眾人當眾,有講述法術修煉的經驗,有講述穩(wěn)定修為,錘煉心境方面的經驗。
也有講一些在仙城之外,楚國其他地方,甚至楚國之外的風土人情,還有特別的經歷,這讓方翰也受益匪淺。
不知不覺,一個多時辰過去了,輪到了方翰講述自己修行的經驗。
這下就尷尬了。
他一個練氣三層,那點可憐的修行經驗不值一提,靈魂也是初來此方修仙界的人,也沒有在外游歷過,總不能說在地球上的一些人文軼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