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寧都都傳遍了吧!丞相府郭三公子居然去青倌樓與二十名男伶廝混了三日三夜才被找到。”
“嘖嘖。真沒想到他居然好男風(fēng),丞相府的顏面都被他丟盡了,據(jù)說他現(xiàn)在是連書院都不敢去了?!?p> “可不是,郭丞相因此事都氣病了,連早朝都上不了?!?p> “真是自作孽啊?!?p> 韓亦雪幾人很快到了靜怡宮,由宮女領(lǐng)著至正廳。
透過珠簾,遠遠地望見一位身著一襲繡有海棠花紋樣的緋色宮衣的中年女子,她梳著高高的發(fā)髻,別著十對對插彩云簪,衣袍拖尾展開柔美的弧度,鋪在身后鮮亮的地毯上,隨著她優(yōu)雅的步伐緩緩地向前移動,周遭的宮女全部仿若隱形。
再走近一些,可以看清她的容貌,眉長入鬢,目光瑩瑩,唇軟如花,五官輪廓與蘇氏有幾分相似,但是更顯年輕端麗,顯然就是蘇氏的妹妹蘇貴妃了。
韓亦雪頓時精神一振,這一份儀容貴氣,不愧為皇帝最寵愛的妃子。
她跟在韓熙妍后面,上前行屈膝半禮,“亦雪拜見貴妃娘娘?!甭曇羟逋駩偠?,語調(diào)不卑不亢。
蘇貴妃目光微動,看著韓亦雪透著審視。
這個庶女不僅長得出乎她意料的好,而且禮數(shù)周全,那份舉止間的從容不迫,以及骨子里透出的高雅不俗的氣質(zhì),已是無與倫比。
這樣的女子,怎么看也不像是前些日子傳言中人丑性子傲、頭腦有疾的女子。
蘇貴妃虛扶她們一把,溫和道:“免禮,都坐吧?!?p> 落座后,韓熙妍第一句話就是向蘇貴妃詢問:“小姨,靜姝呢?”
情分不同,稱呼也不同。她從小就與蘇貴妃母女走得近,又和靜姝長公主是閨中密友,每次蘇氏帶著韓熙妍來見蘇貴妃,蘇貴妃都會叫靜姝長公主前來一同敘話。
皇后膝下只育有太子,蘇貴妃則只有靜姝公主。靜姝公主是高昌帝的第一個女兒,從小便若珍寶,最受寵愛。
蘇貴妃嘆了口氣:“玉小侯爺進宮了,她哪還能在本宮這里呆得住?”
蘇氏好奇問道:“娘娘可知玉小侯爺今日為了何事而來?”
“本宮也尋思不出什么事值得他特地進宮一趟,剛剛已經(jīng)遣人去打聽了?!碧K貴妃道。
靖安侯府玉小侯爺每次進宮必定有大事,這是眾人的第一感覺。而且他又神秘,比見皇帝一面還難,大家對他充滿了好奇和崇敬。如能有幸見上一面,就能吹噓個好幾年了。
細細算來,他只進宮了三次。
他從十三歲起向皇帝遞表章,得到皇帝賞識。后來因年紀小受到多方質(zhì)疑,十五歲那年進宮舌戰(zhàn)群臣只為自證能力。他博聞強記,雄辯滔滔,面對眾臣詰問從容應(yīng)對,侃侃而談,縱橫捭闔,游刃有余,令得所有人不得不刮目相看,前老丞相都當(dāng)場贊嘆他:“年紀輕輕,就有國師之才?!睆哪菚r起,他就開始名動天下了;
十六歲時因身體原因,皇帝打破舊例,特許他只參加殿試,在相同時間內(nèi)比會試中選者們多答一倍的試題。結(jié)果他不僅答完了,而且還答得題題出彩,一舉奪魁,成了史上最年輕的狀元,讓眾人不得不服;
十七歲時太后因多年頑疾出現(xiàn)兇險并發(fā)癥,在眾太醫(yī)束手無策之際,他主動請纓進宮為太后看診,從鬼門關(guān)把太后救回。眾人驚詫于他的醫(yī)術(shù),原來他因自己身體原因,對于藥理醫(yī)術(shù)常年有涉獵,閱覽過許多絕世醫(yī)典,又有過目不忘的本事,成就了一身好醫(yī)術(shù)。
這位靖安侯府小侯爺,雖然只有少得可憐的露面次數(shù),但每一次除了彰顯其冠絕天下的驚世才華外,還讓眾人都記住了他那連蒼白病弱都擋不住的驚人容貌和舉手投足的風(fēng)華氣度。
在人們的印象中,玉子書就是活在傳言中無所不能的人物。
而靜姝長公主對玉子書一見傾心,早已是公開的秘密?;实壑坝行臑橛褡訒c長公主賜婚,可是被玉子書婉言拒絕了,他說自己身子不好,不能拖累了公主。皇帝對玉子書很是看重,自然也就沒有強求。
不過靜姝長公主只當(dāng)玉子書是為自己著想,不但沒放棄,反而更加死心塌地。
靜怡宮正廳里,一個宮女匆匆趕來一拜,道:“靜姝長公主有請韓大姑娘前往映月宮一敘?!?p> 蘇貴妃皺眉道:“怎么這么快就回去了?她已經(jīng)見過玉小侯爺了?”
除了長公主府外,映月宮是靜姝公主在皇宮中的宮殿。她在宮內(nèi)宮外都有自己的御賜居所,這可是連太子都沒有的待遇。
宮女偷眼看了一眼韓亦雪,又道:“公主已經(jīng)見過玉小侯爺了,可是離得遠,沒能說上話。公主還說今日娘娘宮里客人多,不方便敘體己話,就請韓大姑娘前往映月宮?!?p> 很明顯,這里唯一多了的客人就是自己,那個公主是嫌自己礙事吧。韓亦雪無所謂地想,反正是沒有什么交集的人,還巴不得少一個人讓自己應(yīng)付呢。
韓熙妍感覺在這里也沒什么話可說,自然不想多呆,馬上就應(yīng)了前往映月宮。
蘇貴妃又嘆了口氣,對她擺擺手:“罷了,靜姝這性子就是被慣壞了,真是拿她沒辦法。你去吧?!?p> 說著她又對旁邊的秦嬤嬤吩咐:“叫兩個丫鬟陪著大姑娘同去。”
秦嬤嬤應(yīng)了聲是。
韓熙妍行了告退禮,就隨著秦嬤嬤出了門。
蘇貴妃又對韓亦雪道:“亦雪,你嘗嘗這醇錦佛手,這可是宮里才有的茶。”
韓亦雪端起面前的茶杯淺嘗一口,贊道:“淡中有味茶偏好,從來佳茗似佳人?!?p> 蘇貴妃又笑道:“沒想到你還能出口成詩呢?!?p> “是母親教得好?!表n亦雪把功勞往蘇氏身上堆。她早就發(fā)現(xiàn)很多前世的詩詞在這個時代還不曾出現(xiàn),就把還記得的都記在了小本子上,最近又拿來翻看了一遍,沒想到真能用上了。
接著蘇貴妃又問了一些場面話,韓亦雪都一一認真體面地回答了。
蘇氏看韓亦雪的目光中就帶著贊賞之意。韓亦雪的表現(xiàn)她很滿意,進退得宜,完全就是一副大家閨秀知書達理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