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葉風睜開眼睛已經(jīng)是下午了。
葉風看了一下鐘,大約睡了一個小時左右,因為自己午睡前沒有看鐘表,所以無法精確到具體時間。
葉風原以為自己不會睡著的,畢竟他昨天睡了那么長時間,而且睡前腦子里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想法。
畢竟有補覺這一種說法,所以葉風感覺自己很難睡著,不過現(xiàn)在葉風倒是有些懷疑這種說法了,畢竟自己親身經(jīng)歷沒有證明這種說法。
至于睡前亂想更是睡覺的大忌,最多的說法還是讓人放空腦袋,什么都不去想,集中精神,這樣不一會就能睡著,不過也有說法,說腦海中亂想也是睡覺的一種好方法。
至于其真假,這個葉風就不清楚了,他兩種方法都試過,可惜都沒有起多大的作用。
在葉風看來兩者的作用都差不多,可能兩者都有用,也許都沒有用,每個人的看法不同得到的結(jié)果也是不同的。
不管怎么說葉風之前還是睡著了,最有可能的還是生物鐘的作用。
不過現(xiàn)在葉風都已經(jīng)醒來了,再想這些也沒有多大的用處了,還是想想自己接下來應該做什么吧!
要在這里呆上四五天,如今只是第一天,時間過得真是太慢了,真是希望這五天能夠“嗖”的一下跳過,然后再次踏上旅途。
理想太豐滿,現(xiàn)實太骨感。
現(xiàn)在還是想好接下來的事情怎么做吧!
要不出去淘幾本書回來看,屋內(nèi)剩下的書都是很無聊的那種,而那些有趣的書葉風都已經(jīng)看過一遍了。
葉風看書有個怪癖,就是書基本上都只看一遍,葉風可不是那種因為看一遍就能記住的家伙,他只是一個普通的人。
其實葉風自己也不知道這樣子做的原因,不過如果有人問起葉風已經(jīng)想好了怎么回答,世界上的書有那么多,如果我一本書看兩遍,我不是少讀了一本書嗎?所以我要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盡可能的多看一些書籍。
這就是葉風準備的答案,雖然不是真正的答案,但是也能說出去口,讓人眼前一亮。
其實葉風之前也有本第二遍剛開始看的一本書,畢竟與無趣的書比起來葉風情愿看第二遍的書籍,所以葉風只是口頭上說說,真是情況自己也不了解,也不想去了解。
這倒也是人之常情,如果你去問一個人他問什么要這樣做的原因,他回答你的有80%都是虛假的,不是他要這樣做的真實原因。
葉風不知道這是真的還是假的,這個小知識也是葉風從書上看來的,不過卻是一本很無聊的書。
因為自己現(xiàn)在也有相似的經(jīng)歷,所以這個小知識點才會慢慢地從腦海中浮現(xiàn)。
葉風躺在床上思考了一會,收一收發(fā)散的思維,也適應一下現(xiàn)在的情況,以及把自己在睡覺時的思維模式給忘卻。
又等了一會,葉風才開始從床上坐了起來,穿好自己的外套,這才站了起來給自己洗了把臉。
葉風站在水盆后面,而前面確實一面鏡子,從鏡子中可以看到無精打彩的自己,一臉倦容。
葉風急忙用手把水潑到臉上,打濕了自己的臉頰,又用雙手在自己的臉上揉來揉去,當然此時雙手是濕漉漉的,等到自己揉了五六下,葉風拿起搭在架子上面的毛巾,對著鏡子擦了擦臉。
不得不說洗臉之后確實顯得自己很精神,簡直不像是同一個人。
……
葉風自己獨自一人下了樓,走到了大廳里,此時人數(shù)倒不是很多,葉風隨便找了一個桌子坐下。
也不知道高陽醒了沒有,給我再講講一些我沒有聽說過的事情,那該多好??!
對了,也不知道這個客棧里為什么沒有說書人,要是有了說書人,客棧的氛圍也就再次火熱了。
或者自己出門找一家有說書人的客棧也是不錯的選擇,當然最好自己還是到一些路邊攤子上找?guī)妆竞每吹臅?,然后再聽一聽故事?p> 你還真別說人家就說書人是吃得那一碗飯的,唯有故事說的好,這才有小錢錢不斷地流入到自己手中??!
而且講的那叫一個引人入勝,聲音蘊含感情,雖然故事的真假尚可存疑,不過這些都不重要,如果想要打探情報,還得去專門的地方。
那里有江湖中準確性第一的情報,所以大多數(shù)人去買情報還是去風雨樓去買,這件事情葉風都知道,可見風雨樓之名流傳之廣。
不過葉風現(xiàn)在還是沒有決定要不要出去玩,葉風還是有些害怕自己一出去就遇到刺殺,雖然高陽說這種幾率很小,可是葉風還是有些擔憂。
也不知道高陽派出去的人到底怎么樣了,接到任務了沒有?
最好把這個事情給解決了,這樣出去最安全,不過看高陽的樣子,至少停留在這個嘉雙縣的時間是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
對了,還有那個無名路人的家鄉(xiāng)基礎(chǔ)設(shè)施建設(shè)這件事也要快速完成,不過這件事情其實也不需要派人去一趟,只要和管這個建設(shè)的帝國部門說一下就可以了,他們巴不得天天有這樣的事情,這樣有利于民生的問題,一般都是一路綠燈過去。
最好自己在嘉雙縣的這四五天內(nèi),把這兩個問題都給解決了,這幾天內(nèi)要緊的事情也就是這兩個事情,其余都是一些平常的小事,不如這兩件事情重要。
一會還是要催一下那個黑衣侍衛(wèi),最好讓他拿著我的證物去找帝國的專屬部門,實在不行也可以去對策局看看,畢竟傳言說得好,不管什么事情,對策局都能插上一手,不管什么事情你都能看到對策局的人。
這極大可能是帝國部門相互之前的齷齪,相互攻擊,否則誰有那么大的膽子直接去議論對策局,畢竟江湖中人可怕這個帝國部門了,其次才是軍部。
不過這也側(cè)面了推動了江湖對策局在百姓之間的地位,所以一直以來也沒看見對策局的人去專門澄清自己的工作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