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字涉,是陽城人。吳廣,字叔,是陽夏人。陳勝在年輕的時侯,曾和其他人一起給富戶耕田。有一次當(dāng)他午休走到田埂上休息時,感慨了一番,說:“假如將來誰富貴了,大家不要相互忘記了。”和他一起受雇的青年人都笑著回答:“我們只不過是給地主耕田的長工,哪里能富貴呢?”陳勝手拄著鋤頭,仰天嘆息道:“唉!燕子、麻雀這類小鳥怎么能理解鴻鵠的遠大志向呢!”
公元前209年7月,秦國征調(diào)平民去防守漁陽,一共有九百人駐扎在大澤鄉(xiāng)。陳勝、吳廣作為屯長,編入其中。恰逢天降大雨,道路泥濘不通,陳勝、吳廣估計已經(jīng)誤了到達漁陽規(guī)定的時間。過了規(guī)定的期限,按照秦國律法有連坐之罪。
吳廣跟陳勝商量:“咱們一起逃走吧!”陳勝搖搖頭,說:“如今逃走也是死,揭竿而起也是死,同樣都是死,我打算豁出去了?!眳菑V向來佩服陳勝,就許諾跟陳勝一起反抗暴秦。
陳勝先是給吳廣進行頭腦風(fēng)暴,說:“天下受秦王朝統(tǒng)治之苦已經(jīng)很久了。我聽說胡亥是始皇帝的二兒子,不應(yīng)該他來繼位,應(yīng)該繼位的是長公子扶蘇。扶蘇因為屢次直言進諫,被皇上厭惡,就派他領(lǐng)兵在外地駐守。如今據(jù)說公子扶蘇并沒有罪責(zé),卻被胡亥殺害了。老百姓都知道他的賢德,卻不知道他已經(jīng)死了。項燕原是楚國的將軍,戰(zhàn)功赫赫,楚人都很敬仰他。有的人以為他已經(jīng)死了,有的人以為他逃亡在外?,F(xiàn)在我們冒用公子扶蘇和項燕的名義,向天下人民發(fā)出起義的號召,應(yīng)該會有很多人跟隨我們。”吳廣覺得陳勝說的很有道理,但是又十分恐懼,就說:“咱們找個算命先生給咱倆測一測吧!”
于是他倆就去占卜吉兇。吳廣問算命先生:“我們二人決定做一件大事,還請先生幫我們占卜一下能否成功?!?p> 秦法殘酷,百姓怨聲載道,想造反的人數(shù)不勝數(shù),只是迫于秦兵強悍,誰都不敢起義罷了。占卜的人猜到了他們的意圖,掐算著手指,仿佛進行推演。過了一會,做出推測完的模樣,說道:“你們所求之事必然成功,未來一定不可限量。然而你們應(yīng)該先向鬼神請求趨福避禍之法?!闭疾穾煂﹃悇偈沽艘粋€眼色,道:“需要有上天的指示才行??!”
陳勝、吳廣很高興,回去后揣摩占卜人所說上天指示的意思。吳廣看著陳勝:“什么是上天的指示呢?”陳勝說:“這是教我們先在眾人中樹立威望?!标悇儋N著吳廣的耳朵,跟吳廣耳語一番。吳廣笑容綻放,眉目之中流露出敬佩之色。
吳廣按照陳勝所說,用朱砂在幾塊白綢子上寫了“陳勝王”三個字,然后裝作買魚混進漁戶之中,又將帛書塞進漁戶捕到的魚肚子里。大澤鄉(xiāng)的隊伍中有人買魚回來煮著吃,發(fā)現(xiàn)了魚肚中的帛書,對這事非常驚恐,消息也一點點就傳開了。
夜深人靜的時候,陳勝又讓吳廣到附近一處破亂不堪的古廟里,在夜里點燃起篝火,模仿狐貍的聲音嚎叫:“大楚興,陳勝王。”幾百人在深更半夜聽到這種鳴叫聲,都十分驚慌。第二天早晨,士卒中到處議論紛紛,都指指點點地看著陳勝,都覺得陳勝不是一般人。
吳廣在眾人之中人緣很好,同行的人都很認(rèn)可吳廣。陳勝買了幾斤酒,找押送隊伍的縣尉醉酒一起飲酒??h尉醉酒之后,吳廣故意多次在縣尉面前說耽誤了日期不如逃跑??h尉一再喝止吳廣,吳廣就越是呼吁更多的人??h尉果然在大怒之下鞭打吳廣??h尉此舉,正中吳廣下懷。吳廣趁著縣尉醉酒后腳下不穩(wěn),奮起奪劍殺死了縣尉。陳勝也突然出手,跟吳廣一起殺死了另外兩個官兵。
陳勝召集眾人說:“諸位在這里遇上大雨,必然會耽誤期限,誤期按規(guī)定可能要殺頭。即使不被殺頭,但將來戍邊死去的肯定也得十之六七。大丈夫不死便罷,要死也要死的風(fēng)光,王侯將相難道都是祖?zhèn)鞯膯?!”陳勝作為傳銷界的鼻祖人物,很快就得到了眾人的認(rèn)可,九百人都愿意跟隨陳勝起義反秦。
陳勝就打著公子扶蘇和楚將項燕的幌子舉行起義,以順應(yīng)民眾的愿望。幾百人都露出右臂作為標(biāo)志,號稱大楚。他們用泥土堆起高臺用來宣誓,把將尉的頭當(dāng)作祭品。陳勝自己做為將軍,封吳廣做都尉。首先進攻大澤鄉(xiāng),然后又攻打蘄縣。取得蘄縣后,陳勝派葛嬰率兵占領(lǐng)了蘄縣以東的地方。铚、酂、苦柘、譙幾個地方,漸漸地都?xì)w屬陳勝所有。他們一邊進軍,一邊征發(fā)百姓擴大隊伍。等到了陳縣,已有兵車六七百輛,馬匹一千多,士卒數(shù)萬人。
陳勝攻打陳縣時,郡守、縣令都不在,只有郡丞領(lǐng)兵與起義軍在城門下作戰(zhàn)。郡丞兵敗身死,陳勝的起義軍進入城中占領(lǐng)了陳縣。
張耳,是魏國大梁人。他年輕的時候,曾做過信陵君的門客。張耳曾因禍被消除本地名籍,在外逃亡,來到外黃。外黃有一女子,出身豪門,貌美如花。這個女子的丈夫非常愚昧,得罪了很多官員。女子忍受不了就逃跑了,去投奔她父親從前的門客。她父親的門客跟張耳很熟,介紹美女改嫁給了張耳。張耳這時剛從困窘中擺脫出來,女子家資豐厚,張耳受用不盡。因此張耳才能招募千里以外的能人異士作為門客。后來張耳又在魏國外黃被推薦做了縣令,名聲也響亮了起來。
陳馀,也是魏國大梁人,愛好儒家學(xué)術(shù),曾多次游歷趙國。因為陳馀有才華,一位有錢的人家把女兒嫁給了他。陳馀和張耳相識以后,因為張耳年長,為人處世讓陳馀十分敬服,陳馀就像對待父親一樣尊重張耳,兩人也建立了金石之交。秦國滅亡魏國幾年后,秦始皇聽說這兩個人是魏國的知名人士,就懸賞拘捕,張耳值千金,陳馀值五百金。張耳、陳馀從此改名換姓,一塊兒逃到陳地,充當(dāng)門衛(wèi)維持生活。
陳縣的主吏給縣令端茶出來,正巧陳馀伸懶腰之際撞到了主吏。茶碗摔碎在地,主吏勃然大怒。主吏取下堂下掛著的鞭子,鞭打陳馀。陳馀初時暗自忍受,見主吏并未打算停止,就搶過鞭子打算反抗。張耳在一邊拉著主吏,另一邊用腳踩陳馀,示意陳馀隱忍。官員在張耳的勸說下怒氣方消,氣呼呼的走了。張耳在主吏走后,責(zé)備陳馀說:“當(dāng)初和你怎么說的?如今遭到小小的屈辱,就忍耐不住了嗎?”陳馀也覺得張耳思慮周全,不由得更佩服張耳。
后來張耳、陳馀聽說陳勝起義,就去投靠陳勝。陳勝曾多次聽說張耳、陳馀有才能,非常高興的收留了他們。
幾天之后,陳勝請來掌管教化的三老和地方豪杰一起議事。參加會議的人對陳勝建議道:“將軍您身先士卒,討伐昏君,誅滅暴秦,重建楚國,功勞可以稱王。稱王則可以名正言順的號令天下。”陳勝也有此意,但是卻不好意思直接稱王。就又征求陳馀、張耳的看法,希望他們二人可以順應(yīng)自己的心意。張耳、陳馀回答說:“如今秦國無道,將軍以有道伐無道,剛剛勝利就稱王有失民心。應(yīng)該抓緊時間西進,同時擁立六國帝王之后,作為黨羽。其他各地的豪杰必然感念將軍恩德,聽從您的調(diào)度。如今只在陳地稱王,恐怕天下的諸侯就會嫉妒而不共同對抗秦國。”陳勝利欲熏心,對于張耳、陳馀所言非常不滿。
朱房、胡武看出陳勝所想,到對道:“此言差矣,六國之主并非明主,否則豈能亡國?如今將軍英明神武,應(yīng)該稱王。”陳勝非常高興,于是就勢自立為王,國號為張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