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動員大會
……
既然生,就生如夏花之絢爛;淡然死,卻死若秋葉之靜美。
完美,簡直是無可挑剔的一篇作文,無論是時態(tài)句型上都無法挑剔。
而且首先從句型上看,生與死,夏花與秋葉,絢爛與靜美形成鮮明對比,形象地表現(xiàn)出對生絢爛死靜美的從容和坦然的生死觀;
其次從人生態(tài)度上說,生如夏花表現(xiàn)出積極的人生觀,死如秋葉表現(xiàn)出作者坦蕩的胸懷。
但,奈何這篇文章,竟出自一個學生之手。
如果,這首詩拿到最近挺火熱的詩詞比賽,恐怕進入前四強都不是很困難。
就如此有實力的一個學生,竟然藏在自己學校,而且還是以三分鐘的速度做完卷子那種。
天才!百年難遇的天才!
“爸,您這安排的工作量有點大??!”
電腦前,一個小伙子晃動著鼠標來回操作,握住鼠標的手上還夾著一支筆,不停地點擊著。
電腦屏幕里顯示的一幅色彩亮麗的畫面。
電腦繪圖,是將手繪稿使用flash譽畫手繪稿,方便后續(xù)編程。
“安心做吧!村里就你懂點,以后就得靠你,省的考慮老子養(yǎng)你!”
過來一個中年人,說話間,一個巴掌拍在小伙子腦門上,小伙子也不敢多嘴,撓了撓腦門,繼續(xù)乖乖作畫。
他們做的不是別的,正是漢服。
漢服,承載了漢民族染、織、繡等多種杰出制衣工藝和審美意向,含括了30多項華夏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極大地保護了中國傳統(tǒng)工藝美術(shù)。
婆婆他們給云蘇的這款漢服以蠶絲為主的,畢竟,云蘇參加比賽能夠給漢服帶來更好的宣傳,自然是馬虎不得。
但總得而言,漢服制衣布料主要有苧麻和蠶絲兩種,總稱為布帛。
如果要根據(jù)布帛紡織工藝、經(jīng)緯組織方式,又可以分為錦、綾、絹、紗、綢、緞等。
至于印染布料,多數(shù)為草木染,因為最簡單,而且這種布料最為美麗和自然。
這家農(nóng)家小院里,晾曬著好幾條早已印染好的布料,有紅的有紫色的什么顏色都有。
就這么一個小小的院子曬著幾條的布料遠遠是不夠的,但凡要加入的人,家里也都開始印染布料起來。
他們所在的地方叫錦繡之鄉(xiāng),所以印染的材料染缸都有,只是好多年不用,突然又拿出來用而已,吃飯的技術(shù)都還在。
也是在那一天,整個村子五顏六色的布料飄揚著,十分美麗也十分壯觀。
另一邊給云蘇準備的布料曬干后,開始進行刺繡,這可是一項大工程,但凡懂刺繡的人都聚在了一起,商討各自刺繡的分工。
云蘇提供的稿紙是龍鳳雙鳴,一針一線都需要人工自己來刺,一旦機器出現(xiàn)點差錯,那么整個作品都可能毀了。
所以他們這些參加刺繡的人都要盡可能地小心和細心。
部分衣裳制作完畢,還需要熨燙一下定型。
李婆婆雖然沒有參與其中,但是她正在手繪紋飾,畫了足足十多張。
這并不是隨手畫畫就完事的,是要有歷史參考依據(jù)的。
具體紋樣形制是體現(xiàn)漢服朝代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參考依據(jù)。
在前期具體考證基礎(chǔ)之上再設(shè)計繼而手繪成型。
李婆婆已經(jīng)設(shè)計了好多款不同紋飾,這是為了之后的漢服制作而準備的,畫了那么多,卻絲毫沒有感覺到累,這就是自己對這項事業(yè)的愛好。
如果你愛它,你就不會感覺到累。
有這樣想法的不止李婆婆一個,還有剛剛在屋內(nèi)電腦設(shè)計的小伙子。
那個小伙子,他叫李衫,是個本科畢業(yè)生,選的是計算機專業(yè),要知道本科畢業(yè)生學歷不低,可是呢,華夏計算機正處于發(fā)展階段。
是好是壞,還不知道呢,而且現(xiàn)在遍地都是大學生,誰會去選擇一個計算機前景發(fā)展不明朗的本科大學生呢?
有人要不錯,但一個月才三千不到,干活不僅累還工資少,讀了這么多年書自己也不明白自己是為了,所以李衫也不工作,就直接回家啃老。
本以為會啃老一輩子,結(jié)果遇到了李婆婆,李婆婆讓自己用電腦繪圖,他才發(fā)現(xiàn)自己終于有了用武之地,才華有了發(fā)揮的地方。
雖然,他對漢服并不了解,但是他知道漢服火不火是遲早的事情,而漢服火了,也可以正常給他發(fā)工資。
既可以不用上班,又可以在家賺錢,何樂而不為呢?
再說說張嫂,此時,她正指揮大家印染布料,對于,印染布料,她還是懂一點的。
九十年代,作為第一批下崗的工人,她恨透了李婆婆,她對紡織工廠是真的充滿了熱情,可是呢?
第一個下崗的就是她,而那些高層一點都不懂針繡活的卻轉(zhuǎn)型不用動?憑什么?
這世界看的是背景和地位嗎?真是有夠諷刺的!
可是,那也沒辦法啊,所以她只能收拾東西回了家。
回家之后,她也不是沒有找過工作,可是,那個年代,下崗浪潮,誰還會要自己?
出于對生活和現(xiàn)實的無奈,她縮在了家里,一縮就縮到了要結(jié)婚的年齡,家里人又給自己安排了對象。
農(nóng)村人嘛,要求的不如城市多,雙方父母能看上眼就行,家里不窮就行。
最主要的是那時候思想還不夠開放,認為女人就該在家生孩子帶孩子,洗衣服做飯,不應(yīng)該老是出來找工作,影響多不好,村子里說閑話的一大堆。
張嫂在大城市打過工的人,當然,也受到大城市一些的洗禮,她反抗過家里這種的無理要求,認為談婚論嫁都是要看個人喜歡才能決定的。
她也不止一次反抗過家里,可是沒用,她還是嫁給了鄰村的一個小伙子。
起初,她埋怨,后來被現(xiàn)實所屈服,漸漸接受了那個男人,接受了那個男人。
生了一男一女,也還算美滿。
如今,孩子大了,女兒出嫁了,自己又走上了老母親的路,男方家里沒車沒房,一論不嫁。
兒子那里又要拼命給他賺錢買房買車,這是什么世道?
哎,張嫂人到晚年了,日子還行,不窮也不富,但是自己兒子要買房孫子要上學,自己種著兩畝田夠干什么的?自己老伴就是個廢物,每天出去打牌打麻將,一點都不操家。
要不是自己還在,恐怕這個家就要毀了。
如今,李婆婆重新帶領(lǐng)大家發(fā)家致富,她雖然恨李婆婆,但是她看出了漢服發(fā)展的前景。
第一件給云蘇制作的漢服,絲綢價格可能會貴一點,但是后面制作的漢服都是布料為主,價格也貴不了多少,所以市場還是有的。