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書的蘭玲忽然聽到微信電話的聲音,打開手機一看,是姨媽打過來的。
沒多想就同意了,視頻打開發(fā)現(xiàn)是在外婆家。母親穿著桃紅色的襯衫在幫外婆梳頭。外面的陽光似乎很好。
蘭玲忽然感覺心里一陣發(fā)堵,礙于對姨媽的尊重,沒有馬上按斷視頻電話,很熱情的對著鏡頭給大舅和舅媽打招呼,但馬上面色又變得冷漠。旁邊大舅媽在身邊問:“蘭玲在外面什么時候結(jié)婚啊!等著吃米面呢”
“我們不管她,她什么時候想結(jié)婚了就結(jié)?!蹦赣H很開明的說。
蘭玲心里泛起陣陣厭惡,一聲不吭等著姨媽說完話,打個招呼就掛斷了。
掛斷電話的兩三天里,本以為沒事了,但胸口一直堵著陣陣刺痛的感覺。第三天終于忍不住給姨媽發(fā)了一條信息:以后不要再讓我看到不想看見的人!
姨媽沒有回復,蘭玲一度想把她的微信也刪除!但還是沒有下得了手,一直以來在蘭玲眼里,姨媽溫和善良,對待蘭玲甚至比自己的兩個兒子還親。
蘭玲也一直對姨媽比任何人都親,什么事都想著她,因為從蘭玲記事起,就是姨媽一直陪伴著她。小學時每到周末就買上小零食和弟弟一起去姨媽見看兩個表弟。
初中時有零花錢會給兩個表弟買衣服。姨媽是自尊心非常強的人,看蘭玲給弟弟們買衣服,她馬上去商城買上好的布料,幫蘭玲做好看的連衣裙。
小時的蘭玲無憂無慮,父母工作忙,帶不了兩個孩子,蘭玲大部分時間是待在鄉(xiāng)下的外婆家,有時分開的時間太久,父母去看她的時候,甚至認不出是父母。
好在外婆家的所有人對蘭玲都是寵愛有加,單純的蘭玲并未感到什么,逐漸步入小學,需要在家里。
父親的家族,之前在當?shù)厥琴Y產(chǎn)階級,聽說父親成年時,家里還會時不常來抄家,把地板都刨了幾遍。
爺爺在當時比較有威望,毛筆字寫得很好,每到新年的春聯(lián),都是爺爺寫。奶奶當個一段時間的村長,不過被母親終于勸退了,擔心事多。
在蘭玲記事起,母親和父親的家族、妯娌間就矛盾激化,平時是不來往的,背地里經(jīng)常是各種埋怨。
這些不和睦的氣氛影響著蘭玲姐弟倆的成長,很小母親就教導兩個孩子,去奶奶家,有什么拿什么,不拿白不拿。
如果是陌生人的家這樣行為,弟弟都快成為慣偷,小小年紀的他隔三差五把奶奶家廚房抽屜的雞蛋、鵪鶉蛋、甚至鎖在柜子里的國庫券都會悄悄拿回家。
母親從不指責,反而夸獎。弟弟逐漸習慣了隨手拿別人的東西,后面甚至去小叔家,也會拿儲蓄罐里的零錢,后來被嬸嬸看到,父親批評了他。
天真的蘭玲比弟弟大一歲,經(jīng)常讀童話故事和學習禮義廉恥,她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但因為又是母親教導的,蘭玲迷惑了。
很長一段時間,她分不清是非。
八十年代的城市,大多是重男輕女的,一個家族特別是長子長孫,擁有特別繼承權。弟弟雖然瘦小,但不能撼動在家族的地位。
在蘭玲逐漸記事時起,她可以明顯感覺到母親的偏心,父親經(jīng)常不在家,三個人的世界,母親對弟弟是呵護備至,經(jīng)常摟著他在沙發(fā)午睡。
對蘭玲愛答不理,蘭玲嘗試很多方式來取悅母親,但她絲毫不會改變。
幸好弟弟與蘭玲的關系是親密的。有好的東西都會和她分享。在學習方面,蘭玲要優(yōu)秀的多。弟弟是崇拜她的。
有一次很晚,大家已經(jīng)上床準備休息了,蘭玲起身去衛(wèi)生間,路過客廳時,發(fā)現(xiàn)餐桌上被報紙覆蓋著,懷著好奇,她掀開了報紙,發(fā)現(xiàn)上面擺滿了山珍海味。
年紀尚幼的蘭玲大腦忽然閃現(xiàn),母親是不是有外遇了?為什么趁著父親不在,背著大家做這么多好菜。
這件事情一直到蘭玲成年后,始終未能有答案。
但她知道,母親嫁進這個家族,就憑著姣好的容貌,但她的壞脾氣卻攪得家族雞犬不寧。
在母親的影響下,蘭玲和弟弟自然與奶奶家的人沒那么親近。
有一次母親又在院子里哭,感覺受了很大的委屈,一直說爺爺?shù)牟皇恰P愿駴_動的蘭玲去廚房拿起一把菜刀就氣沖沖奔向了爺爺家。
“我砍死你!欺負我媽!”天真的蘭玲為了幫母親出口氣,完全不分青紅皂白就要找爺爺算賬。
當時爺爺奶奶都在院子里收拾花草,看到蘭玲這個舉動簡直驚呆了。奶奶大喊著:“蘭玲你這是干什么?”趕緊把刀奪下來。
爺爺當時非常氣憤:“蘭玲,你砍吧!我是怎么得罪你的?”
雙方僵持了一陣,蘭玲也感覺理虧,平時爺爺對自己還是不錯的。悻悻的回家了。
母親對蘭玲的教育也是暴力方式,動輒就是拳腳相向。初中時蘭玲偶爾自己買衣服回家,如果有比較短的短裙,母親就會收起來送給表妹。
有一次去外婆家,看表妹一條裙子穿著很好看,便夸贊起來。蘭玲說那是我買的。
有一次又是母女二人矛盾,蘭玲看到母親又從單位偷了東西回家,便大聲喊,“我要舉報你!”
“耀輝,你去打她!往死里打!”母親惡狠狠的指使弟弟去打蘭玲。但弟弟根本不為所動。
母女關系降到冰點。父親在場的時候,會互相協(xié)調(diào)。等他不在時,有一天,母親忽然闖到蘭玲的房間,把她拖到客廳,上來就是狠狠的幾腳。
事先無任何征兆,瘦小的蘭玲被踢的半天起不來,趴著冰冷的水磨石地板上。善良的弟弟無聲的過去,把她攙扶起來。
蘭玲沒有哭,只是把仇恨記在了心底。她現(xiàn)在已經(jīng)知道母親的行為是不對的!無來由的拿她發(fā)泄。
有時候父親對蘭玲好一些,都會惹得母親嫉妒,罵罵咧咧的不服氣。當然,她和父親三天一大吵,兩天一小吵,已經(jīng)是常態(tài)化。
吵架的內(nèi)容無法是嫌棄父親窩囊,給她的錢少。經(jīng)常把喝酒應酬的父親鎖在院子外面,任憑他大半夜喊的周圍鄰居都聽到。
為有這種母親的存在,蘭玲逐漸感到了羞愧。有一次,蘭玲對父親說:“你怎么不離婚?要這種人在家里真是禍害!”
父親沒吭聲。父親和弟弟都是極能隱忍之人。但蘭玲不是,蘭玲從小就會反抗,開始是離家出走。等年齡大一些,會和母親對打!父親和弟弟是負責拉架的。
蘭玲大學時,因為開始自己謀生賺錢,不會從家里要錢,反而時不常給父母買東西或者直接給錢。這時候和母親關系稍有緩和。
工作以后,弟弟已經(jīng)結(jié)婚生子。蘭玲對小侄女是呵護備至的,經(jīng)常給她買零食、漂亮裙子,在網(wǎng)上搜羅全世界適合兒童吃的零食寄給她。有一次春節(jié)蘭玲回老家,父母直接約她去商城購物,母親要買一套黃金首飾,貪婪的眼光看著蘭玲刷卡,沒有絲毫的心疼,反而滿是期待。
一直以來,母親已經(jīng)習慣靠各種手段從父親那里獲取錢財,現(xiàn)在父親接近退休,她把目標轉(zhuǎn)移到蘭玲身上。
從未關心過蘭玲在外面過得如何,兩任男朋友都是在她或是強勢或鄙視的情況下,強行拆散。她希望女兒可以嫁個有錢人,從此也過上好日子。
一次蘭玲給小侄女打電話,剛接通,就聽到她稚嫩的聲音喊著:姑姑我要連衣裙、好吃的。背臺詞一樣,說著就笑了。
沒有絲毫對姑姑的問候或關懷,蘭玲心里一震,原來是母親教唆孫女向姑姑要東西,一如她的丑陋模樣。
心在逐漸變涼!
做任何事都要培訓才能上崗,唯獨怎么做父母是沒有培訓的。
因為創(chuàng)業(yè)初期,經(jīng)常需要資金周轉(zhuǎn),弟弟很支持蘭玲,隔三差五會調(diào)度資金幫助蘭玲公司,母親不知道從哪里聽說,蘭玲找兒子借錢,非常擔心的打電話質(zhì)問,借了多少?
“我那時資金周轉(zhuǎn),不是借!”蘭玲很生氣的把電話掛了。同樣的血緣,不會擔心女兒在外面過得好不好,張口就來責問有沒虧欠兒子。
隨著蘭玲日益增長的年齡,母親越來越著急,三天兩頭打電話給蘭玲,讓她盡快找人嫁出去,蘭玲出于對母親的信任,也開始物色男朋友,但一次電話中母親說:“你要趕緊結(jié)婚,不然之前付出去的喜酒錢都收不回來,哪怕你結(jié)了再離婚呢?”
蘭玲驚呆了,一時不知說什么好,心已經(jīng)徹底涼了,這就是自己的親生母親嗎?
本以為著急女兒結(jié)婚,是希望她有幸福的生活,原來還是太高看自己在親人眼中的分量!女兒只是父母交易的籌碼,面子工程。幸福不幸福關她什么事呢?
仿佛是一盆冷水把心中幸存的一點點溫情澆滅!猛然間親情就這樣斬斷了。
有句話說,娶妻不慎毀三代??粗约杭易宓陌l(fā)展,由繁榮到落寞,古人所言不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