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楚漢十五年

第二十二章:分封諸侯

楚漢十五年 半盞老酒 5042 2020-08-02 06:24:15

  過了幾天,項籍率兵西進,屠戮咸陽城,殺了秦降王子嬰,燒了秦朝的宮室,大火三個月都未曾熄滅。項籍軍劫掠了秦朝的財寶,縱容士兵淫辱婦女,城中燒殺搶掠之事隨處可見。咸陽城中哭聲一片,城中百姓痛不欲生。

  注:這是項羽第二次對百姓燒殺劫掠。

  韓生勸項籍說:“關中這塊地方,有山河為屏障,四方都有要塞,土地肥沃,可以建都成就霸業(yè)?!表椉吹角爻瘜m室都被火燒得殘破不堪,又思念家鄉(xiāng)想回去,就說:“富貴不回故鄉(xiāng),就象穿了錦繡衣裳而在黑夜中行走,別人誰知道呢?”韓生聽后覺得可笑,譏諷道:“人說楚國人象是獼猴戴了人的帽子,果真是這樣?!表椉牶蟠笈?,下令烹殺韓生。

  公元前206年1月,項籍派人向懷王稟報破關入秦的情況。懷王說:“就按以前約定的那樣辦?!表椉浅2凰怯植缓弥苯臃磳?,于是就和范增商議。

  注:楚懷王當時說了“如約”二字。大權(quán)旁落,楚懷王是靠著這個約定來堅持自己的地位。

  最后,項籍決定給懷王一個徒具虛名的尊貴稱號叫義帝。項籍打算自己稱王,就先封手下諸侯大將,并對他們說:“天下發(fā)動起義之初,暫時立諸侯的后代為王,為的是討伐秦朝。然而身披堅甲,手持利兵,帶頭起事,暴露山野,三年在外,滅掉秦朝,平定天下,都是各位將相和我項籍的力量啊。義帝雖說沒有什么戰(zhàn)功,但分給他土地讓他做王,本來也是應該的?!敝T多將領都是關心自己的爵位,并不在乎究竟誰是天下共主,紛紛贊同。

  項籍、范增擔心劉邦分封后起兵造反,據(jù)有天下。然而鴻門之會已經(jīng)和解了,又不樂意違背當初的約定,怕諸侯背叛,就暗中謀劃。范增對項籍說道:“巴、蜀兩郡道路險阻,秦朝流放的人都居住在蜀地?!庇终f:“巴、蜀也算關中的地盤?!表椉妓髁季?,覺得范增所言不差。補充道:“章邯善于統(tǒng)兵,可以鎮(zhèn)守關中;司馬欣與我有舊,可以把守函谷關?!?p>  劉邦聽說了這個消息很生氣,要策劃攻打項籍。周勃、灌嬰、樊啥都贊成劉邦對抗項籍,蕭何勸諫說:“雖然在漢中為王不好,但不是比死好些嗎?”劉邦反問:“怎么就會死呢?”蕭何說:“現(xiàn)在兵士不如人家多,百戰(zhàn)百敗,除了死還能怎樣?《周書》說‘天給予卻不去接受,反會遭受其害。俗語說‘天漢’,以漢配天,名稱非常美好。能夠在一入之下受委屈,卻在萬乘諸侯之上伸張其志的,是商湯、武王。為臣希望大王在暫且稱王,休養(yǎng)百姓,招致賢才,收用巴蜀的財力,回軍平定三秦,就可以謀取天下了。”劉邦聽從了蕭何的諫言,不再發(fā)兵。

  注:此段對話為正史明確記載,但是作者以為不實。劉邦軍隊所向披靡,一路過關斬將入主關中。如果百戰(zhàn)百敗又怎能打入關中?所以作者認為,百戰(zhàn)百敗是形容詞,可以理解為兵力懸殊,面對項羽有敗無勝。很多人的對話之中,夸張的詞語不計其數(shù),不可以把對話完全當做史實。另外,蕭何才是第一個提出從巴蜀打回漢中之人。

  劉邦賞賜張良黃金百鎰,珍珠二斗,張良把它們都贈送給了項伯。張良又以劉邦之名再次厚贈項伯,使項伯代劉邦請求漢中地區(qū)。項籍應允了劉邦的請求,劉邦于是得到了漢中地區(qū)。

  注:張良為劉邦謀取到漢中的土地,這功勞就太大了。漢中周圍山巒起伏,是連接巴蜀和三秦的所在。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一查漢中地形圖就明白了。可以說,沒有漢中地,想拿下三秦就是癡人說夢。而且,漢中是先秦三大糧倉之一,糧草豐富。對于糧草的運轉(zhuǎn),軍事意義重大。這對于蕭何以后的提供后勤,給予了莫大的幫助。從真正的意義來說,蕭何的一部分功勞都是建立在張良的基礎上。先秦三大糧倉位置:巴蜀、漢中、山東。

  公元前206年2月,項籍立劉邦為漢王,統(tǒng)治巴、蜀、漢中之地,建都南鄭。又把關中分為三塊,封秦朝三名降將為王以阻斷劉邦的東出之路。項籍立章邯為雍王,統(tǒng)治咸陽以西的地區(qū),建都廢丘。長史司馬欣,以前是櫟陽獄掾,曾經(jīng)對項梁有恩;都尉董翳,當初曾勸章邯投降楚軍。因此,立司馬欣為塞王,統(tǒng)治咸陽以東到黃河的地區(qū),建都櫟陽;立董翳為翟王,統(tǒng)治上郡,建都高奴。項羽自己打算占有梁地,就改立魏王豹為西魏王,統(tǒng)治河東,建都平陽。瑕丘申陽,本是張耳寵幸的大臣,首先攻下河南郡,在黃河岸邊迎接楚軍,所以立申陽為河南王,建都洛陽。韓王成仍居舊都,建都陽翟。趙將司馬卬平定河內(nèi),屢有戰(zhàn)功,因此立司馬卬為殷王,統(tǒng)治河內(nèi),建都朝歌。改立趙王歇為代王。張耳向來交游很廣,很多人替他說好話,項羽平常也聽說張耳有才能,又跟隨項羽入關,因此立張耳為常山王,統(tǒng)治趙地,建都襄國。當陽君黥布做楚將,戰(zhàn)功在楚軍中一直屬第一,因此立黥布為九江王,建都六縣。鄱君吳芮率領百越將士協(xié)助諸侯,又跟隨項羽入關,因此立吳芮為衡山王,建都邾縣。義帝的柱國共敖率兵攻打南郡,戰(zhàn)功多,因此立共敖為臨江王,建都江陵。改立燕王韓廣為遼東王。燕將臧荼跟隨楚軍救趙,又隨軍入關,因此立臧荼為燕王,建都薊縣。改立齊王田市為膠東王,齊將田都隨楚軍一起救趙,接著又隨軍入關,因此立田都為齊王,建都臨菑。當初被秦朝滅亡的齊王建之孫田安,在項羽渡河救趙的時候,曾攻下濟水之北的幾座城池,率領他的軍隊投降了項羽,因此立田安為濟北王,建都博陽。田榮多次有背于項梁,又不肯率兵跟隨楚軍攻打秦軍,因此不封。成安君陳余因與張耳抵牾拋棄將印而離去,也不跟隨楚軍入關,但他一向以賢能聞名,又對趙國有功,知道他在南皮,因此把南皮周圍的三個縣封給他。番君吳芮的部將梅鋗戰(zhàn)功多,因此封他為十萬戶侯。項籍自立為西楚霸王,統(tǒng)治九個郡,建都彭城。

  注:關于魏國的梁地的戰(zhàn)略意義,之前已經(jīng)說過,就不再贅述了。項羽占據(jù)梁地,分給了魏豹更大的地盤,這個手段非常高明。用章邯擋劉邦,司馬欣守函谷關,也是睿智之極。項羽一旦出兵關中,就可以避開函谷關的天險,章邯又是當世名將,正好可以阻擋劉邦。河南韓地是交通交通樞紐,被劃成兩國,也足以看出項羽對于全局的考慮。用跟隨自己入關的將領立為王,是項羽加強自己統(tǒng)治地位的主要方針。從以上這些,都能看出項羽自立西楚霸王,定都彭城是有一定戰(zhàn)略道理的,并非胡搞。

  公元前206年3月,各諸侯紛紛返回故土。劉邦集團中,曹參被封為建成侯,周勃被封威武侯,夏侯嬰被賜予列侯的爵位,號為昭平侯。酈商又自己單獨率軍平定了漢中,被封為信成君。劉邦拜灌嬰為郎中之職,傅寬被授予共德君的封號,靳歙被授予建武侯爵位,并升為騎都尉。王陵也自己聚集黨羽幾千人,不隨劉邦入巴蜀,駐在南陽。劉邦也前往封國,項籍撥了三萬士兵給劉邦,楚國和諸侯國中因為敬慕而跟隨劉邦的另有幾萬人,他們從杜縣往南進入蝕地的山谷中。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